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三国名将传
繁体版

典韦传-最终篇

    关羽之死,对天下造成了极大的动摇,为了帮义弟复仇而丧失理智的刘备,在夷陵之地被孙吴火烧连营,刘备病逝于白帝城。而其遗留的大臣和武将们则于汉中败于魏军脚下。由于典韦的活跃表现,打破了鼎立的膠著情势。

    此时,乱世只剩下曹操和孙权了,这两位各自盘据南北,建立起了牢不可破根据地的英雄。曹操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面改善内政,开发农业、积存粮食;一面优选将帅,造楼船,练水军。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编练水军。

    吴国地跨大江南北,战乱较少,有相当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军队总人数为二十三万,尤以水军为强,有舟船五千余艘。然而吴国国君孙权却不修缮内政,连年战争,导致民穷财竭,上下离心;又自恃水军强大,凭借长江天险,戒备松散。加之大都督吕蒙死后,部众分散,又中司马懿的离间计,撤换了名将西陵都督陆逊,使西线守备更加削弱。

    建安二十八年十一月,曹操采用司马懿拟制的计划,发兵二十万,分六路进攻吴国。总的作战意图是:以曹仁、曹洪两军直逼建业,牵制吴军主力,使其不能增援上游;以邓艾、司马懿、曹彰三军夺取夏口以西各战略要点,以策应曹洪所率的七万水陆大军顺江而下;然后由典韦、张辽、徐晃军南下东进,夺取建业。为了帮自己心中唯一的英雄.曹孟德取得天下,典韦朝着东吴的方向奔驰而去。

    次月,吴主孙权得知魏王率大军南下,即命丞相张昭统率丹阳太守沈莹、护军孙震、副军师诸葛靓率兵3万,渡江迎战,以阻止魏军渡江。张昭军行至牛渚(今安徽当涂北采石),陆逊向其分析魏军来犯的形势时说:“魏治水军于蜀久矣,今倾国大举,万里齐力,必悉益州之众浮江而下。我上流诸军,无有戒备,名将皆死,幼少当任,恐边江诸城,尽莫能御也。魏之水军,必至于此矣!“据此,陆逊建议,应集中兵力于采石,等待魏军前来决战,若能打败魏军,即可阻止魏军渡江,还可西上夺回失地。如若渡过江去与魏军决战,不幸失败,大势必将去矣。

    但张昭却认为,吴国的即将灭亡,人人早已看清,并非今天才知晓。这样,魏兵一至,众人心中必然恐惧,难以再整军出战。趁着如今魏大军未到,渡江与其决战,或许还有希望获胜。如若战败身亡,为国牺牲,也就死而无憾了。假如能战胜,北方的敌人逃走,我军声威便会大震,那时乘胜南下,迎击西来之敌,定能制胜敌人。若依照陆逊的计划,坐等敌人前来,恐怕部队早逃散了。于是,张昭决心率军渡江迎击魏军。

    次年三月初,张昭军渡江后,于杨荷正遇曹仁部将城阳都尉邓艾率七千兵马赶到,张昭军随即将邓艾军包围,邓艾兵微势弱,便闭寨请降。副军师诸葛靓认为,邓艾是以假投降行缓兵之计,拖延时日,等待后援,应急速进兵予以歼灭。但张昭却主张放过他们,因为强敌在前,不可因小敌而出战。于是接受邓艾投降后,率兵继续前进,随即与曹仁主力部队之司马懿和扬州刺史周不疑列阵相对。

    吴将陆逊首先率领五千精锐向魏军攻击,三次冲击均未奏效,被魏军典韦斩首二将,不得不退兵。魏军则乘吴军退兵混乱之机,以将军典韦、张辽率军追杀,吴军大败。

    此时,伪降之邓艾军又从背后杀来,吴军溃败而逃。诸葛靓见大势已去,收集败兵数百逃回江南。张昭不肯逃走,与陆逊、孙震力战而死,吴军三万多人,被斩近八千人,余皆逃散,魏军遂胜利推进至江边。

    曹操所率的一路大军,自正月出兵以来,迅速进至涂中后,令琅邪相刘弘率兵进抵长江,与建业隔江相峙,以牵制吴军;同时派长史姜维率诸军渡过长江,直攻建业。曹洪军进展顺利,一一击破吴沿江守军,歼灭吴军五六万人。曹操军在长江上中游获胜之后,便挥军顺流而下,三月十四日到达牛渚。当进至距建业西南五十里时,吴主孙权才派遣游击将军甘宁率水军一万前往迎击;但吴军此时已成惊弓之鸟,甘宁的部队一望见魏军的旌旗便不战而降。曹操的兵甲布满长江,旌旗映亮天空,声势十分盛大,继续向前推进。

    攻城前夕,两军阵前......

    张辽看了看身边一言不发的典韦诧异的说道:“典韦大哥……总觉得你好像哪里变了。”

    典韦回过神说道:“啊?为什么突然这么说?”

    “你似乎已经看得见前方的道路了......身为武人应该前进的道路。”

    典韦摸了摸自己的光头,嘿嘿一笑说道:“你还是老样子啊……那种玩意儿我根本就没有看到。不必把我和那些乱七八糟又难懂的东西相提并论……你应该明白吧?你现在是为了什么来到这里。”

    张辽沉思了一会儿,点了点头。

    典韦舒展了一下筋骨,从马背上拿起了自己的双机,朝着远方的吴军大声喊道:“那么,这回无论以前是敌是友,都不必手下留情了。我--恶来典韦,要把所有妨碍主公的家伙全部打爆!”

    总攻的战役打响了。三路大军包围都城建业,劝降不成后就决定强攻。

    二十万大军,一次一次的发动着攻势。

    一天、两天、三天……

    终于,到了第十天,建业落陷,孙权同麾下二十余位谋臣武将,一起自尽于城墙之上。剩余诸将有的逃,有的投降了魏军,有的战死,东吴正式灭亡,天下归魏。

    至此乱世终结,天下一统。

    三年之后,把自己的位置传给自己的二儿子曹丕的曹操,一个人骑着马行走在许昌城外不远的小路上。

    突然,曹操的身后传来了一声大喊:“请等......等我!主公!”

    曹操皱了皱眉头,回头一看,只见典韦穿着铁甲,背负双戟,快速的奔跑了过来。

    待跑到曹操身边之后,气喘吁吁的说道:“真是的,要是没追上主公的话,我真不知道要怎么办才好了。”

    “恶来?!你为什么会来这里?”

    “我听夏侯将军说了,主公你已经踏上新的旅程了。”

    曹操假装严肃地问道:“那孤分派给你守护皇宫的职责,你又打算如何处理啊?”

    典韦挠了挠头,不在意地说道:“啊……那个呀。呃,那些事就算我不做,别人也办得到。我要干一些,只有我才能办得到的事啊!”

    曹操看着典韦的囧态,终于忍不住笑了出来说道:“哈哈......哼,随你高兴吧!”

    典韦急忙跟在骑在马上的曹操身后,拍了拍自己的胸膛,大声的对着曹操说道:“我的工作就是担任主公的盾牌!不管到哪里,我都会跟着主公您的!”

    ----------我是万恶的分割线---------

    史书记录:

    典韦,陈留己吾人。东汉末年名将,曹操部将,相貌魁梧,膂力过人。本属张邈,曾单手举起牙门旗。后转投曹操,在曹操征讨吕布时被募为陷阵,表现英勇,被拜为校尉,宿卫曹操。建安二年(197年),张绣背叛曹操,典韦为保护曹操而率十余人挡叛军,击杀数百人,但最终因寡不敌众而被乱箭射死。

    典韦武艺卓越,被史学家潘眉评价为:雄武壮烈,不在张辽、许褚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