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土坡下
繁体版

第四十五章 山寨

    之后的一周,路宽都在忙着推销柿饼,同时为了避免出现上次省城报货带来的不便,他决定自己收购群众装好的核桃,而野山药则嘱咐蒋钩子三人多备货,至于他们三人是自己挖还是收购其他跑山人的山药路宽则没管,毕竟是自己村的人,他不可能全面平均的,同时让自己村人挣钱是自己的第一目的。

    当然,这段时间其他客户三十五十箱要核桃和野葡萄酒,也给路宽带来了一定的收入。

    这次柿饼的包装他和汤燕军进行了沟通,然后决定分为两种包装。

    外观在路宽的坚持下还是那种简单的黄皮纸箱加标签,路宽在焦歌途的建议下以后这里所有产品的包装都是这个风格,形成自己的特色,但内部包装在汤燕军的建议下有了些变化。

    因为柿饼较轻,一斤大概二十个,所以没有太大的包装。

    第一种是五斤装的,是扁平包装,箱子里面有另外一个盒子,然后分成四列,一列二十五个,一共一百个,路宽定价三十元。

    第二种是两斤半的,箱子里有两个五乘五的小盒子,一格里面放一个,共五十个,路宽定价二十元。

    当然,还有一种包装,是个大的箱子,一箱二十斤,这是为了给状元府供货用的,他们到饭店要打开放在餐盘里,所以不用好包装,这一箱八十五元。

    在第三次给省城送货时,除了五百箱笨核桃和两百箱野葡萄酒外,另装了二百箱五斤的和三百箱两斤半的。

    时间也到了十二月中旬,路宽在村里的威望日益渐增,虽然现在很多村民都愿意跟路宽开玩笑,但更多的是敬重,毕竟能给大家带来收入的村干部就是好的村干部,尤其是蒋钩子三家。

    其实路宽心底还是想和刘文翰联系下,看看有没有可能作为典型,然后转为公务员,现在让自己再看书刷题是没时间和经历了。

    在生意走上正轨后,路宽除了往省城送货会跟车外,在市内的大都是委托“小公交”去送,然后回来把钱给他。

    现在他的心思都放在了整理果园上,在他心里,果园是他想做为自己的基地存在的,毕竟这是他在焦土坡的第一份“产业”。

    路宽告诉王小虎,以后让王小虎来果园帮忙,一个月另外给他三百元作为工资。

    然后路宽在村大喇叭上吆喝了下,果园的山楂树谁要了来找他,一起去果园移走。

    几天内,山楂树就被移走完了,路宽带着王小虎在平整移走山楂树的空地,准备开春就找或者定做几个石桌石凳。

    就在这时,路宽接到了张新强的电话。

    “喂,路宽,你在哪?”

    “我在果园,有啥事?”

    “你在那等我,我一会就到。”

    挂了电话,路宽有些莫名其妙,不知道张新强有什么事,自上次在独石村发生了些不愉快后,路宽就没去过独石村,只是把李孬家和刘明亮家的核桃都收了。

    自十一月中旬那场大雪,一个月了,没有下一滴雨,同时天气很好,每天都是大太阳,到现在除了早上会有一点上冻外,到八九点都没有一点冰了,大家都在说暖冬的事,而路宽在犹豫种植玫瑰会不会不好,万一种下了,天猛一冷,那成活率会降低的。

    十几分钟后,张新强来到了果园,看见路宽后说的第一句话是:“路宽,郭世军也开始搞核桃和野山药了。”

    路宽没当回事:“咱全乡搞这的人多了,野山药还好,但核桃这么多年没人搞成啊。”

    张新强有点急:“你不知道,他也做了包装箱,和你的一模一样,不过名字是焦土山核桃,比你只少了一个字。”

    路宽一愣:“我们现在也没大面积卖,在我们市里除了大洋保险公司,大众4S店,状元府和旅行社都没大面积卖,他就是模仿了也没用啊。”

    “可是,我听说他联系了另外一家旅行社,联系了一家保险超市。”张新强继续说:“他好像还准备联系小超市,要在市里放货,放货的意思就是先不收钱,等对方卖了再收钱。”

    听到这里,路宽有些明白了,对方是在复制他的模式上再开发,万一对方大面积铺开了,那对方会说自己的是假冒的。

    路宽开始想对策,毕竟这些山货的收益还是很可观的,万一对方价格比他便宜点,那许多小超市和小卖部还是愿意放他放货的,毕竟不占钱。

    去找郭世军?那除了闹一肚子气外没啥好处,郭世军就是一个无赖。

    给群众说不卖给他核桃?自己才来一年多,除了焦土坡,其他地方肯定说不上话。

    找乡里?就这一点生意,找乡里肯定没啥用,乡里巴不得做这事的人多点呢。

    路宽苦苦思索着,但真的没啥好办法,毕竟东西一模一样,没法从产品本身上来和对方竞争。

    眼看到了中午,路宽让王小虎回家,然后和张新强一起回到乡里。

    在乡门口的大山饭店,路宽,张新强和闫斌三人坐在一起。

    这段时间,路宽主要批量出,而张新强和闫斌则小批量的卖,今天一箱酒,明天两箱核桃,偶尔一两箱野山药的,所以他俩生活的也是比较滋润的。

    “路宽,你脑子活,想想办法吧。”闫斌听到张新强说到这些,也有点着急。

    路宽哭笑:“我真没啥好办法,东西是一样的东西,他又模仿了我们的包装,人们一眼也看不出来啊。”

    三人沉默了半天,饭都吃的没滋没味的,就在这时,郭世军带着四个人进来了。

    郭世军一进门,就看见了坐在那里的路宽三人,他立马迎了上来:“你好路书记,来吃饭啊。”然后扭头对大山说了一声:“他们的帐算在我这,我请路书记他们吃饭。”

    “谢谢了,不过不用了,这钱我自己还是能掏的起的。”路宽立马说到。

    郭世军笑眯眯的:“哎,路书记,你这就见外了,这笨核桃在我们乡几年都没卖出去,要不是你开了个口,我还不知道这笨核桃有这么多好处,这么有竞争力的,这顿饭我请,我代表大家谢谢你了。”

    然后又说到:“你们慢点吃,我客户来了,我去后面了。”

    看着郭世军带着四人往后面去,三人均感到很无奈。

    或许他们三人看起来有些窝囊,但这是没办法的事:首先,三人都不是本乡本土的,和郭世军争执起来,乡里为了稳定,先处分的肯定是他们三人;其次,郭世军也没做什么过分的事情,不能说他们做了山货就不让别人做吧,如果这样,三人的名声就坏了。

    三人苦闷的吃着饭,直到大山端了一盘腊肠,带了两瓶啤酒和几个一次性杯子过来了。

    “三位领导,我和你们凑一桌,你们不会撵我吧。”

    “咋会呢,大山哥你坐。”路宽赶紧回答,张新强和闫斌则挪了挪板凳,让大山坐下。

    “给哥说说,这是咋回事?郭世军咋突然针对起你们了?”大山坐下后,问三人到。

    路宽犹豫了一下,就将那天在独石村发生的事和郭世军要做的事给大山讲了一遍。

    听到这里,大山笑了笑,自来熟的打开啤酒,倒了四杯啤酒,然后说到。

    “我说三位领导,这不是啥事,这小子干是事多了,能干成啥,我给你们说不要管他就行了。”

    路宽愕然:“大山哥,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嘿嘿,喝酒喝酒。”大山端起来酒杯和三人碰一下,然后一饮而尽:“他这么多年看别人干啥挣钱了就跟着干啥,但做了很多事都没做成,所以你们也不用放在心上,做好自己的就行了。”然后就把酒杯放下:“我还要去忙,你们好好吃,听哥的,没事,我看好你们,就是以后有人来了多往我这带带就行。”

    看到大山走后,三人均是一头雾水,不知道他说这话是啥意思。

    回到乡里,路宽想,反正事情也就这样了,干好自己的吧,就像大山说的那样,干好自己的就行。

    所以他对张新强和闫斌说:“没事,我会想对策的,你们俩不用操心。”

    下午来到村里,路宽想了想,给蒋书记打了个电话,但蒋书记不在村里,去他在市郊的修理厂了,电话里路宽给蒋书记说了郭世军的事,蒋书记听了路宽说这么多,哈哈大笑:“路宽,他干了好多事,都是学别人的,但都没干成,你知道为啥不?他干啥事都没耐心,一旦不好做就会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你看吧,他就是在群众手里收笨核桃和野山药,群众也是要现钱,甚至还会有人不卖给他,他手里会有多少钱往里面垫?所以你只需要好好做就行了,不过他模仿咱的事不好解决,我以前听你阳哥说过商标啥的,要不你注册个商标?万一以后有啥了,咱是正规军啊。”

    挂了电话,路宽的心其实也放下了大半,既然蒋书记和大山都这样说,那自己也没啥可担心的了,干好自己的就行,不过蒋书记说的注册商标的事是个问题,自己得抓紧时间问问,看咋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