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土坡下
繁体版

第五十五章 知青大院

    人们在正在或者刚刚经历一些打击时,总会全盘否则自己,但当事情过去后会发现,那些打击不算什么,尤其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绝大多数痕迹会慢慢变淡。

    比如上学的时候暗恋一位异性,当时为对方哭,为对方笑,为对方哭笑不得,但在很多年以后的某一天突然见到对方,大多数人会很坦然,甚至会开玩笑的说当时很喜欢你。

    过了很长时间后,你会发现,时间可以说能抹平很多东西。

    但现在,路宽的情绪很低落,他不甘心,所以他反思,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这种憋屈的现状。

    还好这会不是上下班高峰,车上空位很多,他就坐在了最后排。

    公家车晃悠了将近一个小时,才晃悠到刘文翰他们单位附近。

    下车后,路宽看了下表,估计他们还没下班,就没给刘文翰打电话,一个人站在路边胡思乱想。

    抽了四根烟,天也开始暗了,李文莉的电话来了:“小路子,你到哪了?”

    “我在你们单位门口。”

    “等我们几分钟!”

    十分钟后,李文莉出来了,看到了路边的路宽。

    “刘文翰在开车,今天来省城干啥了?咋会突然间来这了,来就来了,还带啥东西?带的还是打开过的,小路子,你变了,变得不实在了。”李文莉看着委屈的表情逗得路宽笑了起来。

    “大姐大,别耍宝了,这表情,这语气,有损在学校里威风八面的形象啊,小心大姐夫看见不要你。”

    “他敢,还反了天了!”李文莉一瞪眼。

    “哦哦,这才是我们的大姐大。”

    互相打趣间,刘文翰开着一辆奇瑞QQ出来了。

    “上车,今天想吃啥?”摇下车窗,刘文翰对路宽说。

    路宽打来后备箱,将酒放了进去,然后上车:“吃啥都行,我不挑食。”

    李文莉接过来话:“我们去知青大院吧,那里随便些。”然后扭过脸对路宽说:“那是个旧粮仓,我刚来省城的时候去过,味道不错。”

    “好嘞,坐好了!”

    “这两年什么什么大院,什么什么劈柴炖突然间流行了起来。”李文莉感叹到。

    刘文翰一边开着车一边说:“现在城市里生活节奏快,所以人们要放松,但精致的饭店有些拘谨,路边大排档之类的又有些不卫生和不安全,正好现在四五十岁的人消费能力是最强的了,而四五十岁的人很多都有上山下乡或者生产队经历,所以有些人就卖起了情怀,这种不那么拘谨,又是在室内,就兼顾了许多人,所以这几年这种大院流行起来也不足为奇了。”

    “还有就是价格不贵,菜的味道不错,可以吃大锅,也可以吃炒菜,多样性也是一个原因。”李文莉补充到。

    路宽没去过这种地方,听他们两口子一唱一和的,不由的有些好奇:“那就去吧,尝尝怎么样。”

    车子径直的往北驶去,正值下班高峰期,所以一路走走停停,到了北环路,左转,向西继续走。

    终于,在七点多一点的时候,车子来到了一处大院子,里面的一座座粮仓,外面竖着牌子“省城国家粮食储备库”。

    门口没有保安,刘文翰开着车子向西南角的大粮仓走去。

    “这个粮库一共有八个大粮仓,而知青大院则用了最里面的一个。”刘文翰给路宽介绍到。

    说话间,车子驶过了前面几个荒废的粮仓,有些昏暗的路灯照着路边枯黄的杂草,不过每隔十米左右的银杏树长的很不错,这所有的景色给人一种年代感。

    路宽眼前一亮,前面的粮仓里透出斑驳的灯光,门口停了十几辆车,粮仓里还传出来隐隐约约的歌声。

    “到了。”李文莉说到。

    “大姐大,你会开车不?”

    “会,刚拿的本,咋了,想喝酒啊?”

    “嗯,不多喝,我和大姐夫就喝一瓶我带的酒。”

    李文莉知道路宽带来了箱酒,不由的调侃到:“你这不是给我们送的礼?自己还得消耗点?”

    “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说过这酒要给你们,等喝过以后再说。”

    三人同时笑了。

    路宽拿了一瓶酒,三人径直向门内走去。

    门口没有迎宾,也没有豪华的玻璃门啥的,保持了原有的结构,但一进门,有个回形走廊,将寒风挡在门外。

    简单的说,就是进门左拐,然后右拐,然后再左拐才到大厅,而这两道墙则是青砖砌成的。

    “大姐夫,这青砖现在可不好找啊,现在砖窑里烧出来的都是红砖。”路宽摸着墙壁说到。

    “这是老板在乡下收的,乡下有人盖房子,扒老房子,老房子的青砖就出来了,这家老板用新的红砖去换青砖,换回来很多,都在东边的粮仓里堆着呢。”刘文翰回答。

    转到大厅,上了三个台阶,左手边是个大的煤球炉,一股热气抵挡着那些偷更摸缝溜进来的凉风,煤球炉上还坐着一个大的铜茶水壶,呜呜的声响告诉人们水开了。

    壶嘴和壶把雕刻着龙的造型,壶嘴上还有两个红色的绒球。壶的下部有一圈花纹,最顶端除了加水的地方,还有一个出气口,这“呜呜”就是从这出气口传出来的。

    放眼整个粮仓,高度估计有六七米,跨度有二十来米,除了右手边隔开的厨房外,整个大厅还有五十来米长,给人一种大气的感觉,整个粮仓像门口的煤球炉和大茶壶有六个,看着样子是给客户提供茶水的地方。

    大仓内摆放了几十张桌子,没有看到包间,这会,来吃饭的已经不少了,大厅里已经坐了十几桌了。

    刘文翰来到柜台,回来后拿了个牌子。

    刘文翰扬了扬手中的木牌:“走,三大队四班!”

    看到路宽懵了,李文莉笑着解释到:“这里一共三十六个桌子,老板将这桌子分为六个大队,每个大队六张桌子,每张桌子都以班命名,我们听说,这老板在我们省林场插过队,当时他们的结构就是几大队几班,所以就照搬了过来。”

    刘文翰两口子带着路宽来到西南角,在找到自己的位置后,就坐了下来。

    桌子是个标准的八人台,三人坐下有些空,中间有个类似灶台一样的东西。

    服务员给他们倒了一壶茶水,然后李文莉开始点菜:“一斤排骨,半斤平菇,一份白菜,一份土豆,就这些,来瓶橙汁。”然后对两人说:“没意见吧,还想吃啥自己点。”

    刘文翰和路宽互相看了看,然后摇摇头,均表示没意见。

    看着对方服务员添加柴火,炒排骨,加水,加菜后,李文莉就问路宽。

    “小路子,今天来干啥了?”

    “今天来推销我的酒了,但被拒绝了,心情不好,就想找你们俩说说话。”

    “咋回事?”

    路宽就将今天中午发生的事给他们俩讲了一下。

    刘文翰安慰到:“这很显然是介绍人的问题,不是你的问题,不过你事先都没考虑好,那么大的酒店,会卖你的酒?说句不好听的话,你的酒只能打低端或者情怀市场,中端市场就不好进,更别说高端的了。”

    “那精品连锁呢?”路宽不服气。

    刘文翰打开酒瓶,对李文莉说:“今天你开车吧,我陪小路子喝两杯。”然后对路宽说:“精品连锁用你的产品打的就是情怀市场,再说他们店里的货最多算中端,你想一下,他们的客户面对的都是普通或者稍好一些的家庭,偶尔会给孩子们买些稍好的零食,这一点精品连锁做的很好,东西都是有一点贵,但看起来不错的样子。”

    “同时现在人们都有种土味的东西很干净安全的感觉,没有那么多添加剂,还有就是比我们大一些的,靠自己努力在省城买房子的,他们很多人从小在农村长大,后来上学工作后,回农村的时间不多。”

    刘文翰将倒满酒的茶缸给路宽递了一个:“所以他们会买你这种不太贵,但有小时候感觉的山货,目前类似这样的产品不多,所以就造成了销量不错,我们来算一下,他们现在二十一家店了,一个店一个月卖你单品十箱,你每件单品都有二百来箱了,还不带批发出去的,这算销量好?我们上次去转了一家精品连锁,他们把你的产品放在了一起,造成了一个特定的区域,其他都是包装精美的货物,而就这一个货架看起来土味十足,很吸引眼球的。”

    “你大姐夫说的不错,我还买了一箱柿饼尝了尝,味道不错。”李文莉说到。

    刘文翰端起酒杯:“来,小路子,喝酒,你看这酒,在这种地方喝是不是比在其他饭店喝有感觉呢?”

    喝了一口酒,路宽想了想也是,这粗犷的粮仓,大瓷碗盛的菜,搪瓷的茶缸做酒杯水杯,喝着自酿的野葡萄酒,是有种不一样的味道。

    看来自己给产品的定位也出现了问题,自从精品连锁开始要货后,他感觉他们的东西质量好,纯手工做的,所以很有信心,但经过刘文翰这样一说,才发现不是这样的。

    刘文翰看到路宽皱着的眉头:“咱今天喝一瓶,剩下的留给我,我试着给你推推。”

    “这本来就是我们的,他还想带走?”李文莉不屑的说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