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秦
繁体版

第91章:立足之基

    “秦廷乱政,残虐天下数十年。北有长城之役,南有五岭之戍,万民疲敝,头会箕敛以供军费,财匮力尽而民不聊生。重之以苛法峻刑,使天下父子不相安!”

    吴广站在县寺正中,对下方赵人高声道:“陈王奋臂为天下倡始,王楚之地,方二千里,莫不响应,县杀其令丞,郡杀其守尉。吾率军征伐河北,正要解万民之苦厄,为天下除贼。今日自安阳始,诸君可愿助我?”

    话音落下,吴广双目紧盯屋中十余人。

    这些皆是安阳豪杰、大族,在城中各有势力和威望。县令、县尉等秦吏想要统治此处,也多需要他们的帮助。吴广要在赵地站稳脚跟,自是少不了他们表态。

    “秦人残暴,吾等心中早生不满,今日吴王率军前来,正是要解救吾等赵地之民。如此大义之事,怎敢不相随!吾安阳赵氏愿追随吴王!”

    “我大父昔日在长平之战被秦人所害,我与暴秦仇深似海,自当追随吴王,共反暴秦!”

    “吾等愿为吴王效力!”

    众豪杰皆热情回应,当场向吴广效忠。

    敢不热情?

    屋中可还站了一群握剑持戟,对他们虎视眈眈的兵卒!

    见到这一幕,吴广嘴角露出笑容来。

    甭管这些人是真心追随,还是被迫投效,有了他们的表态支持,吴广率领的一万人在这河北之地就有了落脚的根基,不再是无根之萍。

    安阳,是吴广根基的起始地。

    从这个点开始,他将对整个燕赵之地发动攻势。

    吴广得到本地豪杰、大族的效忠,好处很快就显露出来。

    原本安阳城中的赵人,对这支从楚地来的军队感到惧怕,心中忐忑不安。

    而有了本地豪杰、大族的安抚,再加上吴广派出阿牛宣传伐无道、诛暴秦的政治路线,使得城中赵人很快就放下心来,并没有闹出什么乱子。

    同时还有不少热血青年跃跃欲试,想要加入反秦大军。

    安阳厎定,吴广有了落脚地,但他不敢放松。

    前路漫漫,不可懈怠。

    翌日清晨,经过一夜休息后,吴广没有耽搁,立刻召集诸将、僚属举行军议,以决定接下来的路线。

    “据城中投降的秦吏所言,在吾等围城前安阳令就已经派快马前往邯郸求援,这时候邯郸郡守定然知道我大军兵临安阳的消息。”

    吴广先将当前情况说了一遍。

    话音落下,先锋大将葛婴站了出来。

    他大声嚷道:“此事无需忧虑,邯郸郡守虽然知道吾等打到了安阳,但我军一日便拿下此城,肯定出乎他的预料。这么短的时间,郡中征召不了多少兵力,咱们就该抓住这个时机立刻北上攻打邺县,待攻下彼处后,稍一休息,就直取邯郸,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葛君所言是也,趁着邯郸军力尚未集结,咱们一口气打过去将邯郸拿下!”

    阿牛、张婴等将领点头应和。

    葛婴的策略就是以快打快,在对方兵力集结前发动进攻。

    这是楚军在大河以南常用的战术,打得就是一个速度。

    “不可如此!”

    但就在此时,屋中有一人站了出来。

    葛婴皱眉望去:“照我这打法几天之内就能拿下邯郸,张君既言不可,是有何高见?”

    说话反对之人正是张耳。

    他抚着颌下须髯,朗声道:“邯郸,乃赵之旧都,天下雄城。昔日秦赵交战,秦人以长平之胜而后攻邯郸,围城逾年而无功,最终诸侯援兵抵达,秦军大败丧师无数。”

    “试问当年秦将王龁率军数十万以攻邯郸,尚且经年不克,如今我军不过万人,以此人数击邯郸,想要速取,难矣!”

    当年秦赵邯郸之战旷日持久,赵人向各诸侯求救,魏国信陵君窃符救赵,威名传扬天下,事迹为人津津乐道。

    这事葛婴自然也是听过的。

    而张耳曾是信陵君门客,他用秦赵邯郸之战来表明邯郸城的坚固难攻,很有说服力。

    葛婴哼道:“那是当年的赵国,有长平之战在前面,赵人自然会拼死抵抗秦军。可如今是秦人统治此地,城中的赵人定然不服,吾等就算不能快速破城,但只需将邯郸围住,或许就能得到邯郸城里的赵人豪杰响应,一如在楚地之时。”

    “葛君所言谬矣。”

    陈馀站起来身道:“当初在楚地,陈王率兵数万人以围陈县,彼时陈郡守、尉皆不在,又有贤信君在城中响应,这般种种优势,我军也是三日攻城不克,死伤达数千人。”

    “今日之邯郸城坚固不下陈县,邯郸郡守、尉皆在城中,吾等又无贤信君一般的豪杰内应,邯郸赵人对我军的热情也不如陈郡之楚人,我军兵力更少于昔日围陈之时。此般种种情况皆不如,如何速取邯郸?就算拿下此城,我军又将死伤多少?”

    “且如果我军久顿邯郸城下,那时候周围郡县皆起援兵前来支援,我军必将内外受敌,岂非落入昔日秦军之败境?”

    陈馀声音有力。

    待其话语落下,屋中一时沉寂。

    陈馀将邯郸与陈县的情况,一样一样去分析对比,逻辑清晰,让人几乎无法反驳。

    吴广坐在上首,听得直点头。

    怪不得张耳、陈馀的名声极大,他们的战略眼光确实比葛婴等草莽之辈要强的多。

    如果此二人能真心跟随相助,定然能给吴广带来巨大帮助。

    想到此处,吴广看向两人的目光也有些不同了。

    “那依你们之见,接下来我军该如何做,难道不打邯郸了?”

    葛婴气鼓鼓开口。

    既然你们说我的策略不行,那得拿出一個你们的打法吧?

    张耳转向吴广,拱手道:“依吾之见,吾等此时应先弃邯郸大城,转而攻略周围诸县。”

    “县城兵少,在我军攻势下必难以抵挡。吴王占领诸县而举旗招兵,诸县赵人皆会振臂响应,要不了多久就能聚兵数万,而随着我军不断胜利的消息传入邯郸城中,定会引起彼处赵人豪杰呼应。届时吴王率数万之师兵临邯郸城下,一举而破城,岂不比如今立足未稳而强攻邯郸好的多?”

    相比葛婴速攻邯郸的打法,张耳的策略明显稳重的多。

    先去扫荡周围弱小的县城,招兵买马,壮大自己的力量,在河北彻底站稳脚跟后,再去啃邯郸城这个硬骨头。

    如此稳重之策,立刻得到不少人的附和。

    舒欣、罗云的人皆点头认为可行。

    众人目光看向主座上的吴广,等待着这位统帅的抉择。

    张耳、陈馀眼含自信。

    他们相信吴广一定会采纳他们的策略。

    可出乎两人的预料。

    吴广闭着眼思索半晌后,反而向他们问出了一个问题。

    “邯郸坚城,自是难攻。”

    “既如此,为何不将秦军引出来?”

    吴广双目发亮,他的脑海中有四个字在回荡。

    平安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