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三国名将传
繁体版

夏侯惇传-完结篇

    孙吴于公元247年被灭,如此一来,只剩天下只剩下了两位英雄,掌握了大部分中原地区的曹操,以及依据在巴蜀之地始终执意阻碍曹操霸道的刘备,现在正是一决雌雄之时,两人的脑海中都浮现出了这个想法。

    250年8月,经过三年的休养生息,十八万魏军分三路南下:西路军由夏侯惇所率的三万多人,出狄道向甘松、沓中直接进攻诸葛亮;中路军由张辽率三万多人马,自祁山向武街、阴平之桥头切断刘备的后路;而东路军由曹操亲率主力十余万人,再分三路分别从斜谷、骆谷、子午谷进军汉中。

    先前跟禅让有关的揣测,由曹操亲自否定而收尾,而曹操战斗的理由则是为了帝位以外的其他事物。认为支持其信念到最后,是身为将士之已则的夏侯惇,在百感交集下,朝着最后的战场策马奔腾。

    行军路上,夏侯惇一边骑着马,一边回想起自己在许都中和曹操的亭中下棋。

    曹操看着面前臭着一张脸的夏侯惇,方下棋子笑着说道:“令天下人闻风丧胆的独眼将军,在棋艺上也不是孤的对手啊!哈哈哈......”

    夏侯惇挠挠头,无奈地说道:“孟德,我可赢不了你的狡猾。你似乎已经拒绝了禅让啊!也差不多该跟我说了吧,孟德。你想要描绘的到底是怎样的天下?”

    曹操沉默了一会儿,看着亭外的天空对着夏侯惇说道:“有才者才会将天下转变得生气勃勃。在孤的那个天下里,用人唯才是举,不论出身,抑制地方士族,加强帝王权利,以霸道治理天下。”

    夏侯惇点了点头说道:“……原来如此,这答案一听就知道真的很有你的作风。哼,朝我这只独眼所射过来的光芒,总算是成型了。”

    从回忆中清醒过来的夏侯惇骑在马上,看着身后将士坚毅的目光大声对着天空喊道:“好好等着,主公。这一战结束之际,也是您的天下揭开序幕之际!”

    9月,魏军正式全面发动攻势,蜀国方面依照诸葛亮的布防计划,命汉中的蜀军不得战斗,退至汉乐二城驻守,以待天时。刘备闻讯后,忙命赵云增援诸葛亮,派张飞和马超到阳安关口防守曹操军,自己亲自坐镇成都,以安民心。

    曹操派曹彰进攻乐城的陈到、曹洪进攻汉城的蒋干,自己则带兵攻阳安关,派主力攻关城。魏兴太守刘钦由子午谷出与魏军主力会师。关城守将、关中都督关平想坚守,但部将傅士仁因被降职而怀恨在心,遂建议关平出战。关平出战后,傅士仁投降魏军,关平奋战而死。

    此时除了坚守的黄金城与汉乐二城,汉中多数据点已被攻克。曹操又闻得魏军得重镇关城,获其库藏粮谷,于是留下两万兵力围住汉乐二城,领东路大军长驱直入,直逼剑阁。

    西路军也同时展开攻势,夏侯惇命天水太守司马懿、陇西太守杨修、金城太守杨趋分别从东、西、北三面进攻沓中的诸葛亮。而诸葛亮因获悉魏军已进入汉中的消息,担心阳安关失守,剑阁孤危,便不作抵抗,且战且退,希望尽快赶到关城援助。但中路张辽军已从祁山进达阴平之桥头,切断了诸葛亮的退路。

    诸葛亮为引开魏军,便率军从孔函谷绕到张辽后方,诈称攻击。张辽怕自己的后路被切断,慌忙后退三十里,诸葛亮趁机立即回头越过阴平桥头。当张辽察觉自己上当时,已经与蜀军相差一天,追赶不及。诸葛亮从桥头至阴平,一路向南撤,途中与正在北上的廖化、黄忠、魏延等蜀汉援军会合。听闻关城丢失,蜀军惟有退守剑阁,抵抗魏军。

    曹操大军被蜀军阻于剑门关外,不能前进。但剑阁又是通往成都的主要通道,不能放弃。曹操大军面对天险,还是得用武略攻之。然蜀军保险拒守,魏军攻关不克,又是孤军深入,运粮不便,于是曹操便有意商议退兵。

    在这个关键时刻,夏侯惇提出了一条奇策,建议“从阴平由小道经汉德阳亭趣涪,出剑阁西百里,去成都300余里,奇兵冲其腹心,剑阁之蜀军必还,则主公方轨而进;剑阁之军不还,则应涪之兵寡矣。……今掩其空虚,破之必矣。“

    夏侯惇献策的要点是,魏军从阴平绕小道攻涪,这样诸葛亮若从剑阁来援,则剑阁势孤易破,曹操大军即可前进;若蜀军不援涪,魏军破涪,切断诸葛亮后路,就可直指成都。这条计策曹操被接纳了,并由夏侯惇执行。

    夏侯惇挑选精兵悍将,想避开剑阁,直取成都。

    从阴平到江油,高山险阻,人迹罕至,十分艰难,也因此之故,蜀汉未在此设防。

    十月,夏侯惇率军三万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300多公里,一路凿山通道,造作桥阁。时“山高谷深,至为艰险。又粮运将匮,频于危殆。“夏侯惇身先士卒,遇到绝险处,“以毡自裹,推转而下,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攀登小道,凿山开路,越过700余里无人烟的险域,“粮运将匮,频於危殆“,在克服了这些难以想象的困难之后,魏军终于通过了阴平险道,到达江油。江油关亦是“险峰壁立,直插云天;关下江流湍急,浊浪翻卷“的天险,但蜀江油守将马谡见魏军奇迹般出现,大惊失色,不战而降。

    江油失守后,刘备急派诸葛瞻抗击夏侯惇,诸葛瞻督军到涪城并遇魏军发生战斗,夏侯惇大败诸葛瞻前锋,诸葛瞻被迫退守绵竹。夏侯惇遣使致书诸葛瞻劝降说:“若降者必表为琅邪王。“诸葛瞻怒斩使者。夏侯惇立即派其子忠及子怡等,从左右两面进攻蜀军。起手魏军失利,夏侯惇大怒,扬言要斩夏侯忠、夏侯怡,后经众将讲情命二人再战以将功补过。结果二人大破蜀军,斩杀诸葛瞻及张苞、关兴等人,魏军进占绵竹,并立即进军成都。

    十一月,刘备战死,残余守军开城投降,魏军占领成都。

    战争结束之后,夏侯惇手持狼牙棒,看着战场上遍地的蜀军尸体,沉默着想到。

    “这样一切就结束了。一个崭新的天下……但是孟德,你打算如何呢?新的天下是如此的拥戴你,简直就像奉你为皇帝一般……原来如此啊,孟德。这场胜利,将成为你离开迈向崭新旅程的饯行礼啊!”

    而在坚守剑阁的诸葛亮,先闻诸葛瞻兵败身亡,但未知刘备确切消息,恐腹背受敌,便引军东入巴中。曹操率魏军进驻涪城,另派曹彰、曹洪、司马懿等追赶诸葛亮。诸葛亮再退到郪县,得知真实情形后,诸葛亮口吐鲜血,三日之后病逝而亡。剩余诸将有的逃,有的投降了魏军,有的战死,蜀汉正式灭亡,天下归魏。

    三年之后......

    张辽皱着眉头来到了大殿之上,对着夏侯惇问道:“夏侯将军,你知道主公上哪儿去了吗?最近几天怎么找都找不到啊……”

    夏侯惇笑了笑,摸了摸自己花白的胡须说道:“是吗?看来是已经出发了。文远,主公他已经离开了,现在不知已经身处在哪片天空之下啊!”

    张辽难以置信地问道:“真的假的?不过,主公的确有可能这么做……。”

    夏侯惇笑着点了点头,从怀中掏出了诏书,递给了张辽说道:“这个新的天下不必由孟德来统治而向前迈进。我们非得好好的守护下去……由曾经陪主公闯荡乱世的我们来守护。”

    夏侯惇带着张辽走出了大殿,看着晴朗的天空,心中默默地想道:“我不会去追你的。别了,孟德。”

    ----------我是万恶的分割线---------

    史书记录:

    夏侯惇字元让,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西汉开国元勋夏侯婴的后代。

    少年时以勇气闻名于乡里。曹操起兵,夏侯惇是其最早的将领之一。与吕布军交战时,曾一度被擒为人质,又被流矢射瞎左眼。多次为曹操镇守后方,曾率军民阻断太寿河水,筑陂塘灌溉农田,使百姓受益,功勋卓著。官至大将军,封高安乡侯。追谥忠侯。青龙元年(233年),得以配享太祖(曹操)庙庭。

    夏侯惇一生虽多在军旅,但仍不忘治学。他常亲自迎师,虚心求教。他为人俭朴,所得赏赐全部分给将士。一生不置产业,至死家无余财。

    按《史记·谥法解》云:“危身奉上曰忠。险不辞难。“所以,“忠“实为大誉之谥,仅次于关羽的“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