安静的烛火
繁体版

第十二章 终末的贵族

    当赵德提交了军改大纲之后,其得罪全国贵族的行径,一定会成为众矢之的,而皇帝因为帝师的关系,必然会极力维护,满朝的大臣和贵族们深知,上奏请命已经是不切实际,那就不如直接搞一次刺杀,弄个流贼为旧国复仇的幌子,彻底结束赵德的这一威胁。但对于他们这些贵族来说,并没有预料到,赵德身后,是有齐王支持的,因为这对于一个名不见经传却上位极快的新贵族来说,只是借着女人来登上这个位置,很多人一开始瞧着赵德就觉得他是个绣花大枕头,是被人瞧不起的,而齐王身边不可能有等闲之人,就在赵德经过了在朝堂之上的一场虚拟作战的搏杀后,又让众人惊讶的发现了这个新贵族的真本事,不可小觑,贵族们本想着巴结讨好这个新贵,以后也能在朝里更加吃得开,而这新贵赵德又和平民层面的征调军将领走得太近,比如拥有战功和军队拥护的齐德龙老爷子,范特西将军,一众军官大佬和贵族们本身就是对抗状态,再加上赵德这一颗石子投进了京都这一汪看似平静的湖中,一场带着腥风血雨的涟漪也必然随波而动。

    赵德的行为虽然让战晓玉很不高兴,但是事已至此,想着找个解决的法子才是最重要的,当在车里告知齐王战和之后,老王爷顿时哭笑不得,略微深思之后,他告诉战晓玉把车开到暗道里,转过头接到齐王府来,让战备带着人跑一趟帝师府,吸引一波火力,原本战备还以为这是老姐的私心,实际上是战和下的一步大棋之一,而齐王此举,赵德略微想想就已经得知,达成目的,需要一个借口,刺杀大臣,就是齐王处理京都对抗自己的太子党们最好的借口!就是把劣势转变为优势的大转折,既然贵族们要刺杀赵德,那么赵德就可以成为一枚鱼饵,把这些断了自己后路的贵族老爷们钓出水面,太子在朝堂之中,获得贵族们巨大的势力支持,消除这些旧贵族,是对齐王下一步行事的有效保障。可是,赵德又因为女儿极力的维护,老王爷又不得不顾忌结果,于是指派了战备做个替身,至于齐王为什么就那么放心让战备去玩命?当然是因为需要战备磨练一下意志,要说不担心,也不可能,直到看到毫发无损的战备坐在帝师府里,才真正的安下心来。下面这次清扫活动,代号就是“靖难”。

    要有大义,需要告知皇帝,于是齐王联系了宫中内侍,告知了老皇帝。对于这件事,老皇帝一听,气都不打一处来,但是冷静下来思考片刻,摇了摇头,想到自己到底还是老了,不服不行,越发的容易动怒,不再是年轻时候的处变不惊了,又看了看屏幕,看到赵德站在了齐王身边,顿时明白过来,这也是老二战和准备好了的一个局,太子那边就那么安静?这不像他的风格啊?既然如此,那就让老二他们去做吧,老皇帝也很想知道太子怎么应对这局面,如果太子处理不了,那就不如让齐王来当储君,大笔一挥,批准了这次行动,“奉天靖难”正式开始了。

    当各处刺杀失败的消息传来,集结在一起的各处贵族们,一时之间不知如何是好,号召继续刺杀领头的几个贵族老爷,想到现在赵德应该还没有什么兵力,不必过度惊慌,回去安置好一切,尽快撤离就好。要不说这群人就是懒惯了,天大的事情也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本该明智的快速撤离京都,却偏偏要像是无头苍蝇一般行事,世人皆知,刺杀战帅的名声一旦传出去,那么一定是家族不保,其他的大小贵族们虽然战战兢兢,听完了领头几人的话语,也点了点头,长舒口气,化作了鸟兽状散开回了各自的家中,但多年的官场生涯已经充实了他们的风险意识,之后贵族们的反应却也各不相同,有的命令家里的管家和仆人连夜收拾行囊,准备密逃出京;有的慌不择路,只顾得上收拾下细软金银,背在身上逃命;有的携带者妻儿老小坐上简陋的马车准备投奔亲友;还有的直接把自己关进佛堂,捧着念珠振振有词。

    而在此时,经过“乌鸦”们的深入观察,已经基本确定相关成员,由于蒙氏和广仲的退出,一开始计划的一锅烩已经不存在了,那么,尽可能的消除更多的敌人,就成为了朝野对抗的第一要务。随着命令被执行,大批军队伴随着京都齐王府打开的基地大门,轰隆隆的从地下开了出来,士兵们成群结队的跟随着军官,奔赴各处贵族的宅邸,一时间,大半个京都都变得嘈杂起来,经过了混乱嘈杂的枪击爆炸,本来已经满眼惊恐的百姓,又纷纷伸出了头,吃瓜之心不死啊,他们眼中看到的是被绳子串起来,一片片叫嚷着求饶着的贵族及其家眷们,军人押送着这些贵族老爷们上了军车,一路开往了皇宫。在天上看到这一切,就像一条条发着光的河流往皇宫汇聚,形成了一颗地面最闪亮的“星星”。

    “太不斯文了!军官先生,我是虚侯安在旭,我们并没有做什么呀?为何如此大动干戈,把我们一家都抓起来,王法呢?你们的长官呢?我要见你们的长官!诶呦!”其中一个被抓到的贵族被士兵喋喋不休的提着领子从宅邸里面拖了出来,狠狠地丢在了地上,即使如此,这位贵族还爬起来拍了拍身上的土,双手一背,喊道:“有辱斯文!诶诶诶!军爷军爷,饶命啊!饶命!诶呦!”

    “呸!你等身犯国法!还在此叫嚣不止!给我住嘴!”

    刚刚说罢,又被旁边的士兵一脚踹倒在地,另外的两个士兵背上了身上的枪,架着这个猴儿一样的贵族,跪在地上听宣。

    旁边的军官展开了皇帝的圣旨,开口念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贵族为朝野之首,理应成为百官万民榜样,然一众贵族,不思皇恩,不慕忠良,雇佣刺客,在京都城内刺杀朝廷重臣,无视国法,罪不容诛!特批捕贵族一千六百五十三名,家眷七千余,押送皇宫,分庭受审,其财产仆从府邸尽数充公,凡三代以内亲属,皆罪加一等!发配各处衙门受审,钦此!给我带走!”

    “冤枉啊!陛下!!”“不要啊!不要啊!”......

    而此时正在暗处潜伏伺机逃脱的贵族们,也被一众军人围在各处,有部分家丁携带武器还击,军人们开枪射击,一时间整个城内到处都是惨叫声和枪击声,直到清晨才逐渐安静下来,众多贵族之中,除了因拒捕被击毙的三百余人外,只跑了一家的两个子女,其他的涉及刺杀事件的贵族都已悉数抓获。整个京都的贵族,瞬间被削去十之八九,光直接参与人员受审处刑的有数百人,行刑队花费了一箱弹药才彻底结束,一时间,原本热闹非凡的京都,尤其是太子党一派,几乎失去鼎力支助,但是此时太子宫内:

    “殿下!殿下!您还沉得住气呐?”仆从管家把静坐在正堂里闭目养神的太子战功摇醒,但是战功只怒目圆睁,呵斥道:“退下!等到父皇的禁军到府前了,再告知于我。”

    “这......”

    “嗯?”

    “是,老奴谨遵太子旨意,老奴退下了。”老管家皱了皱眉,无奈的摇了摇头,退出了这里。而此时战功的脸上,闪过了一丝笑意,又很快恢复了平静,仿佛没有发生过任何的事情。

    过了一个小时左右,门被禁军敲响,太子的侍从本想挡住禁军,却被禁军推倒在地,禁军的军官直接说道:“奉皇命,请太子进宫!”

    老管家跑来说道:“各位请稍候,老奴前去告知太子殿下!”

    说罢,老管家三步并作两步,急急跑到太子所在的正殿门前,跪下通告道:“殿下,您可真厉害!禁军果然到了!请殿下入宫。”

    “待我更衣。你们?怎敢!”

    “殿下!我等奉皇命,要携太子即刻入宫面圣,耽误不得!太子海涵!走!”领头的禁军推开了老管家,冲着刚刚走到正堂门前的太子战功,只略微弯了弯腰,就让人架起太子,送上军车,直奔皇宫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