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你无关
繁体版

第三十四章 开小会

    齐格飞在酒店的大厅坐了许久了,他的双眼依旧布满血丝,连带着原本金黄的头发也泛着灰白。这样的人坐在夷北最好的酒店里,不免引得周边的路人纷纷回头。

    他在等人,早在夏商周一行过来之前,他就收到了他们会提前来夷州的消息,所以提前来酒店想见见他们。但他万万没想到,这群人一没在酒店准备开会,二没去找科学院商量事情,直接放假旅游去了。

    听着这群人从夷北跑到旧北的乱窜,齐格飞只是摆了摆手,坐在酒店大厅等几个人回来。科学大会的时候,齐格飞的状态是急急急急,连头发都急白了,但是现在他已经佛了,反正都这样了,爱咋咋吧。

    再急,自己这一辈也急不出什么东西来了,无论是福是祸,都是至少两百年以后的事情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事情,一代人也只能做自己这一代人的事情,只要自己做了,剩下的就是后面人的事了。

    他打开了平板,上面是西方同盟所有航天局一起研发的成果,一艘宇宙星舰的模型和分解图。齐格飞仅仅是看了几眼之后就关掉了页面,摸了摸自己似乎变得更白的头发。

    人类对太空的了解实在是太少了,以至于他们在设计星舰的时候依然保持着上个世纪的影子,在天空中毫无意义的流线型机体、还不如一艘航母大的体积,甚至连长期航行最基本的重力系统都没有。

    如果指望开着这种星舰抵御外敌,就像一个中世纪的骑士试图用骑枪突击坦克一样可笑。

    齐格飞闭上眼睛,让自己的身体完全放松下来,躺在酒店大厅的沙发上。沙发很软,顶级的天鹅绒让人有置身云端的错觉,这样的温柔消除了齐格飞这些天的疲惫和困顿,他甚至想睡一会了。

    “抱歉,博士,”不知道睡了多久,齐格飞突然被耳边的一阵声音吵醒,他起身的时候才发现,自己身上不知什么时候盖上了一条毯子,弗拉格、夏商周、李风、谢云和沈莲都站在沙发后面,“没想到您直接来找我们了。”

    “啊,就是对你们的技术有点好奇,”齐格飞在弗拉格的搀扶下坐了起来,沙发上睡觉的感觉并不好,齐格飞觉得自己脑子有些发涨,“想在开会之前和你们先聊聊。”

    谢云和沈莲对视了一眼,对于弗拉格和夏商周来说,见航天界的科学家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了,但对他俩来说,还是第一次见到世界级的科学家。两人的心里不免有些发怵。

    “没事,别怕,”李风看着夏商周和弗拉格扶着齐格飞往他们的套房走,自己来到两个年轻人身边,“你们以后不仅要和金主打交道,和这些技术人员也是要打交道的。”

    “有什么技巧吗,”谢云问道,“或者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

    “没什么要注意的,”李风拍了拍谢云的肩膀,“大家都是人,没什么好怕的。”

    几人回到了他们在夷北住的套房,谢云从到夷州的那一天就很奇怪,为什么弗拉格要找旅店要一个巨大的白板和马克笔,明明VR技术已经足以解决几乎所有的演示问题了,还有这种老古董干嘛。

    现在他才明白为什么很多东西至今没有被淘汰掉,以及夏商周的口头长“我们先进的纸质设备已经完全取代了老式的电子设备”是什么意思。

    “好了,我简单和您介绍一下,”半个小时候,弗拉格给手上的马克笔盖上了盖子,白板上已经详细画出了一艘星舰的分解图,“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这艘星舰的生产地不在地球。”

    “不在地球?”齐格飞洗了把脸,又喝了一杯夏商周叫的咖啡,觉得脑子高低清醒了一点。

    “把一艘比航母还要大十余倍的东西送上太空未免太异想天开了,”弗拉格在白板上花了一个地球,又在外面画了几个圈,“把质量这么大的东西送上太空,我们最大的敌人不仅仅是大气,还有地球的引力。”

    “没错,如果在宇宙中制造和启动的话,星舰不会受地心引力的束缚,能大大减少所需的燃料,”齐格飞点点头,这种事情在航天界人尽皆知,“但是这是个悖论。如果我们想在太空制造星舰,首先要在近地空间制造工厂,这本身比送一艘星舰上天还要难上千倍。”

    齐格飞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200年后人类面临的敌人会是多大规模的舰队呢?如果我们需要送舰队上天需要的资源甚至小于建立太空工厂需要的资源,那还不如在地球上搓星舰。

    “这个问题,”弗拉格看了一眼沈莲,沈莲意会地点了点头,从房间里推出了另一块白板,白板上是一艘火箭的分解图和周边许多谢云看不懂的公式,弗拉格指了指沈莲,“得让这位小姐给您说明了。”

    “您一定知道可回收利用火箭的计划,博士,”沈莲指了指白板上的火箭图,“这就是我们这次想要在大会上提出的构想。如果每次发射的火箭都会变成太空垃圾,那建造一间太空工厂的成本就太大了。”

    “SpaceXX的可回收计划,我知道,”齐格飞仔细阅读着周边的公式,有些复杂的公式连他都需要用心思考才能看懂,“但是我记得这个项目失败了,而且已经封闭很久了。”

    “上次不行这次未必不行,实际上炎国子公司的第一个项目就是重启可回收火箭,”沈莲又写下了几个公式,“而且在我们新的计划里,可回收火箭只是一个过渡,我们最终要建造的,是太空电梯。”

    这个只存在于科幻作品中的名词终于在今天被人们正式提上了建造的日程。从火箭先驱齐奥尔科夫斯基最先提出太空电梯开始,人们就无数次幻想过能在宇宙和地球之间自由遨游。

    但这注定只是一种幻想,人类脆弱的血肉和落后的材料科学注定了太空电梯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在人类的理论科学已经到达了普通人难以企及的高度时,脆弱的材料学甚至经不起一场太阳风暴的考验。

    齐格飞略微思考后,提出了他觉得最重要的问题。

    “我们要用什么材料的缆绳?”

    在太空电梯最早设计的数个版本中,人们早已突破了如何建造、如何运送和如何维护的问题,但摆在他们面前最现实的问题是,地球已有的材料中,没有一种材料能够达到计算中所需要的耐力。

    伴随这纳米材料的发展,本来被寄予厚望的纳米科技就像被给予厚望的炎国男足一样,没有最拉只有更拉。发展了十几年还是解决不了材料学的问题。

    再这么下去,强作用材料都要整出来了,纳米材料真的要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了!

    “不知道,”对于齐格飞的问题,沈莲回答得很干脆,“所以我们才会对这次大会抱有期待,对于我们来说,最急需解决的就是材料的问题。”

    齐格飞看着面前的两块白板,即便并非航天科学的专家,他也能看出相比于西方同盟的航天技术,星际航行公司的技术几乎先进了一个时代。从一开始他们所想的就是建立一个完整的星舰建造工厂,从思想上就赢太多了。

    他不自觉地开始在房间里踱步,一开始他认为星舰建造的核心问题在星舰的设计和生态系统的建造上,但让他没想到的是,即便是西方同盟的航天部门,也有一套可以完美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

    或许落后,或许耗资巨大,但却是理论上可以解决的。真正阻碍了人类前往宇宙的并非理论上的确实,而是实实在在的材料学瓶颈。

    大航海时代,人类可以驾着风帆船横渡大西洋,寻找到全新的大陆。但宇宙时代,人类却不能用几块钢板、几颗螺丝拼凑出一艘太空船飞往茫茫星海。

    对于宇宙来说,人类只是一个站在海岸上折出一个纸船的小孩子。他看着远处的大海,心中生出一份征服大海的豪情,却不知道海中有什么,更不知道海的那边是什么。

    “如果我们现在放弃纳米材料的研究,直接集中突破强作用材料的问题,有可能建造你们需要的缆绳吗?”齐格飞觉得这是唯一的突破口了,如果现有的材料学都不能解决问题,那不如直接另辟蹊径。

    “我只能说有点激进,”夏商周耸了耸肩,他并不是技术上的人才,但困扰了自己这么久的问题他多少有点了解,“纳米材料中已经有部分在部分情况下达到了我们需要的张力。”

    “但强作用材料在未来是必须的,建造星舰是不可能依靠纳米材料就足够的。如果时间充裕的话,直接转向研究强作用材料也不失为一种选择,”沈莲对于非专业人士的意见想来是忽略的,“但是我记忆中并没有研究这方面的专家。”

    “没关系,”齐格飞回到了白板前,“会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