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青青的日常
繁体版

第四章 生意人赵先生

    “你好你好!你好你好!对不起我来晚了。没办法,学生家长拉着说话,实在走不开呀,抱歉、抱歉,啊。”一个毫不起眼的男人突然走到桌前打招呼。

    “不晚的,不晚的,从新区过来还是有点远,青青不会介意的!啊?”张姨抢过话头,很显眼地给苏青青使了个眼色。

    苏青青先是一惊,又忙着应和道:“是啊是啊!不介意,呵呵,呵呵。”心里还在猜对方的年龄,要说是二十几也行,要说是四十几也没有很离谱。面目模糊到这个地步,也是个本事了。

    “小赵,你陪青青吃个饭,好好聊聊,张姨还有事,就先走了。青青,你们好好聊,啊?”张姨笑容可掬,仿佛已经看见他们领证办酒的请自己客了一样。

    就那么乐观吗?不管经历过多少次苏青青都理解不了。

    “诶呀,从新区过来还真的是有点远呀!你叫青青?姓什么?还没点菜?点菜呀!服务员!”赵先生看起来并不觉得应该去送送张姨,自顾自坐下了。

    苏青青带点儿抱歉地看着张姨走出去了,也就坐下:“啊,我姓苏。”

    “服务员?点菜!啊?哦,苏、苏青青?是真名字吗?”

    “真名字。”

    “呦,对不起啊,我是不是问的没礼貌了?其实我没别的意思啊,就是觉得你这个名字,取得很文艺啊?”

    “呵呵,是挺文艺的。”

    “你家人怎么给你起这个名字的?”

    这人怎么就跟名字干上了呢?叫什么不行?苏青青已经有点开始后悔赴约。为什么起这个名字?因为原本并不是起的这个名字:“听说开始是想叫苏青的,有个女作家叫苏青来着......”

    “哦~想让你当作家呀!苏青?对对,有这个有这个!我好像听说过,不过记不清楚了,写过什么不知道!肯定不是那种特别有名的作家?不过姓苏的女作家么?也少!”

    “......后来上户口的时候民警说都是三个字的名字了,我爸就让他们多加了一个字......”苏青青硬着头皮聊。

    “诶呀就是就是!我带的班里小朋友还好多四个字名字的呢!中国人太多了!重名的太多了!服务员?这里点菜呀!”

    苏青青看到服务员往这边走过来了,下意识的摸摸脸,有些想把脸挡住。这家店她还是来过几回的。

    服务员把菜单放下,赵先生就招呼苏青青点菜。苏青青客气推辞,赵先生就点了一个素菜,再让苏青青点。于是点一个荤菜。赵先生再点一个素菜,再让苏青青点。苏青青心里犯嘀咕,试探着又点一个荤菜,赵先生就把菜单抢回来,跟服务员说:“先上菜吧!不够我们再点。”

    苏青青心里暗想,这顿饭八成是自己请了。不过,也可能是AA?

    “饭店里的菜其实都是那样,随便吃一点嘛。在外面别吃太多肉,也不知道新鲜不新鲜,万一吃到拉肚子就不好了~,我在外面是从来不吃肉的。咱们今天的主要任务是聊聊天!你在家里做饭吗?看你点菜还挺熟练啊,经常在外面吃呀?”赵先生摆出一副语重心长我都是为你好的亲近样子来,目光却是直直的盯着苏青青,好像告诉苏青青:这道题答不对我就要给你扣分了!

    苏青青的冷笑已经忍不住了,只好尽量笑得含蓄:“哦,呵呵。”

    “啊?你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呀?”

    “嗯?啊......你,从新区怎么过来的?”

    “倒车啊,我跟你说啊,我这趟过来真的是挺花时间的,所以咱们聊......”

    “打车啊?”

    “就聊一点......什么打车?不是,我从新区过来先到解放路那里下,然后还要倒车的。打车怎么行呢?打车恐怕要花......”

    “听说你自己办了学前班?学生多吗?”

    “五六十呀......是特长班!这个不一样的!学生人数嘛,还可以的。主要是我那里几个老师都可以,学历拿的出手嘛!现在找老师是要看这个的!哦,你们同事有住在新区的给我介绍介绍呀!介绍成功了我给你提一部分也可以呀?对吧,我们加个微信先!”

    “......不急,先吃饭吧。”

    “先加上先加上!不要待会儿就忘记了~,你们医院那么多人,加一加肯定就有。诶?其实病人也可以介绍呀!我跟你说、这个病人呀......”

    “菜来了,先吃吧。”

    “都很相信你们的!就算不信吧,那面子上他也......是吧!诶呀我这个脑子我跟你说,我突然想到的,很靠谱啊是不是?我越想越靠谱啊!这个事情就交给你了,我跟你说,你好好的办!我真的可以给你提一部分呀?你当护士一个月挣多少钱?这个外快是不少的,我不骗你呀!你要上上心呀!你说是不是,干好了,啊?那你总不会嫌钱多吧?现在哪有这种事呀?没有这种人呀!”

    “嗯嗯,是。呵呵。”

    “来来来,你扫我一下!”

    苏青青心里叹气,只好加了。

    微信头像就是赵先生那张老成的脸,名称是特长班的全称,朋友圈里清一色的广告刷屏。苏青青恍惚觉得自己真是来谈生意的了。

    “我发的东西,回头你都帮我转发一下!现在办班的多了,要宣传啊!不宣传是不行的!”赵先生严肃地说。

    苏青青真是叹为观止,笑着点点头。

    终于能吃饭了,苏青青本来以为吃不下的。可能是因为一天没正经吃饭吧,也可能是彻底死心了——结果胃口还挺好。最让人高兴的一点,大概是赵先生吃饭的时候特别专心,无暇说话了。而且那不在外面吃肉的理论就仿佛从没提过一样,筷子下得又稳又准。苏青青为了好好吃顿饭,装做看不见。

    吃到差不多,赵先生又开始想说话,苏青青赶紧拦着:“天黑了!你回去路远,还要倒车呢。面也见过了,不如今天就先到这儿,咱们回头微信聊吧?”

    赵先生居然有点儿喜形于色:“这样好吗?其实也是啊,现在微信这么方便,可以语音也可以视频,和见面也差不多!我来一趟真的很花时间的!时间可是金钱啊!要是总这么跑怎么受得了?耽误多少事!你能这么善解人意好啊!怪不得你能当护士呢,想的很周全!那我回家跟你细聊吧,回家有wifi嘛,省流量!”

    苏青青算是明白他为什么还单身了。

    直到含笑把人送上了车,赵先生也没提一句饭钱的事。苏青青料事如神,果然是她请,人家赵先生是来“陪”的。

    苏青青佩服地点着头进了超市,拎半个西瓜回家。就当是自己想偷懒才换的班吧,和赵先生要是谈成了,未来的日子是一眼望得到头的:一定要生个孩子,最好是儿子。然后就立刻变成保姆老妈子,或许还要兼职24小时特别助理吧。待遇只不过是很快就有个现成房子住,房产证上能不能有自己的名字还得另说。以后也许会越来越有钱,到时候呢,自己或许更忙,或许已经被搁置了。一个事业有成的丈夫规矩是不着家的,妻子却一定要知道感恩。

    这已经是令人羡慕的顺利人生了。那要是没发达呢?苏青青想都懒得去想。

    感情更是提都不要提了,人家赵先生哪有那个美国时间。一切都以“合适”为基准。

    但是对老苏、对张姨,都不能这么说。这样的话说给自己听听就算了。

    街灯初上,苏青青的倒影前后左右四散开去,像穿着长长的礼服。经过的橱窗陆续映出段段白色身影,看不太分明是最好的,想象能使她貌美如花。她越发要走得有仪态,一步一步,走得要慢些。让那幻影多停留一秒也好,那才是适合住在她心中的自己。

    见多了生死,说是习惯也可以,说是看淡也随便,人的肉体算什么?能有多不同?像歌里唱的:

    每只蚂蚁

    都有眼睛鼻子

    它美不美丽

    偏差有没有一毫厘

    有何关系

    使人与人区别开来的,难道不正是他们在心里为自己塑造的形象吗?苏青青怅惘地看着,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