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颂
繁体版

第八十五章 张汤其人

    汉时的御医,分属太常寺和少府寺管辖。

    少府太医令下有太医监、侍医、为后妃诊治疾病的女医、掌御用药的尚方和本草待诏。

    太常太医令,掌诊治疾病的太医和主持药物方剂的药府。

    太医既负责朝廷官吏的疾病诊治,又掌管郡县的医疗事宜,通常情况下,后妃们有病,都是由少府寺指派了女医来诊断治疗。

    如今陛下心爱的夫人产下皇子,自然惊动了整个两寺的御医。

    不一刻,少府寺太医令秦仲和太常寺太医令淳于意就率领着太医们紧急地会合在丹景台殿外了。

    这秦仲乃是名医扁鹊的第七代孙,而太常寺的太医令乃景帝时名医淳于意。

    于是乎刘彻便将刚出生的刘据交由他们检查,看看有没有什么先天疾病,待到众医确诊健康无虞时,刘彻这才松了一口气。

    李敢在旁边也插不上话,无聊之下便想着与卫长公主说说趣闻奇观,这才将她拉到一边讲起了《西游释厄传》,也就是西游记。

    这等堪为四大名著的志怪小说顿时吸引了卫长公主的注意力,她认认真真地听着,时不时蹦出个问题,李敢当即作答。

    起初刘彻还没注意到李敢的动作,待闲睱下来时,这才发现大女儿凑在他身边聚精会神地听着。

    虽然这于礼不合,但刘彻不是个拘泥礼法的人,也就没有去管,视若未闻。

    待司马相如与东方朔辞别时,李敢这才收住话头,准备离去,而卫长公主正听地入迷被强行掐断,是老大不爽,不同于往日的温婉,竟是给李敢的手掐了一下。

    在家里等了好几天,李敢终于等到了廷尉府的回应,准备走马上任了。

    但他的这一举动,却是引发了李家上下的“地震”,其中尤以李广及崔芸娘反应最为激烈。

    “你现在与你父亲习武好好的,为什么要凑那些不相干的热闹?”

    “你才多大?”

    “当官有那么好玩么?早知道为娘把你关在家中了,便不会有这些烦心事!”

    “你个兔崽子!”

    “……”

    等到崔芸娘数落累了,李敢才弱弱道:“儿子只是借个官职的名头,去廷尉府坐坐而已,又不久留。”

    李广这时候开口了,“老子不管你怎么折腾,你每日的箭术等等都是要练的。

    咱们陇西李氏嫡系一脉,你大兄早去,二兄无心征战,终究要传到你头上,将来你是要带兵打仗的人,断不可因噎废食,父亲只希望咱家能有一个封侯的,依靠文官之职封侯,不知道要到猴年马月。

    父亲因梁王一事及上次被俘,已无封侯的可能,所以这件大事还得交付给你,你知道么?”

    李敢抿嘴,“知道了。”

    “你知道就好!”

    崔芸娘点着李敢的脑门,气道:“你啊你,总是个不省心的。”

    “孩子也有自尊心的,你别指他脑袋。”

    “好好好,你要松口,那你的宝贝儿子你管,老娘不伺候了!”

    李广闻言一滞,“你……无理取闹。”

    三天后,李敢还是上任了。

    虽然这个官不大,但到底是自已争取来的,李敢还是准备去廷尉府走个形式再去审卷宗。

    踏入廷尉府大门,迎面便有一群人阔步而来,李敢连忙避让。

    作为一个廷尉,经手的大小案件何其之多,观察力当是惊人的,与李敢擦面而过,并没有让张汤忽视他,很快地,他根据李敢稚嫩的面庞,认出了李敢。

    与此同时,他还想起了一个人,一个与李敢有些联系的人,被外界传为是李敢师兄的东方朔。

    一想到东方朔,他就老大的不痛快,去年巫蛊案大破之时,朝堂上便有汲黯东方朔为首的一群人对他颇有微词,甚至乎要将他廷尉府的潜规则拿出来说事。

    张汤当时便怒斥汲黯和东方朔居心叵测,肆意诬蔑。

    说此案是陛下钦定的铁案,他们如此推波助澜,无异于告诉国人,是陛下错了。

    值得欣慰的是,小弟赵禹也出来指责东方朔小人得志,刚刚做了太中大夫就得意扬扬。

    而支持汲黯和东方朔的严助、朱买臣、韩安国等人则严厉抨击张汤他弄虚作假,蒙蔽圣听,犯下欺君罔上之罪。

    有没有冤案,有没有株连,张汤心里再清楚不过。

    此案涉及到的嫌犯及其家眷数千人,有一半是受刑不过,屈打成招的。

    在拿到狱词的时候,他对事情是否会败露不是没有担心,一旦翻过案来,他的结局就只能是枭首东市。

    他当时就连夜与赵禹商议对策,一是尽快地奏明陛下,一俟陛下批准,就是铁案。

    二是凡录了狱词的,全部杀掉。

    尽管在他看来,此案已是天衣无缝,孰料现在还是被汲黯等人抓住不放。

    张汤明白,争论延续的时间越长,他就越被动,就越容易影响陛下的情绪。情急之间,他想出了以退为守的主意,对皇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要不是公孙弘助他一臂之力,主张尘归尘土归土,旧事不再提,想来他是要被逼上绝路的。

    所以他至今还恨着汲黯与东方朔。

    张汤想到这里,却是突兀转头,对李敢一行道:“李家稚子走马上任?”

    张汤长着一副鹰勾嘴,眉眼细长,一看便觉地不好相与。

    李敢又见他藏着一股上位者的威势,左右有许多人跟随,小心试探道:“下官是李家的李敢,不知大人是?”

    “张汤。”

    李敢深吸一口气,弯腰弓身施了一礼,“下官初来乍到,还请廷尉大人多多关照!”

    “关照?”

    张汤却是嗤笑一声,“你李家势力不凡,而你又与陛下及诸臣有不少的联系,本官虽位九卿,却是不能压你一头,对你指手画脚教导一番,凭什么能关照你?”

    李敢皱眉,打了个马虎眼,“张大人说的什么话,下官不怎么懂。”

    张汤转过身继续走着,声音传了过来,“你懂得,少年妖孽之名传遍京师,你又怎么会不懂?”

    张汤那里愿意管李敢,这些大族子弟向来爱折腾,来他廷尉府估计也只是来玩玩。

    管他的话,万一招惹来一群冤家呢?只能不约不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