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外企生涯
繁体版

第六章 维修工成长记之一

    一、第一个月的工资

    当初母亲为了锻炼我独立生活的能力,一早说家里会的经济会支持我到读完大学以后参加工作的第1个月,因为工作第1个月还没拿到工资,但以后有工资了就要学会自己独立生活。

    没发工资的那大半个月都是省着来用,深圳的物价什么都不便宜。记得有一天傍晚下班,六、七个人在楼下的小店吃快餐,我们基本都是点最便宜,5块一份的青菜肉片饭,而且是把整个碟吃得干干净净的,光亮的可以做镜子照出个人影。

    惠而浦是每月10号发工资,快到发工资那几天已是囊中如洗。同事们说其实工资有时8号,9号就会打进去。那时候公司只给我们办了农行的存折,所以8月的8,9号都有去农行打存折,愣是没有收到。

    到了10号那天早上,事情不多,所以又出来去公司附近的农行排队打存折,听到存折在机器里面吱吱吱打印的声音,心里有点小激动。拿出来看第1个月的工资有1千八百多,确实是有点兴奋和感慨,20多年了,第一次凭自己的努力赚到了工资。当下在窗口先取了八百,接下来的这个月可以稍微改善生活了。

    二、第一次收到小费

    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绝不是口号,而是一直贯彻在的深圳人的精神。效率高的人赚的钱就多,贫富差距已经拉开了明显的距离。社会上崇拜有钱人,有钱人也喜欢用钱去彰显自己的优越感。

    有一次和迪叔去修洗衣机,迪叔是修洗衣机的高手,活干得好,客户一高兴,就给了我俩一人100块钱的小费。我开始拿的钱不知所措地看着迪叔,迪叔发现我是第一次收客户的小费。给了个眼色,示意我赶紧收起来。

    出来之后还是觉得心在蹦蹦跳,但又有点心花怒放的感觉。下班回到宿舍,迫不及待的告诉阿Q叫W,今天的“奇遇”。然后我们三个人在楼下的饭馆,点几个小菜,吃了顿好的。

    正在吃着的时候,听到旁边有个熟悉的声音:“老板娘,拿碗汤河粉。”原来是六哥,于是叫他坐过来。

    阿六是下班以后在宿舍睡了一觉,才下来找东西吃。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接触,我和阿六已经比较熟了,可以肆意的开着玩笑。阿Q和阿W还在安装部干着苦B活,时常听到我和维修部各种神奇人物的交往,有点羡慕不已。

    阿六是有故事的人,好几个怎么去搞定女朋友的故事,已经在维修部流传,时常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于是阿六给我们讲起来了,公司的各种传说和故事。

    他说了F部长是怎么上位的,他刚到这家公司也是从安装空调做起,慢慢地崭露头角,他是湖北人,所谓的九头鸟,为人处事也是颇有手段。而当社会服务部前任姚部长决定离开这家公司的时候,从经验资历上来说,另一位张副部似乎更有机会,或大家更看好他能接替姚。但F不知用什么手段搞定了姚和上面的领导,最终在姚的推荐下,公司决走让F来做售后服务的部长。

    张副部就是第一次我们来面试的时候,给我们安排午餐盒饭的那位。

    “那我们来了这么久,怎么也没见到张副部呢?”我好奇的问。

    “早就让F部调了他去西安做网点主任,也不要他回来,他在这家公司已经没戏了,迟早会被人干掉。”

    阿六又提醒我们说:“负责结算的罗姐和张是一伙的,你们在她面前说话要小心,她会去工厂找人告黑状。”

    “难怪他在办公室也不主动和我们说话,提起F部长语气总有那么一点都不屑。”

    原来这个公司也一真有不同的帮派,现在几个主管中,杨和颜是F要用也要防的人,谢则曾经和F有过不同的经历,虽然大家都看不起谢,他也没什么能力,只会装,但F还是让他做安装主管。“这个位置,光私卖铜管,都能赚不少钱。”阿≥有点无奈地说。

    聊着聊着,也聊了许多人和事。一顿饭下来,让我们觉得受益匪浅。

    虽然没出社会的时候,也知道这个社会很复杂。但真的身临其境,要自己去面对这种复杂的关系,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怎么去处理,或者说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怎么会处理得好,如鱼得水的永远只是少部分人。而这些是学校或者书本上永远不会教的,社会是个大染缸,也是另外一所大学。每个人进到染缸里,染着染着就变色了。

    三、第一次去工厂培训

    因为销售公司下半年陆续来了不少新人,八月初公习通知我们去工厂培训一天。

    那天早上刚到公司不久,维修部接线员汤姐接了个电话,然后转头对我们说:“工厂来接你们,车已经停在顺电门口,你们赶紧过去吧。”

    工厂在坂田关外,华工三兄弟好像边防证过期了,所以不敢跟着坐车出去,怕出了关进不来,只能请假。

    除了我们7个售后服务部的新人,还有F部长的助理于美女,销售总监T老大的秘书Sunny,也同车一起过去。T老大的秘书确实是美女,看样子也是20出头,瓜子脸,扎了个马尾辫,皮肤白晢,化了点谈妆,白色衬衣下,包裹着坚挺的小白兔,想必是很有弹性,总体感觉是现代白领的气质,T老大的眼光相当不错。和美女同车过去,心情也有点兴奋。

    主持这次培训的是人力资源汪总监和王经理,传说公司以2万一个月请的汪,一个月相当于我们一年的工资了。

    个子不高,也是个削瘦的40多岁的中年人,总感觉脸上写着奸诈两个字,当时总让我怀疑是不是一个人不够奸诈就当不了领导。后来才明白,企业的领导无所谓忠、奸之分,尔虞我诈,说一套做一套,只是游戏规则而已。

    这次参加培训的还有几个工厂其他部门的新人,其中有一女的,三十多岁,口红特别鲜红(是不是三十多岁的成熟女人都喜欢涂鲜红的口红,以吸引别人的眼光)。感觉级别挺高,有点不怒而威,让我想起红楼梦里描写王熙凤出场的那种情形,“一双丹凤三角眼,朱唇未启笑先闻。”

    “欢迎大家参加这次的培训。”汪总监看人齐了就开始讲话,“你们销售公司不是有很多人来培训吗?我还派了辆大车去接你们,怎么就你们几个”

    “有几个因为边防证过期了,怕出了关进不去,所以请假没过来。”

    “唉,早说嘛,这些都是小事,我打个电话就可以帮你解决。”汪总监一边说一边拿起手机做个打电话的样子。

    “那我们开始吧,首先我代表公司欢迎大家加入,我们这次培训分以下几个环节:1、请各位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说一下你的姓名,哪里人,在公司哪个部门。2、我来给大家做公司的介绍,也请大家看看公司的宣传片。3、参观公司的办公室和车间。4、中午请大家体验一下公司的饭堂,看看我们的伙食好不好。下面请大家就先做自我介绍,我的就从左到右开始吧。”

    于是我们每个人说了一下自己的相关信息,工厂还有几个其他部门的新人,他们姓甚名谁干什么的我都没记,我也没记住。

    那中年女高管自然容易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她姓卢,她的自我介绍也稍微长一些。原来她曾留学美国,这次似手是美国人,请她来工厂负责人力资源,是汪总监的上司。因为在培训将结束的时候,汪总监说了一句,这次是在公司第1次有下属给上司培训,说的就是她。

    每个人介绍完以后,汪总监做了公司的介绍,也给我们看了公司的宣传片。惠而浦创立于1911年,总部位于美国密歇根州的本顿港,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型家用电器制造商之一。据说在本顿港有1/10的人在惠而浦公司工作。洗衣机是惠而浦的起家产品,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公司在全球有4万名员工,在全球五百强排名400多位……

    听了这些,当时确实让我们有点热血沸腾,都觉得自己很幸运,加入了这个历史悠久的公司。

    “看看大家还有什么问题?”汪问道。

    当下一堆人还是杂七杂八的问了一些问题,我记得YH问道:“公司内部如果有岗位空缺,有没有给内部的员工转岗的机会”

    卢高管插话了:“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公司一直从不同的渠道吸收优秀的人才加入,当我们有空缺时,我们也欢迎其他部门的员工来申请,但是,”她用强调的语气说:“我一定要收到你们的中英文简历。”看来卢高管已经开始适应她的角色了。从气质上而言,她比汪更像高管,也更有亲和力,只是自此以后我也没机会跟她打交道。

    然后汪带我们参观办公室和车间。“工厂有两位美国高管,总经理Carlos,曾经是美国驻中国大使馆的官员,因为熟悉中国情况,所以公司高高薪把他聘请过来。副总经理White,毕业于西点军校,当过军官,从军队退役下来加入了企业界。”汪总监一边走一边给我们介绍:“总经理Carlos今天出差了,不然我们经过他的办公室的时候,可以和他亲切地打个招呼。”

    “总经理办公室旁边是我们的财务总监林总,林总是香港人,有多年的财务经验。”

    林总的大名,我们在维修部听过。公司请他年薪50万,而且还在蛇口的龟山别墅,以4万块钱一个月给他租了一栋别墅。对我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当时觉得公司有实力,可以高薪请得起这些高管。却不知道这些高管的高薪对公司的成本是一个很大的负担,让公司很难赚钱。

    然后我们又去了生产线,参观了整个空调生产的过程。在饭堂体验了一顿工作餐,中规中矩,只是有点辣。

    第1次去工厂,让我对工厂的运作有了初步的印象,也对未来更加充满了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