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丐张三
繁体版

第九十二章 飞马寨主杜坤

    黎玉凤和那几个熟悉的小姐妹学习剑法去了,张三一个人去就去接上溜达溜达,北约镇不算大,客栈有两家,街上的商铺不多,夜里能亮灯的也就零星的几家铺子,里张三住的客栈不远有一个赌坊,紧挨着赌坊的是一出勾栏院,这些张三都没有兴趣,再往下走一处火光引起了张三的注意,走近了还能听到叮叮当当的声音,原来是一个铁匠铺。

    一老一少两个人正在打造一把剑,剑的雏形已经显现,张三看不出打铁材料的好坏,只是饶有兴趣的在旁边看着,剑身要烧热了才好塑形,两人敲打的很有节奏,叮叮的声音还挺悦耳,张三也不见外,在旁边的桌子旁边给自己到了杯茶。

    “刺啦!”淬火的声音响起,这一轮的敲打也算结束了。

    老头过来招呼张三:“这位小哥,可是要打造兵器?”。

    “老丈打扰了,晚辈张三,路过此地,心里好奇忍不住多看两眼,您这里可有现成的兵器?”

    “哈哈,小哥是外来的吧,您看我这小店,哪里有本钱做成品买卖,能准备点材料就不错了。”

    “我想打造一把短剑,长一尺七寸,宽一寸一分,重二斤八两,您看打的了打不了?”张三说的剑是铁剑门的制式剑,他走到这儿就起了给黎玉凤打造一把剑的想法。

    “您是着急吗,着急可打不出好兵器来!”老头子看的出来张三是路过的旅客。

    “您慧眼!”

    “您这剑很像是铁剑门的短剑啊!”

    “您老江湖啊!”张三忍不住称赞老爷子有见识。

    “那是,我师父古三钧,以前在铸剑山庄也是有名有号大师。”旁边的小徒弟搭了句腔。

    “泊钦莫要多嘴。”老头把小徒弟的话给打断了。

    “原来是古老爷子!”张三施了一礼,转言问道:“您即是匠师,您看这剑怎么打造。”

    “这剑是小哥你用吗?”老爷子问道。

    “不是我用,是一位姑娘用!”

    “要是你用,我建议用重一点的,要是小姑娘用,可用寒铁打造一柄寒铁直剑,最适合铁剑门的剑法!”铁匠打造兵器,不仅要看谁有,还要看怎么使,古三钧显然很懂这里面的道道。

    “那就辛苦老前辈了。”张三从怀里摸出一块银子来,约莫有五六两递给一旁的小哥:“这是定金,等成品出来,咱们多退少补!”。

    “小哥豪爽,两天后来取货!”古老爷子看张三年龄不大,做事儿却利索,对这个短发小伙儿还挺喜欢。

    “那我就不打扰二位休息了,告辞!”

    张三转过身继续往前走,因为这个事儿,他要在这北约镇呆上两天,这里离绿林大洪山也就半天的路程了,自己来这边大半是给紫云宫站场子的,估计绿林那边也不受欢迎,在这镇上一直等到七月十五也不错。

    张三再往前没走多远,就走出了镇子,七月的鄂西十分燥热,在林间水塘边上蛙声不断,张三听着健壮的蛙声,感觉出了美食的味道,叫花田鸡。

    田鸡很多,张三两三分钟抓了十只肥大的,剥洗干净放到一片荷叶上,用盐香料腌制一会儿,用荷叶包上,在用泥糊上,搁火堆里烤着,因为用泥包的,等待的时间相对要长一点,张三出门也没有带着剑,从树上捋了一根树枝来,以木棍代剑,练起剑法来,张三以气驭剑,虽然使的是木棍,招式行进之间依然有剑啸之声,张三最近实力又进步了一些,剑招迅速、利落,在火堆周围游走不停,却不带起丝毫劲风,看似无力的招式,实则带着能斩钉截铁的力道。

    “好剑法,年纪轻轻就有这份境界,当真是后生可畏啊!”一个陌生的声音传出,张三也停下了手里的木棍。

    一个头发花白的汉子从远处走来,国字脸一身灰色劲装,显得十分有力。

    张三问道:“晚辈张三,不知前辈是?”。

    “我叫杜坤,年纪大了睡不着,出来转转,不想竟碰到你这么出色的年轻人,忍不住喊了一嗓子,倒是老夫打扰了。”

    “杜坤,杜坤。”张三记得听过这个人的名字一时想不起来:“恕我冒昧,您这个名字我好想在哪儿听过,一时想不起来了。”。

    “你的大名我最近倒是老听到啊,三娘对你可是赞不绝口啊!”杜坤笑呵呵的捋了一把胡子。

    “飞马寨大寨主!”张三听到三娘这个词顿时想了起来,飞马寨的大寨主杜坤。

    “飞马寨早就不存在了,我如今只不过是个农夫罢了。”杜坤解散飞马寨以后,归隐乡间去了,如今杨雄邀请才重新出山。

    杜坤作为飞马寨的大寨主,有六品巅峰的实力,他入六品近二十年也没有练到宗师境,当然他的强项在于排兵布阵上,杨雄请他来也是当军事来着。

    张三邀请杜坤坐下来,准备分享一下他的叫花田鸡,他问道:“您应该是绿林的座上宾吧,怎么大晚上跑到这小地方呢?”。

    “少侠知道的还不少,我这两年安静惯了,山上人多吵闹,我就住在北约这儿了,晚上睡不着出来溜溜,被少侠的剑气吸引过来的。”作为杨雄的军事,杨雄对杜坤也是优待的很。

    “看来是我打扰您的雅兴了,这火下面埋着田鸡,再等会儿就能吃了,您尝尝我的手艺。”张三树枝巴拉开火堆看了看火候差不多了,把火堆往旁边移了移说道:“再焖一会儿就好了!”。

    “没看出来少侠也能干这种卑微的活计。”杜坤看了看张三,由衷的说道,常在江湖行走,会收拾个野味很正常,但是要花心思在做饭上,会让很多人瞧不起,这年头厨子并不是什么体面的工作,在民间秀才、武师为上等,工作体面收入可观,也最容易走上仕途,次一点的就是地主,再差点的就是盐铁、粮尚、医馆、货栈,酒楼的地位略微比牙行、妓院稍高,也好不到哪儿去,但那是酒楼生意不是说厨子,在大户人家里厨子和丫头老妈子地位一样,一个武艺高强的武师能爱上做饭,这年头那是真不多。

    “嗨,穷日子过惯了,什么事儿都自己来,都是自己瞎琢磨的。”张三接着说道:“您不也偌大年纪种地么。”

    “哈哈哈,小伙子有意思,可惜没有酒,不然定要和小兄弟痛饮一番。”

    “恐怕要驳您的美意了,我自幼出家,现在虽然还俗了,但是还在守戒律,不喝酒。”

    “既然是有戒律要守,那就喝不得酒了。”杜坤惋惜的摇头,这个年代的人很是看重誓言,各种祖宗律条。

    “好了,看看成色怎么样。”张三扒拉出烧黑的泥驼子,随手一拍震散了外壳,也不怕烫,摊开荷叶一股香味就飘了出来。

    “香!”杜坤说了一个字,接过张三递过来的树枝做的筷子,直接夹了一只塞到嘴里,又说了两个字:“真香”。

    张三也尝了一口说道:“没想到这北约的田鸡这么嫩,值得一书啊。”。

    杜坤没听出张三的话来,只是感叹张三不闯荡江湖,开个馆子也一定能活得下去。

    张三本来以为杜坤要试试他的身手呢,杜坤早就听说张三是个武学宗师,他还没有自信到一个大武师去挑战宗师,吃了人家的杜坤就嘴短,给张三讲起了大洪山绿林盟。

    “绿林自汉朝兴起,王莽败落后,一些江湖草莽就开始时不时的往绿林这个地方聚,千年以来绿林这地方出过不少英雄,我年轻的时候也向往过这个地方,天下豪杰意气风发,行侠仗义,好不快哉。”杜坤顿了顿又说道:“我也拉起了自己的队伍,那些年也干了不少事儿,可谓是名利双收,后来有一天我才明白了,山贼终究是贼,做的再好也只是个贼。”。

    “那您老觉悟高!”张三虽然对白马寨过去不是特别清楚,但是看白马寨到现在都有不少高手,想来之前风头不小,杜坤能急流勇退说明他下了不小的决心。

    “你也看不起土匪山贼吧?”

    “看的起看不起说不上,行侠仗义的人,我高看一眼,要是碰上恃强凌弱的人,我从来都不手软。”张三没有给杜坤讲述一下自己的黑暗童年,他给杜坤的这个答案,十个年轻人八个都会这么讲。

    杜坤有接着讲绿林的往事:“如今的绿林盟成立有一百多年了,是前朝的名将李晋国破之后,不愿苟且就跑到了这大洪山,举起大旗成立了绿林,绿林最辉煌的时候有两万多人马,当时也算是一代枭雄,江湖上走上这条道路的人都想打一打绿林的旗号,后来就有了绿林盟。”。

    “后来绿林起起落落,到了如今杨雄手里,才算东山再起,如今绿林上下五千多人,是方圆百里最大的势力,每年光各路孝敬的银子就多的花不完,也不需去做打家劫舍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