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颂
繁体版

第一百三十四章 卖官鬻爵

    公孙弘等人没有明白的事情,汲黯早已看得清清楚楚。

    他知道陛下以削地二县来表示朝廷对淮南的惩罚,固然有北方匈奴牵制的原因,但更深的意图,是想再一次投石惊鸟,看看淮南王的反应。

    如果淮南王的反应很激烈,那么就可以在萌芽乃至扩大之前掐灭,反应不激烈的话,便可以效温水煮青蛙之法。

    汲黯脸上掠过一丝不易觉察的微笑,刘彻询问粮饷的声音又在耳边响起来了。

    郑当时那里有主意,于是乎没有直接回应刘彻的问话,这使刘彻很不高兴:“你难道不明白边关战事正紧,急需粮草么?

    大将军文书已到京多日,你却一再延宕,难道就不怕朕治你贻误军机之罪么?”

    郑当时非常忐忑不安,心里就愈发紧张起来,嘴里的话也是结结巴巴的:“陛……下……臣……”

    汲黯忙上前替郑当时打圆场道:“臣昨日去大农令官署落实京都有功将士赏赐费用,见郑大人署中一片繁忙,正与少府寺一起结算府库积存,郑大人确有隐情需向陛下陈奏。”

    汲黯这话一出口,刘彻“哦”了一声,心中便猜出一半。

    朝廷府库这类事情,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所以这事只能关起门来说。

    他扫视一圈,遂宣布今天的朝会就到此为止,只留公孙弘、张汤、郑当时和汲黯到宣室殿议事。

    但郑当时在朝堂上的紧张,并没有因为环境的转换而有丝毫轻松,反而因为刘彻一声声责问而更甚,已是满头大汗。

    “你是如何管理的?竟让府库空虚到了这种程度?朕把大农令之职交给你是信任,而你呢,连个粮饷都拔不出来,真是让朕太失望了!”

    刘彻把郑当时呈上来的账目掷在案头,说话的声音骤然提高了。

    “朕自登基以来,就一再告诫要节俭为政,现今竟然入不敷出,你说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建元、元光年间,府库充盈,民殷国富,卿等没有听说过么?那时怎么就没出现这样的问题呢?”

    刘彻越说越激动,重新提起那时候一些重臣的名字,“卫绾、窦婴,还有那个冤死的赵绾,他们常为朕分忧于危难之际,朕就算有再多的麻烦,他们都可以一一解决。

    看看你等,逢迎之词不绝于耳,陈言虚语吟吟于口,实际上是了无作为,让朕甚是失望。”

    刘彻很自然地把眼前的几位大臣同卫青作了比较,不满道:“大将军终年铁衣被身,风雪边关,而你们却不能为将士解衣食之急,那这个仗还怎么打下去呢?你等都哑巴了?说话呀!”

    “陛下训斥得对。臣等愚钝,未能砥柱中流,实在惭愧!臣等每思于此,痛心十分……”

    公孙弘面对刘彻的声色俱厉,依然想借助于屡试不爽的政风化解刘彻的愤怒。

    但是他这回错了,刘彻坚决地打断了他的检讨:“你直言举措,勿言无用之词!朕不想听,更不愿意听这些!”

    公孙弘就懵了,讪讪地站在一边。刘彻转过脸来向汲黯问道:“你说该怎么办?你平日里不是很有主意的么?”

    汲黯撩起衣袖,很直截了当地说道:“臣深知陛下此刻的心情。但是依臣看来,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也。

    建元初年并没有与匈奴的连年战事。而如此长久而又用度巨大的战事,自非有限财力所能支撑,为今之计,就是要加紧征收赋税,加快漕运,以充军备之需。

    非常之时则有非常之情况,咱们得想一想非常之计策……”

    “这还用你说么?朕要的是解燃眉之策,朕又不是不知道这些,如果连这个都克服不了,那朕还要你们有何用?

    不要跟朕抱怨这些,没钱就去筹,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些难道要朕亲自动手么?”

    这时候,张汤说话了。

    在刘彻发脾气的时候,他的脑子一直没有停止运转。

    “臣有一计,不知妥否?”

    “有话就说!”

    “臣以为,令民买爵及赎禁锢不失为一条快捷之策。”

    他的话一出口,就令在场的几位大臣十分吃惊。

    用钱买爵……这得有多疯狂才会有如此想法?对官制的冲击也太过巨大了。

    汲黯和郑当时看着张汤的目光,由震惊而茫然,由茫然而夹杂了讥讽,由讥讽又蔓延为批评。

    汲黯道:“臣以为张大人有什么良策,原来是要朝廷卖官鬻爵。

    此等下策,也能出自廷尉之口?传将出去,岂不贻笑天下?

    天下人若是都去买官了,对咱们来说,便等同自轻自贱,久而久之,官员还能凭什么治理万民?”

    张汤早就料到自己的主张会遭到汲黯的反对,因此他并不在意,反而说话的口气坦然而又平和:“在下这不是遵照陛下的旨意,寻找充实府库的途径么?”

    公孙弘道:“汲大人少安毋躁,且先听张大人把话说完,说不定……这可能真是一条有用的计谋。”

    见刘彻没有阻挡的意思,张汤近前一步道:“臣粗略做了估算,我朝所设爵位为十一级,倘若一级价为十七万,爵升一级而递增二万,总共可收三十余万,加上赎罪之资,足以充实军备了。”

    “大人之言,乃误国乱邦之策,国家焉能容下这么多无用之辈,万民的怨言又能有谁来听呢?”

    郑当时的脸霎时变得冰冷,断然地打断了张汤的话,“陛下推行新制已有十七年,目的就在振朝纲,清政风。

    此风一开,不仅前功尽弃新制俱废,且卖官鬻爵之风蔓延,从今以后,谁还肯为社稷尽命效力?谁还能为万民谋求福祉?”

    “大农令言之有理。微臣身为内史,负责京畿之地治安,倘若纨绔之徒草菅人命,皆可用金赎罪,那百姓则永无宁日,京都则永无安宁矣。”汲黯赞同道。

    “这个不劳大人忧虑,在下还有话说……其实那些都不是问题。”张汤并不在乎他们的指责,他关心的只是刘彻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