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之星辅仁世
繁体版

第二章 颖川诸子

    杨彪遭外放后,将家眷安置在弘农,交由自己父亲杨赐照顾。

    但在杨佑的极力要求下,杨彪还是带着杨佑一同前往颍川。

    杨佑之所以极力要求前往颖川,自然是因为颖川之地,聚集了当今世上数一数二的士族士大夫。

    诸如荀氏、钟氏、陈氏……

    像司马徽、钟繇、荀彧、荀攸、郭嘉……都是颖川所出。

    其中钟繇等人名声极大,资历也老,是桓帝年间生人,在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时加入曹氏政权,直到成为曹魏重臣,日后假节灭蜀的钟会就是钟繇之子。

    而荀彧叔侄和郭嘉等人都是在官渡之战时加入曹操阵营,无一例外都成了曹操的得力助手,只是后来郭嘉英年早逝,其死后遗计定辽东却也流传千古。

    还有一人叫陈群,在魏文帝年间提出九品中正制,和司马懿、曹真、曹休一同被任命为四大托孤辅臣。

    杨佑一行人自洛阳出,出司隶,入阳翟。

    阳翟是颖川郡治所,荀氏之类的世家大族都以此为家族根基所在。

    杨佑同其父杨彪刚到阳翟城下便看见城外两排人夹道欢迎。

    见杨彪来到,为首之人立即迎上前来。

    “文先兄!朝中一别多年,无恙否?”

    “慈明兄!多年不见,彪自是无恙,不知慈明兄康泰否?”

    杨佑闻听自己父亲呼为首之人为“慈明”,便知此人乃荀氏八龙之六龙,有着“荀氏八龙,慈明无双”之称的荀爽,荀慈明。

    荀爽大步上前,杨彪也纵步下车,二人相互把住手臂,相视之间,又开怀大笑。

    杨佑也跟着下车来到杨彪身后。

    荀爽见杨彪身后来人,便问道:“莫非这就是弘农麟儿?”

    杨佑闻听此言,连连摆手道:“世人偏爱以虚名称人,世伯可勿要以此害我呀!”

    荀爽闻言先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此子善言,有高士之风!”

    “你年纪如此之小,便能作出如《从军行》那般恢宏大气之诗,还有那《白马篇》也是处处透露着少年侠义,忠君报国之志气!”

    杨彪闻言,露出一副老怀大慰的模样,摆手道:“慈明兄,勿要折煞了吾子啊,我可是听说,你荀家后辈,可是有不少惊世之才啊!”

    荀爽闻言嘴角微微一笑,却又叹气道:“后辈不争气啊,只有老二之子荀彧,有国士之风。族中还有小弟荀昙之孙荀攸,机智聪慧。荀彧,荀攸,还不上前见过世叔!”

    荀爽睡着就让生后二人上前。

    “见过世叔!”

    “免礼免礼!”

    杨佑看着二人一高一矮,高的少年模样,矮的孩童模样。

    杨佑心想,这叔侄二人,虽然辈分上荀攸是侄子,却比荀彧大了许多,那么这高个的便是荀攸了。

    随即又认识了已经20岁的钟演,钟演此人乃是钟繇的弟弟,都是日后曹魏重臣。

    接着又介绍了方氏、庾氏、许氏……

    多少世家才子一一被推到杨佑面前。

    世人皆知杨佑之名乃是天子钦赐,将来必然前途不可限量,若能够此时与之打好关系,也算是攀附上了青云之梯。

    然而杨佑除了和荀氏叔侄交好外并未与其他人有过多交集。

    在众人的簇拥下,杨彪父子进入了阳翟城,就在进城的时候杨佑瞅见角落里有一孩童,满脸微红,双眼迷离,拍了拍荀彧肩膀道:“荀兄!那位是……”

    荀彧顺着杨佑所指方向看去,见所指之人,恍然道:“那是郭氏之郭嘉,虽行年十岁,然好酒如命。”

    杨佑闻言恍然大悟,郭氏在颖川算不上大家,故而排在后面,郭嘉今日又饮了酒,那郭氏家主,自然不好意思将郭嘉推举人前。

    杨佑却不管这些,径直走向郭嘉道:“兄台所饮何酒?”

    “俗酒尔,焉入大家之眼。”

    “人生天地之间,何来凡俗之辨?”

    杨佑说着便挽起郭嘉,将他搀扶入城。

    郭嘉却是被他这一举动震惊了。

    他虽自抱匡世之才,却在这颖川之内终究是细族之类,今日,堂堂五世三公的杨氏嫡子竟然亲自来搀扶他,郭嘉心中百味杂陈。

    杨彪父子先是到阳翟城公府内交代好一切后,便去拜访各家。

    首位自然就是荀氏了。

    杨佑与自己父亲端坐在正堂,旁边还有荀彧叔侄。

    杨彪与荀爽聊得起劲,杨佑也在一旁与荀彧叔侄聊着。

    从经史子集到天下大事,三人各抒己见,有时杨佑引经据典,全是荀彧叔侄不曾涉猎的书籍,让二人佩服之至。

    聊到天下大事时,杨佑发现荀氏叔侄也都是心向汉室,认为荀家世食汉禄,自当报答君恩。

    杨彪也是经常这样教育杨佑,

    而且历史上杨彪在董卓乱政时,竭力护主,都足见其忠于汉室之心。

    许是爱屋及乌,杨佑对自己的父亲爱戴之至,对杨彪的话也是句句入心,他也时常在思考汉室如今到底值不值得挽救。

    忽然耳边传来一阵嬉笑之声,杨佑寻声回头一看,一道秀影掠过,冲到荀爽怀里。

    “爹爹!”

    “哎呦!”荀爽被这一撞险些坐不稳,笑道:“小女顽劣,让文先兄见笑了!”

    那女童扑倒在荀爽怀里,却又时不时朝杨佑那边偷看。

    杨彪见状,捋须笑道:“无妨无妨,令爱机敏好动,令人可爱啊!”

    “只是不知可否许配人家啊?”

    “噗~!”杨佑闻言一口把刚喝的茶都吐了出来。

    “咳!咳!咳咳!世伯!父亲,孩儿尚有事在身,暂且告退,暂且告退!”

    杨佑说着说着就一别退出正堂。

    荀彧见状也告退跟了出去。

    “哈哈哈!没想到堂堂弘农麟儿也会如此狼狈,少见!少见啊!”

    荀彧刚出来就看见杨佑扶着一旁假山不停咳嗽,于是出言取笑道。

    “换你,你行啊!再取笑于我,当以剑劈之。”

    一旁荀攸听了说道:“杨兄怎得急了!莫非是家姑配不上阁下?”

    “嘿!叔侄俩都欠揍不是!看打!”

    经过一番交谈,荀彧叔侄也都了解了杨佑的脾气秉性,并非是那种自持身份之人,于是三人间玩笑也越发肆无忌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