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颂
繁体版

第五十三章 国葬之争

    “哀家刚才看见你祖父了,他呀,正在灞上等着哀家呢!回想哀家这一生,先是跟随先皇文帝,然后辅佐你的父皇,这一辈子是做了不少的好事,同时……也犯了不少的过错。

    现在好了,哀家就要到你祖父那里去了,这一切……或许会尘归尘土归土,哀家再也不用操心了。”

    窦太皇太后她说着说着,就只觉得一时间是痰涌胸口,神志模糊,恍惚之间又似整个身体升上了长安的空中一般,轻飘飘的,仿佛风一吹便会飞走。

    她回头望过去,脚下那万里锦绣江山,那富丽堂皇的宫殿,那滔滔东去的渭水,那莽莽绵延的终南山,渐渐地远了,慢慢地在她的视线中模糊起来。

    于是乎她深情地望着这方曾经浸透着情感、心血,倾尽了她整个生命的土地,用尽最后的力气喊道:“彻儿!你记住,哀家身后,就要葬在灞陵,多少年了,哀家苦苦坚守,现在哀家熬不住,要走了,要去陪伴你的祖父。”

    而这一句话,便是一个曾经掌握着王朝命运,辅佐着三位帝皇的女人留在这个世间最后的嘱托。

    “祖母!祖母!”

    刘彻眼睛湿润,他拉着太皇太后的双手急切地喊着,“祖母!您醒醒啊!”

    王娡轻轻地拍了拍刘彻的肩膀,悲怆地说道:“太皇太后已经去了,从此,一切的风雨雷电,一切的沧海桑田,都只有我们母子去面对了。”

    在大厅里等候消息的窦太主和阿娇听见刘彻的呼喊声,一下子奔进内室,扑到太皇太后身上放声大哭:“母后!您……不是前几天还好好地么,怎么……就这样走了呢?您要走了,我可怎么办哟!您还不如把我也带走算了!”

    窦太主凄婉的倾诉从内室传到每一个宫娥与黄门的耳里。

    “母后!您走了,留下妾身该如何是好啊!母后!您睁开眼睛,看看女儿和外孙女吧!”

    而阿娇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脑袋里一片空白,只是掩面嘤嘤的哭泣,连一句话也发不出来。

    她们的情绪很快感染了大殿内外的人们,于是永寿殿内哭声一片,如浪如潮。

    王娡这时候倒冷静了,她近乎无情地听着窦太主母女撕心裂肺的诉说,那一阵一阵的呼喊何其悲痛,悲痛之中又有哭怨,她怎会听不出这哭诉的弦外之音呢?

    与其说她们是为太皇太后的驾崩而哭泣,不如说是在为自己今后的命运而伤情,她们的顶梁柱没了,留给她们的只剩下自食其力。

    这哭声让王娡心中颇为不快。这又是哭什么呢?似乎我们母子要把你们怎样似的。

    说到底,你不还是皇帝的岳母么?你不还是当今的皇后么?

    王娡决不容许这种情绪再蔓延下去,她牙齿紧咬,眼睛通红,几乎是狂怒地朝着窦太主母女喊道:“不要哭了!哭地回去么?”

    永寿殿的哭声一时间戛然而止,窦太主有些愠怒的目光与王娡对峙了片刻,就移向一边。

    王娡趁着大家静下来的机会,心平气和地说道:“你们大可以静下来想想,如果眼泪可以唤回太皇太后,哀家情愿哭瞎一双眼睛。

    哀家蒙太皇太后垂爱,方有今日,哀家此时与太主一样悲痛,一样怀念。

    国母驾崩,如同天崩地裂,而眼下最要紧的是,莫过于安排好老人家的身后事,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这样才能叫太皇太后含笑九泉。”

    王娡在此刻拉回无用的哭诉,以她丰富的经验,表示了对儿子的支持。

    而刘彻扫视过去,发现在一片哭声中,许昌一直跪在那里没有起来,只是面前的地面被泪水打湿了一大片。

    “你还跪在这里干什么?还不考虑怎样张罗丧事?传朕旨意下去,自今日起,便要诏令天下,以使举国致哀。

    宗正寺、太仆寺择定吉日,为太皇太后举行国葬之礼。”

    但刘彻这一决定,却是直接遭到了许昌等人的阻拦。

    其实,他们内心也有一个恐慌,就是太皇太后这棵大树倒了,他们没有别的路走,现下必须寻找与皇帝亲近的机会。

    他们以为皇帝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为了试探朝臣们的反应,而内心仍对这个曾经将新制斩断的女人有着不尽的怨恨,这时候说的话或许藏有陷阱。

    许昌忽然不顾太皇太后刚刚驾崩,诸事未定的混乱局面而变得严肃执拗起来,慨然劝阻道:“陛下,臣不同意,此时国葬是万万不可!”

    “你意欲何为?”

    “我朝自开国以来,所有太后的葬礼从来没有高过先帝的,此为典制,如今陛下不顾礼法,却要为太皇太后举行国丧,臣以为不妥,开此先河,往后该何以自处?”

    许昌的话语一落,便立即得到庄青翟和石建的支持。

    “丞相之言,臣等深表赞同。如此铺张,有违祖制,将先帝的节俭之风全然推之不顾,非尊礼守节之为,臣等请陛下三思。”

    可是他们猜错了,他们根本不会明白刘彻和王娡提高葬礼规格的真正意图。

    他们其实就是想借太皇太后的葬礼去堵刘姓诸王的嘴,去平息窦氏家族的一时愤懑,去淡化朝廷新派与旧派之间的裂痕,以期达到温水煮青蛙的效果。

    他们无非要借此机会,在一片哀声中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以表哀痛与念旧。

    而许昌等人的行为却是引起王娡极大的厌恶,她用那双冰冷的目光看着老迈的许昌,丝毫不留情面,怒道:“你听听!你都说了些什么?你又不是不知,太皇太后生前视你等为社稷股肱。

    现在她老人家的尸骨未寒,你等就如此做派,岂不让老人家在天之灵寒心么?你们又是何等居心?”

    “微臣不敢!”

    “你们究竟要干什么?传朕口谕,速传太宗正、太仆正入宫,总领国葬事宜,切不可拖延下去。”

    刘彻走到永寿殿门口,回过头来,望着仍然跪在地上的许昌,大声斥责道,“太皇太后葬礼由宗正寺和太仆寺直接奏朕定夺!回头朕再追究你等不治丧事的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