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长三尺半
繁体版

第二十三章 半步武僧

    雨幕里两匹快马踏过,在湿润的泥地上留下完整的马蹄印,远处的火光依稀可见,战马的嘶吼声还在响起。

    段易生把马鞭狠狠抽在马臀上,迫使这匹战马再度加快了步伐。他着实是有些着急,再往前跑些路程,就是洛神河的源头。

    洛神河深万丈不见底,据说就是九天神女下凡也会溺死在河中。

    平常若是去到洛神河边马匹也会止步,但现在它们拖着燃火的马车!火焰随时会烧到马匹的身上,疼痛会让它们发疯!

    发疯起来的北蛮战马......就算是铁木的城门也会撞上去!

    苏白龙顿了顿,鼻腔里涌进一股血气来。他猛地勒住了马缰,耀雪抬起马蹄轰然落地。

    “你干什么!”段易生在马上大吼,“要是那两车黄金冲进洛神河里,这趟可就白跑了!”

    苏白龙无动于衷,右手却下意识地抚住了剑柄。段易生也发觉了不对劲,空气中的血腥味越来越浓重。他们冲出来甚至没来得及带上火把,在黑夜的雨幕中只能看到朦胧的树影。

    “这里刚刚发生过血战。”苏白龙低声说道,“而且时间不会太长。”

    那么大的雨,若是时间太长的话只怕早就将一切都冲刷干净了,又怎么会感受到这么强烈的血气?

    他们冲出营地不过一炷香的时间,那么大范围的屠杀不可能安静无声,除非是差距极大的屠杀!

    “那秃子有这种本事?”段易生有些惊讶,随后脸上满是恐惧的神色,“该死的我和佛门可没有那么大仇啊,更何况是他先烧我的马车的!”

    “不管是不是那秃子搞的,短时间内杀手必然没法撤走,若是动手的话敌在暗我在明只会吃亏。”

    “连你也没把握么?”段易生不免担心起来了,“那岂不是说那些黄金都得沉到河里去?”

    想到这里他不免有些心痛,雇主那边只是小事,大不了斩了。对方既然在朝政为官,相信也不敢把事情闹大,只不过那么多的黄金还是让他有些心疼。

    “很多年没有握剑,总觉得生疏了。黄金总没有命来得重要。”苏白龙始终不肯放开手中的剑柄。

    虽然很多次在夜里发誓要夺回苏百草的剑,并且为整个苏门复仇。可当他真正握起剑的时候总觉得心里有个小人在大喊着不要。

    好像只要握住剑他就会失去什么东西,可他确实是什么都没有了,又能失去什么呢?

    “该死的秃子,迟早要从他身上讨回些东西来!”段易生忽然看向苏白龙手上的佛珠,“也不知道这舍利能卖几个钱。”

    他幽幽地一叹,也只能调转马头朝营地走去。

    王屋山脚,偌大的府邸中佝偻的老头躺在睡椅上,阳光正好刺着他的眼,老头只得把蒲扇遮住双眼。

    刚好有了几分睡意,便听到急促的脚步声朝院子里冲来,老人皱了皱眉,枯瘦的双手把蒲扇丢在了一旁的桌上。

    “怎么做了那么多年的执法长老,还是这般毛毛躁躁的?”老人虽然很瘦小,可却不失威严。

    中年人跪在地上,额头见汗,估计是得到消息后马不停蹄地便往这边干,都没来得及休息。耀光门矗立江湖数百年,宅子也是富丽堂皇占地极广。

    “掌门,北隍道三百死士都没了!”中年人还是说出了来此的缘由。

    他想着老头子原本会怒气冲天,不敢正脸和起对视。那些死士可是花了耀光门不少的银子,武功秘籍神兵利器都随身携带。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次他们主动派人去找耀光门的麻烦,甚至不惜送出两马车黄金这样的代价,却无功而返。

    可老头子脸上却没有任何的怒意,反而笑了起来,“苏岩啊,你的两个儿子都比你要强大的多啊。剑造出来本就为了杀人,什么狗屁的仁剑!”

    低低叹息了一声之后,老头又一次望向中年人,“那小子用的是什么剑法?”

    “剑法?”中年人懵了一会,“那些死士都是一个和尚给杀的,看起来很年轻,披了一身破袈裟。”

    “北隍道哪来的和尚?“老人的脸上微微一惊,“你说的莫不是那个人吧?”

    “就是那个疯子!“中年人恶狠狠地说,“当初被招提寺踢出佛门不肯死心,至天下到处传道,最后却得了个半步武僧的名,修不得禅修不得佛,这哪里是和尚?”

    “那家伙和绝影门没什么牵连,没什么理由出手相帮啊?”老人脸上有些为难起来,“不过那家伙当初为什么会被踢出招提寺?寺里打架的和尚多了去了吧?”

    “那家伙在寺里第一天就砸了寺里的佛像,在众多僧人面前说了一句佛只应在心中。然后被主持持刀追到了寺外,最后要不是方丈出面,只怕当时就踢出招提寺了。”

    “真是刚烈之辈,难怪会落得个武僧的称号。”谢安抚了抚胡须,又看不出一点担忧来。

    佛门子弟多数被称为禅师,修得无上佛道,但都是年迈者居多。那年轻和尚也是这么多年来招提寺得号最年轻的僧人了,却不曾想是个武僧的称号。

    这不是说佛门和那些只会打打杀杀的江湖门派没什么区别么?叫招提寺那些老和尚怎么忍得了?

    “那那些死士?”中年人急忙问。

    若是要重养一批死士,又是大笔的财富如同流水般流走。虽说耀光门有朝廷在背后支撑,可一直下去也不是个办法,毕竟其他地方也需要不少钱。

    “死了就死了吧,也没必要再重养一批,”老人轻声说道,“这些当初都是留给绝影门的后手,不过看我那贤侄的样子,应该是没有争雄之心了。”

    “是。”中年人抱拳说道,默默地离开了院中,只留下老人独自发愣。

    顺武帝十五年八月中,北隍道死尸无数,皆为一人所为,有过路者只见一身破旧袈裟向南而去,然则真相无人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