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三国名将传
繁体版

曹操传-最终篇

    周鲂在石亭战死,以此为契机,曹操顺势将江东为首的吴国势力圈全部纳入了自己的管辖,剩下的敌人只有聚首在巴蜀之地,始终顽强地和曹操对抗的刘备而已了,乱世的终焉已经近在眼前。

    建安二十九年,元日大宴上。

    曹操身着华服,端起酒樽走到文臣武将的面前大声说道:“这世上没有万寿无疆之人,却有泽被万民之功业。今日酒宴,与12年前孤官渡前之大宴,何等相似。20年来,孤平黄巾,定河北,征乌桓,败吕布,收荆州。天下九州,得其六,方有今日中原之一统。四海之内英雄,可有谁?能胜孤一筹。孤今日,当不当得,受众卿这一杯贺酒。”

    “大王当受!!!大王当受!!!”

    “哈哈哈哈……”

    曹操大笑之后,却没有饮酒,反而一脸哀痛地将酒倒在了地上沉声说道:“这一杯酒,孤不当饮。只因天下未定,战乱未平,苍生离乱,田园荒芜。你们这一路行来。所见的洛阳城是何等的残破。这杯酒,当祭典韦,祭郭奉孝,祭荀令军,祭庞德,祭夏侯渊,也祭孤的子侄曹昂,曹安民,也祭关云长。祭20年来,为定乱安民,将热血洒入地下的将士英灵。希望在来年的战争中,蒙上苍庇佑,能天下归一。”

    此时,益州的刘备也知道不能再拖下去了,于是召集了手下全部的兵马,打算孤注一掷,越过汉中渚峰,北上讨伐曹操,汇集兵力粮草于汉中。

    建安三十年,二十八万魏军分三路南下:西路军由司马懿所率的六万多人,出狄道向甘松、沓中直接进攻诸葛亮;中路军由夏侯惇率五万多人马,自祁山向武街、阴平之桥头切断刘备后路;而东路军由曹操率主力十余万人,再分三路分别从斜谷、骆谷、子午谷进军汉中。

    决战前夕,魏军大帐深夜。

    夏侯惇坐在曹操身旁,一脸感慨地说道:“没想到,那个卖草鞋的刘备居然成为了我们最后的敌人。”

    曹操端起酒樽一饮而尽,笑着摇摇头说道:“不对,只有那家伙......才有资格来阻碍孤的霸道。”

    夏侯惇一边摸着自己的胡须,一边沉思着说道:“因为他提倡仁义,以情立世……的缘故吗?可是孟德啊,人是无法舍弃情感的。不管你再怎么宣扬律法,想以有才能的人来统治人世。”

    曹操看着月色下的星空坚定地说道:“根本就不需要舍弃,人要是没有感情是无法存活的。但是,如果事事依赖人情,就永远无法跨出脚步。为了让天下前往下一个阶段,避免再度发生这样的战乱......孤要用孤的道理来改变天下!”

    此战一打就是三年,双方死伤合起来将近四十万人。

    建安三十四年,魏蜀两军在成都,展开了惨烈的攻城战。终于到了第十天,成都陷落,刘备同麾下二十余位谋臣武将,一起战死于城墙之上。

    至此乱世终结,天下一统。

    建安三十五年正月,曹操在洛阳建万军冢。又立一巨大石碑,将此战死亡将士的名讳,一一列于其上,工程浩大,年逾方止。

    期间,曹操在此设祭坛,以告慰将士在天之灵,洛阳百姓、曹军上平,皆围观一旁。

    置香案,铺祭物,列灯八八六十四盏。以作扬幡招魂。

    待得旭日升起时分,曹操身着华服,头顶金冠,亲自临祭,柱剑而立。

    心中暗自想到:霸道已成……今后,孤要朝着天道而行了。

    而读祭文之事嘛,自然落到了司马懿身上,只见司马懿着一身白色素服,面色肃然,微吸一口气,待得台下人声乃止,缓缓读道:

    “维大汉建安三十五年春正月四日,魏王曹操,谨陈祭仪,享于故殁战事军中将士曰:我大汉禀天而盛。威传日泽,名播鸟瞰。士卒儿郎。尽是九州豪杰;官僚将校,皆为四海英雄:习武从戎。投明事主,莫不同申三令,屡战贼子;齐坚奉国之诚,并效忠君之志。

    将士或为流矢所中,魂掩泉台;或为刀剑所伤,魄归长夜:生则有勇,死则成名。今日天下一统,献俘将及。汝等英灵尚在,祈祷必闻:随我旌旗。逐我部曲,同回上国。各认本乡,受骨肉之蒸尝,领家人之祭祀;莫作他乡之鬼,徒为异域之魂。

    汝等各家尽沾恩露,当年给衣粮,月赐康禄。用兹酬答,以慰汝。

    生者既凛天威,死者亦归王化,想宜宁帖,母致号啕。

    聊表丹诚,敬陈祭祀。

    呜呼,哀哉!伏惟尚飨!礼乐起......”

    ----------我是万恶的分割线---------

    史书记录: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

    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