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助之路
繁体版

第14章 化解风险

    出差几天的李天喜回来了。

    回来之后,他没有马上找别人,而是先来找沈子云。

    一进入沈子云家门,李天喜就觉得很压抑。沈子云在自己的房间里走来走去,似乎有些不安。

    “发生什么了?”

    李天喜这次出差,就是走了沈子云介绍的几家生产菌棒的地方。他本来是第一时间要和沈子云商量菌棒的事,可他看到沈子云特别焦躁,就问沈子云发生了什么。

    “你回来了?”沈子云问。

    “大妈给我开门你都不知道啊?”李天喜郁闷了,“什么事这么耗神?”

    “大事。”沈子云说:“你来看。”

    沈子云拿出手机对李天喜说:“今年预计粮食大丰收。”

    “啊。”李天喜没明白,这不是好事吗?

    “这几天在村里,很多人说洪河村的地,长不出什么来。很多玉米地,今年要歉收。”

    “不下雨,灌溉又不容易。”李天喜说:“这也没有办法。”

    沈子云说:“我上网查了一下。如果再调低粮食最低收购价,那么洪河村今年的收入可能还不如去年呢。”

    “这真的是大事。”李天喜说:“很多人,可是徘徊在贫困线附近。”

    “所以我着急啊。”沈子云说:“正常情况下,应该是有对冲的。”

    “对冲?”

    “举个例子。”沈子云说:“你有一万斤粮食,在一个合理的价格,和一个商人约定将来卖出一万斤粮食。即使当价格低于约定价格,你的粮食价格也有保证。这叫期货。如果只是一个卖出去的权力,就是期权。”

    “我大致懂。”

    “假设大丰收年,你‘对冲’,就是以约定价格卖出你能产出的粮食。当粮食价格高的时候,你无非就是付出期权的价格,以高价卖掉粮食。而市场价低的时候,你就以约定价和当前价的差价,来补偿实际上的损失。”

    “我……也大致懂。”

    沈子云说:“洪河村的情况比较特殊。村里的收成不随着大形势波动。有可能村里没有收成,别的地方粮食又大丰收。粮价又低,又没有收成。一旦大家都知道粮食价可能低,那么你的‘期权’、‘期货’卖出价也低,不好对冲自己的损失。因为你没有丰收的量。量和价之间,没有互转能力。”

    李天喜若有所思,“这好复杂。”

    “这就是问题。”沈子云说:“主要的粮食产地可以这么做,它从开始就约定了这个售出价,他们的每块地大约生产多少,也大致能推算。洪河村现在来不及了。也许明年可以试试有没有什么其它方法。”

    李天喜说:“那么假设我的地估计一千斤,只产了一百斤,粮食价又高于这个约定价呢?”

    “价格只能补价差,你还想补产量?产量和价格是供求关系影响的。而洪河村有可能不随大波动影响。”沈子云说:“你这哪是对冲,不像是全职炒期货了吗?”

    李天喜笑笑:“我看最直接的脱贫方式,就是你带着大家做投资得了。”

    沈子云说:“洪河资产投资公司?那我就真成了骗子了。”

    李天喜随意翻翻沈子云书桌上的资料,他真是做功课了。书桌上竟然有他统计的洪河村种植苞米预估产量。他应该是和技术员,各家各户都走了一遍。

    “你这份心意,哥们儿领了。”李天喜激动的说。

    “心意只能是心意。”沈子云说:“不当吃也不当喝。每家就这点产量,今年不好过啊。”沈子云指着表上说:“这里有七户是指着地出钱的人家。日子苦点,但没到贫困线。今年,你怕是要带上他们几个了。”

    李天喜也愁。就像沈子云说的,什么赚钱的东西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解决的。可落入贫困往往都是一瞬间。颗粒无收,找不到工作,因病致残……好好一家就贫困了。

    李天喜说:“子云,有没有什么来钱快的?哪怕是搞出个样子来呢?”

    李天喜现在迫切的需要给村民信心。他来半年了,村里还没有动静呢。像蓝蛛山村,农家乐都营业了。

    “我知道你会这么说。”沈子云无奈的说:“所以你走这几天,我准备了一个东西。你看一下。”

    沈子云从书桌上拿了一张纸递给李天喜,李天喜一看,头就更疼了。

    “剪纸?”

    沈子云说:“对。洪河村的这位老奶奶是个狠人。我让她做了一个作品,让晴怡给送去找人看了。艺术价值不低。她是远嫁到洪河村的,她年轻时候就是跟着家里女人学的。”

    满族剪纸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剪纸风格古朴、粗狂、彪悍、大气。

    “怎么做?”李天喜问。

    “本来是想一样一样做的。”沈子云说:“现在不得不推进速度了。只是培训!培训的问题很大。老奶奶年纪太大了,她做一张剪纸的时间太长。儿媳妇的速度还行,水平就差了点。老奶奶教出来的学生达到能应付的水平,最少也得一个月,还要看天分。”

    “平常得两三个月?”

    “那还是少的。即使学会了,速度也不行。而且平日还有农村的生产,家务,以及秋收,这些都牵扯精力。”沈子云说:“最坏打算,年前能有大量成品出来。”

    “那……”

    “这是我想到最快的方式了。”沈子云说道:“如果能确定下来,我来操作。蓝蛛山的农村旅游是一个出口,晴怡的贸易也是一个出口。晴怡鉴定以后,她很喜欢这个手工艺,她说没准能卖到国外呢。但这个咱们先不想,先想让村民怎么致富。”

    李天喜说:“这个鉴定的结果给我,我和刘二强谈。”

    “刘二强肯定还是要让别人出钱。”沈子云说:“现在情况不容乐观。我可以接受出钱,但不能接受‘带薪培训’,这个是底线。也就是这些人在学习的时候,是没有钱的。只有学成之后,才有可能赚钱。奶奶做培训,她有我给的钱。其他,学习材料我来提供。样式,我来找。不能侵权!”

    “明天我就找刘二强。”李天喜点点头:“对了,菌棒的事,我挑了一家企业。这个……”

    沈子云皱了一下眉,他说:“为了顺利,这个就以‘汇报’的形式,告诉刘二强吧。”

    李天喜捧着他,他就容易答应剪纸的事。李天喜知道,这其实开始违背沈子云的初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