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秦
繁体版

第78章:王之困境

    陈胜挥手,侍女们应命下去。

    殿堂寂静,只剩陈、吴二人。

    气氛已到,吴广不再犹豫。

    他扬声道:“秦二世,昏君也。吾闻其身侧还有奸臣者名为赵高,其人素以谄媚行事。二世即位不过一年便自灭宗族,杀除旧将,此多得赵高之力。”

    “赵高?”

    陈胜挑了挑眉,他听舒勋等人说起过这名字。

    据说此人是九卿之一的郎中令,之前秦二世东巡时在陈县留宿,此人就随侍在侧,颇得二世宠信。

    陈胜问道:“灭秦与这赵高有何关系?”

    吴广回道:“二世昏庸,赵高奸佞,两人并无治国之能,自即位以来只知铲灭异己。若无外力干涉,吾观此二人联手早晚会将秦廷祸乱至极,说不得将李斯等老臣也一并诛杀。吾等此时若大举破关攻秦,兵威之下秦廷极有可能团结一致,征召良将精兵全力来战,那将对吾等不利。”

    “以吾之见,不若弃攻函谷先转而收六国之地,大肆征召兵卒,以壮大己身。同时秘遣使者贿赂赵高,使其蒙蔽二世,为吾等赢取时间。待到关东六国之地尽为吾等所得,兵精粮足,届时再起大军西向攻秦,或可一举而功成!”

    吴广话音落下,陈胜大笑而起。

    “吴叔之言,真乃笑语也。”

    “就如你之前说暴秦坐拥天下,底蕴深厚。其南北两处各有数十万秦卒驻守,不可小觑。正因为如此,吾等当趁着秦军反应过来前一举破关灭秦,据咸阳擒二世才是。”

    “你要知吾等之所以能轻易夺取陈地,乃是打了秦人一个措手不及。后续更要发挥这个优势,趁着秦廷调兵前直捣关中!”

    “有如此优势胜法不用,你反倒寄希望于一秦臣身上,岂非太过轻率。若是那赵高并不如你所言,吾等弃攻关中就是放弃了最好的机会,白白给了秦人调兵遣将的时间,此非智者所为。”

    陈胜边说边摇头。

    吴广见状轻轻一叹。

    他之所以会寄希望于秦廷内乱,是因为有历史背书。

    他知道秦廷会自相残杀,赵高不仅会弄死李斯、冯去疾、冯劫等忠心老臣,而且还会在二世面前帮忙掩盖关东大乱的消息。

    历史上章邯之所以临危受命,最重要的原因是周章带着数十万大军破关而入,打到骊山东面的戏水一线。

    数十万叛军都打到了骊山边上,秦廷内部不管有什么争端都会暂时放下,先团结一致来对付楚军。

    而在此之前陈胜攻城略地,复立楚国,秦廷那边像是毫无所知,连派军平叛的意思都没有,这一切都是亏了赵高之力。

    按照吴广的谋划,如果楚军不攻关中,不暴露在二世眼前,有赵高在朝中策应,那就能为他们赢得更充裕的时间。用这些时间去占领城池,征召兵卒,发展势力岂不更好?

    或许秦廷到后面也会因为关东乱势太大派军出关平叛,但到时候一来义军势力会更稳固,二来秦军主将就不一定是章邯了。

    章邯是少府,并非军职,他在历史上统兵属于是临危受命。

    没有周章入关这件事,后面秦军纵使出关平叛也会另任主将。

    或许会是王离?

    同样的军队,不同的主将,发挥出来的战斗力是完全不同的。

    对吴广来说不管后续怎么变化,楚军放弃进攻关中,都比顺着原历史必败的路线走下去更好。

    以现在的一群乌合之众去打关中,必败啊。

    吴广的想法来源于他对历史的先知,可这些话落在陈胜耳中,就感觉很滑稽了。

    陈胜想到吴广刚才说的赦免刑徒之事,脸上笑容更甚:“且你刚才说吾等若进军关中,二世可能会赦免数十万刑徒,以其为军与吾等相战。哈哈哈,吴叔啊吴叔,你这脑袋到底是怎么想的?”

    “吾等从大泽乡举事,一路西来,所过之处各城中刑徒、隶臣最为积极响应。若是我军破函谷而入关中,那几十万刑徒只会向吾等投降,对秦廷反戈一击才是,怎么可能会听二世的话,来与吾等作战?此事怎么可能?”

    陈胜边笑边摇头。

    吴广低声道:“关中数十万刑徒,其中多是秦人。”

    “秦人又如何?不管他们是那方黔首,终是被暴秦欺压沦为刑徒,整日受刑受苦,心中定和吾等一样对暴秦恨之入骨,日夜等着吾等前去解救。只待吾大军入关,那数十万刑徒便会争相响应,不仅不会为暴秦效力,反而是为吾等增兵,他们是吾等的助力啊!”

    陈胜面露傲然。

    自他举起伐无道诛暴秦的义旗开始,万众响应,号召力强的惊人。

    他相信那些刑徒定然帮自己,而不是去帮秦廷。

    暴秦啊,人人得而诛之。

    连这陈县的秦吏都投降了,那些受苦的刑徒怎么可能会为暴秦奋战?

    绝不可能!

    见陈胜满面自信,吴广便知道此事说不通了。

    也或许是看到吴广神色不好看。

    陈胜笑容渐敛,对吴广道:“我也知道你是为吾楚国着想。但其实有些事情并非你想的那么简单。对吾等来说,想要真正的扎下根基,坐稳今日之王位,西向攻秦是必须的事情。”

    吴广双眼微眯,盯着陈胜。

    年轻的楚王眼中有无奈闪过。

    他轻语道:“吾等出身寒微,莫说与六国后人相比,就是各县的豪族都比吾等强。但为什么振臂一呼,却能得无数豪杰响应和黔首跟随,创下今日之大事业?这一切皆是因吾等为天下先,首倡诛灭暴秦耳!”

    “首义之名,便是吾等远胜六国之后,能够成事的根本。若是在陈地称王后,我却放弃西向攻秦,只去略取六国之地,那天下人会如何看待我陈胜?届时根基尽失,还有何人会跟随?”

    说到此处,陈胜脸上冰冷一片。

    “有些消息我没有对外公布,今日告诉你也无妨。就在前几日,我收到王畔那边的消息,言有人前来建言,劝他立芈姓贵族为楚王。王畔当场拒绝并将此人赶了出去。算算时间,当是在我称王之前。”

    “呵呵,先有人劝王畔立楚王,后有张耳劝我复立六国,由此可知这关东之地思复立六国之心不小啊。吾等今日看似高高在上为王,实则一旦举措失误,便有被那六国之后取代的风险,一切所做皆是为六国做嫁衣。”

    “不管你吴叔所言如何,在当今形势下吾等若想凝聚人心,就必须西向入关!”

    陈胜爆出王畔的密信,让吴广眼皮猛跳。

    王畔的进军路线,正是历史上葛婴的那一条。

    不过因为王畔是陈胜亲信,没有出现原历史葛婴拥立襄强为王的场面。

    可背后透露出来的东西,昭示出陈胜这个楚王所面对的危机。

    到处都是想要拥立六国后代,复立六国的人。

    这些人在暗中对陈胜的位置虎视眈眈。

    只是因为陈胜在道义上占了优势,现在没人敢公开反对他。

    陈胜以首义成事,大义之名是他的根本,也是天下豪杰前来投奔他的关键。

    如果还想继续坐稳这个位置,想让天下人继续跟从他,就必须要将“大义”牢牢紧抓。

    若是不攻秦,只图收六国之地,那他靠着首义建立起来的声望将逐渐崩塌。

    六国故民天然就对六国王族带有好感,这一点远非陈胜能够相比。

    陈胜能成事,皆靠着首义,若放弃大义之名。届时只需有人鼓动,则陈胜的势力便会自行瓦解。

    “大王所说,我明白了。”

    吴广轻叹一声。

    陈胜这个王,靠着首义成事,但也被首义绑架。

    西向攻秦已成陈胜的必然选择,而且必须做出最猛烈的攻秦姿态,将伐无道诛暴秦的旗号打到底,要不然他就没了成事的根基。

    只是在立足未稳的情况下西向攻秦,结局又会怎样呢?

    这便是陈胜这個首义王面对的困境。

    故而吴广建议他弃攻关中,不管说法是否有道理,战略是否可行,陈胜都不可能答应。

    见到吴广明白,陈胜笑着安抚:“其实你真不用太过担心,秦廷在关中除了中尉军和些许材士外,并无多少兵力,我遣大军入关,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定能一举将二世拿下。”

    “至于你说的收六国之地。呵呵,我当然也不会放弃,我会遣诸将攻略各地,在灭秦的同时增强吾等势力!”

    “西向攻秦和略取关东,我陈胜全都要!”

    陈胜说到此处,双目炯炯。

    只要向西灭了秦,那他陈胜将在天下拥有最高的声望。

    六国贵胄,将不足为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