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族:从龙族归来又失忆的徐小风
繁体版

第八章 晨练

    徐小风也挂掉电话,他原本觉得自己作为热心市民,有义务提醒一下收到面试邀请的其他人这可能是骗局,不过听对方的意思,似乎真的把面试安排在丽晶酒店。骗子会下这么大的血本吗?下这么大血本的骗子会让一个白痴实行计划吗?

    他不确定。

    他在想卡塞尔大学是不是真的存在?楚子航真的在那里吗?

    可那跟自己又有什么关系呢?自己是已经答应老妈要去纽约大学的。

    徐小风看了一眼床上的雾切,又想到明天就要离开这座城市回老家的武藏老师,还有今天告别时他对自己说的话。

    “感觉楚子航不在后,你失去了目标,希望这把刀可以让你振作起来。”

    他决定不再想了,反正想也没结果,是真是假后天去看一眼就知道了,如果是骗局就报警把这群诈骗团伙都抓起来。

    第二天,徐小风早早起来,换上NIKE的运动服和ASICS的跑鞋出门晨跑。

    这是他还在足球队时养成的习惯,当时不仅每天都要晨跑,球队体能集训时还得负重跑,甚至登山,偶尔偷懒一次就会被一个性格火爆的女孩念叨半天。

    不过在退役后的某一天徐小风突然不想跑了,之后再也没捡起来过,那个一直管着他的蛮横女孩也没再念叨他。

    此时天蒙蒙亮,太阳还缩在地球的另一端,只在远处的山上浮出一层鱼肚白,小区附近的十字路口已经摆满了卖早餐的小贩,老板们面无表情,带着一脸起床气,正努力打起精神,等着周围小区的居民前来帮衬。他们是除了环卫工人以外出来最早的人。

    徐小风缓缓从这里跑过,他很久没看到这样的画面了,不禁放慢了步伐。

    他最近都在请假,理由是要准备国外大学的申请以及入学面试,对此年级教导主任大手一批,直接给了他毕业典礼之前都不用上学的特权。

    仕兰中学是最优秀的私立贵族学校之一,不仅在这座城市,在周边地区都小有名气,每年都能出不少保送清北复交的好苗子,还有不少选择出国留学的。

    这群人的高三跟埋头准备高考的学子不太一样,成绩自然是需要的,不过更多的时间花在参加各色夏令营冬令营,准备申请资料,还有四处面试。

    徐小风穿过十字路口,朝学校方向跑去,他的速度不紧不慢,维持在呼吸平缓的节奏,他很久没晨跑了,虽然体能的底子还在,不过跑快些就容易气喘。

    仕兰中学位于老城区的另一端,离徐小风居住的小区有一定的距离,来回要走个十公里左右,要穿过十字路口,然后一直往东走,中间会经过两个通往环城公路的入口,接着是老城区最大的沃尔玛商超,位于滨江大厦裙楼。

    在这座二线城市还没有发展起来的时候,滨江大厦是最早一批兴建的商务楼之一,建成之后就成了这座城市的地标,很多年来都是城区居民游玩购物的首选,后来政府发布了新计划,在更靠近海岸线的位置规划了新的CBD区,开发了几年后,徐小风家所在的城区变成了老城区,大家出门基本都是往CBD跑,得搭小半个小时的车。

    徐小风经过沃尔玛,往右拐进了一条车辆限行的小道,这是仕兰中学最美的地方,小道两边种满了梧桐树,现在还是叶儿嫩绿的时候,倒是显得平平无奇。

    按语文老师的话说,“一声梧叶一声秋。”

    等到第一片梧桐叶变得枯黄掉落在地上,仕兰的学子们就知道这座城市的秋天到了。

    再过两个月,到了深秋的时候,所有树叶全部被染成橙黄色、火红色,铺满了整条小道,每天上学走在这里就像进入了原始的奇境。

    徐小风有时训练结束会躺在小道拐角的梧桐树下,透过稀疏的缺叶梧桐看那蓝蓝的天,身下是厚实柔软的梧桐叶,散发阵阵清香,闻着看着人就醉倒在秋天里。

    他的仕兰生活一直忙碌而有序,这是少有的悠闲时光,颇有《立秋》里“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的怡然自得,有时睡过了头,醒来天色昏昏沉沉,分不清白天夜晚,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又有李煜《相见欢》里“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凄凉萧瑟。

    有人说,一个人舍不得某个地方,不是因为那个地方本身,而是因为那个地方的人。徐小风不太同意,他觉得自己舍不得的是这个可以睡觉的好地方。

    去了纽约以后,自己还有回来仕兰看秋叶的机会吗?

    又跑了不到两分钟,仕兰中学标志性的红色砖墙出现在不远处。

    仕兰中学建校于1962年,最近刚度过了它的47岁生日,是那个年代少有的涉外学校,后来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出了不少高考尖子,名声也水涨船高,改革春风吹满地后,改变了招生政策,逐渐以贵族学院著称。

    不过毕竟建校多年,无论是土地规划面积还是老旧的建筑群都撑不起它的贵族名头,仕兰中学不缺钱,不过历任校领导一直在政府倡导的保留老建筑特色和推倒彻底重建现代化教学设施之间选择困难,毕竟贵族两个字多多少少都得带点旧时代特色,不然跟新城区那些其他建校只有几年的学校有什么区别?

    左右摇摆的结果演变成每年对校园建筑群的小修小补,去年秋校方好不容易下定决心宣布对最大的主教学楼进行大修,这给刚踏入高三的学生们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因为他们要被分成无数的十人小组,被安排在大礼堂几百人一起上课。

    学生们意见很大,差点演变成校内抗议,最后校方妥协,发布了长文通告,翻译起来是说这届学生太过难带,学校慎重考虑后决定先翻新外墙,等这群瘟神毕业后再分批整修教室。

    徐小风对此很开心,他不喜欢新的东西,他觉得这个城市变化得太快了,比长大后的童年记忆遗忘得快,比游子对故乡的记忆消失得快。特别是CBD区,走在那一看都是灯火通明的高楼大厦,与他记忆里的滨海小城完全不是一个模样。

    还有他以前那个家,开始不过是一些人聚集在湖滨建了一些普通的双层自建房,后来新城区规划方案出来,摇身一变成为地产商口中的富人区,自建房变成独栋别墅,价格往上翻了几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