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极品暴君
繁体版

第三十章 审理窃位案官员

    朱祁镇隔着珠帘,看着坐在自己面前的杨行,眼神透出审视的目光。

    这家伙以前没有用过,不知道能不能信任。

    但作为重生者的朱祁镇清楚眼前这些阁臣武将的各自特点。

    毕竟这些人在以前的记忆里都有着很详细的表现。

    文官方面首推内阁首辅曹鼐,从入仕就是大明朝的进士而且是宣德八年癸丑科状元,能力自然是有目共睹。

    武将勋贵这边能力最强的就是英国公张辅,现在土木堡之战他并未战死,大明的精锐也就没有损失,大明还能再一次北伐。

    “杨行,你可知今日朕诏见了几人?”朱祁镇笑着问道。

    不停的诏见人也是一个麻烦的事情,也很累人,还要一会儿笑,还有佯怒,时间久了哪怕朱祁镇习惯了也觉得受不了。

    杨行岂能不知皇帝已经先后诏见西缉事厂的厂公黄协,北镇抚司的指挥使孙继显,现在自己是是最后一个被诏见的了。

    他很快的想到皇帝这是要搞什么大事情吧?

    毕竟皇帝突然诏见厂卫三方势力,很显然是准备搞大动作了。

    是为了什么呢?

    杨行很善于揣摩人心,所以才能做到太监里面能被称为公公的存在,不过他能成为新任东厂厂公却是因为朱祁镇看他顺眼的原因。

    这算是运气了。

    杨行心里盘算着,连忙拜服道:“启禀皇爷,奴婢该是第三个人了。”

    “嗯。”

    朱祁镇点头,说道:“西厂如今查访谋逆之案,光是西厂一家不行,你们东厂也该去旁边协助。”

    杨行躬身道:“奴婢领旨。”

    “你以为就这么简单?”

    朱祁镇抿了抿嘴唇:“现在晋地对于朝廷来说是一片未知,你们东厂的任务就是去山西,将山西陕西两地的情况给朕查清楚,上到知府县衙,下到士绅商人,朕要清楚整个山西的局势。”

    因为他知道这时候晋商正在发家,干着撬大明墙角,肥了自己的事情。

    得快点趁着晋商还没有完全控制山西的时候一局查抄,还能为后面推行商税提供依据,让南方那**商仇恨晋商去吧。

    南北商人都是不一样存在的,毕竟南方以商为主,北方商人才刚刚起步,与南方那些世代经商的人本身就差了十万八千里。

    加上大明太祖高皇帝允许晋地商人与草原贸易,只是不允许倒卖盐铁。

    可是这种一本万利的生意谁不动心?

    朱祁镇记得不错的话王氏是卖豆腐的,可是现在也是一方豪门。

    卖豆腐可卖不到豪门世家的。

    所以他们一定是与瓦剌草原部落有联系。

    有一就有百,一个人开头,后面就有无数个人效仿。

    因而晋商在这种情况下不得不开始寻求与胡人的贸易,然后就不知不觉里开始挖墙脚的行为。

    所以杨行的任务不比西厂黄协的轻松。有可能还会遭来杀身之祸。

    杨行听完之后很快的回答道:“微臣定然不负陛下所令,必将查清山西的情况。”

    处理完这些心头疑惑的事情之后,朱祁镇现在要开始审理窃位案的官员了。

    于是传诏道:“去通知刑部,三日后三司会审,审理窃位案官员,让他们准备妥当。”

    内阁收到诏命后细细看完,都是很快签字通过,下达刑部。

    行在刑部尚书也就是之前的刑部侍郎丁铉收到后立马通报给鸿胪寺等三处。

    而其余百官听闻皇帝开始审理窃位案后纷纷松了一口气,皇帝没有掀起大案就好。毕竟官场上的人哪家不是沾亲带故的。

    若是掀起大案,这怕是得死上万人才会停下来。

    第二日大朝会也正式召开。

    这是朱祁镇夺回权利后第一次正式召开朝会。

    英国公张辅也养好伤,可以来参加朝会了。

    等着朱祁镇接受完朝臣礼拜之后也见英国公来了,朱祁镇连忙道:“老国公不是在养伤吗?怎么来参加早朝了?”

    要知道早朝可不是后世七点开始的,而是三四点就开始召开,所以早朝十分难受,朱祁镇也不太喜欢这么早开始上朝,可这是明太祖规定的,前面皇帝还真遵守了。

    自己开头估计会挨骂……

    张辅点了点头,说道:“老臣的病养好,现在肉五斤,拉弓射箭上马杀敌已经无碍。”

    “这可马虎不得,传太医去国公府妥善照顾才是。”

    张辅也感谢道:“老臣谢陛下恩典。”

    说完张辅的事情后,朱祁镇就开始询问朝政问题。

    这时候就有人忍不住先开了口:“回陛下,以臣所见,眼下朝廷最为要紧的事当属朝廷内部,外有也先之流,野心颇巨,而后土木堡之战疑点重重,臣以为有人勾结瓦剌人。”

    此言一出满堂震惊。

    好家伙,大家都盼望着赶快结案,你这厮怎么还暗示皇帝继续查下去!

    这不是摆明了害人吗?

    文官方面纷纷仇恨的目光看着那人。

    朱祁镇点了点头,这个时代很多大明的文臣武将都很自负,认为打败了只是那个人不行,很少去总结为什么战败的。

    这个人有独特的见解自然能看出他的能力。

    “你是何人?”朱祁镇便问道。

    只听见那人躬身一拜道:“微臣行在礼部尚书薛瑄。”

    明朝的尚书的官职前面都有个行在二字,这是正统六七年就颁布的规定,以后成定制。

    行在是因为顺天府是陪都,应天府才是真正的国都,因而在顺天的官员的官职前面都有个行在。

    众臣听来者是薛瑄,心情瞬间不好了。

    之前大家都欢迎你回来的,可是你上来就捅大家一刀这是怎么回事?

    对此,所有的文官瞬间对薛瑄的好感度直线下降。

    “准奏!”朱祁镇平静说道:“那郕王谋逆案的官员也交由刑部,准备三司候审,时间定于瓦剌议和之后吧。”

    “臣等遵旨!”

    事情差不多安排完,也该退朝了。

    于是朱祁镇看了一眼秉笔太监,他里面反应道:“退朝!”

    众臣连忙躬身道:“臣等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