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影
繁体版

第六十五章 解惑(四)

    刺史大人与吴县令相视一眼,毫不加掩饰的笑了。

    “之仁,证据呢?”

    “大人,您还别不信,证据我还真的有。”

    李苪神秘一笑,招呼着李二过来了:“李二,你去镇上,把冯流儿、阿晓、七叔、丁富,都给我找过来,就说县太爷叫他们。”

    “好嘞!”

    这个李苪还没有提前跟李二打过招呼,不过既然是自己少爷的吩咐,他自当竭力完成。

    “之仁...这...这山洞...”

    刺史大人用手比划着,握成了一个球,已经语无伦次了。

    很显然,刺史大人的内心动摇了。

    “方大人,说到底,这个山洞确实在神不知鬼不觉的的情况下,不留任何痕迹的消失了。”

    李苪故作叹息的回答,因为他心里已经很清楚了,只是还不到时候同刺史大人明说。

    刺史大人扬起了右手,最后又不甘心的放下了,欲言又止。

    “我们走,去山头继续寻找答案。”

    .........

    “这个山头实际上是周围山脉中的一座山头,而且真的是非常普通的一个山头,就因为小镇上某个村民的大胆想法,万众一心,杀出了一条通往了县城的血路,而这座无名山头的地位,就在众多村民的眼中不言而喻了,仅此而已。”

    李苪带着众人来到了山顶一处尽头的悬崖边,凭此眺望,任风徐徐吹拂,他有感而发的说道。

    “李公子,这都什么时候了,还有如此好的雅兴,本官佩服。”

    吴县令呵呵一笑,凑到了李苪的身边,装模作样的跟着他眺望远方。

    刺史大人黑着脸,颇为不悦:“之仁,你不是说带我们过来破解一刻钟的时间内往返山头的谜题的吗,你这是干什么?”

    “方大人不急,一切都准备妥当后,答案自个就会呈现在您的面前。”

    李苪淡淡一笑,缓慢的转过身来,又继续说道:“我要的木藤呢?”

    刺史大人不耐烦的挥了挥手,身后就有士兵递过来了木藤,是一种青色的坚韧木藤,他让人下去寻找时就交代清楚了,必须是非常坚韧,生拉硬拽不出现任何损伤的木藤。

    李苪把木藤握在手中,自己试试了,用劲绞,用力拉,确实没有任何损伤,绝对是上乘木藤。

    刺史大人似乎看懂了,犹豫的问道:“之仁,你怀疑凶手是利用木藤登山的?”

    “不用怀疑,试一试就知道了。”

    李苪把木藤递了过去,已经胸有成竹了,他现在只不过是测验。

    四人齐手,在悬崖边打下了粗大的木桩,然后栓上了木藤,废了很大一番功夫,这才系紧,然后将木藤的另外一头给抛了下去。

    这时李苪拱手请出了许参军,“有劳许参军了,您顺着这条木藤下到山脚,然后再折返上山,我们来看一下用时,到底这个是不是一个谜题。”

    许参军目光犀利,盯着李苪重重的点头,“李公子,你看好了。”

    他觉得腰间的横刀太过碍事,说着就要将横刀卸下,却被李苪一把止住了。

    “许参军,带刀下去!”

    高大的汉子不明,但还是照做了。

    许参军倒卧在悬崖边,一手把住木藤,往后退就不见了人影。

    众人面面相觑,围在了悬崖口。

    .........

    “不到一刻钟!”

    许参军重新返回山顶,不可思议的说道,他的话一出,这个困扰了他们许久的谜题就不攻自破了。

    “没错,凶手就是采用了这样上下山的方式,在我们眼前堂而皇之的消失了。”

    “方大人,您还觉得可疑吗?”

    李苪望向了刺史大人,铮铮的问道。

    “真是狡猾至极,竟然采用这么极端的方式,不可思议。”

    刺史大人八字眉一挑,吐了口唾沫,咬牙切齿的说道。

    “之仁,快告诉,凶手是谁,本官一定要将他们碎尸万段。”

    刺史大人的脸上浮现出一抹厉色,猛地一拂衣袖,丝毫不客气的怒斥道。

    “方大人,您说错了,凶手不是借助木藤上下山的,而是麻绳。”

    “麻绳?和木藤有什么区别吗?”

    刺史大人不解的问道。

    “区别简直是太大了,方大人,您刚才不是看见了吗,用木藤栓上木桩颇为费力,这是作案人必须要摒弃的一点,所以只能另选它物。麻绳就相对而言好太多了,柔韧性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容易携带,便于毁掉,一刀既断。”

    “那你的意思是...”

    刺史大人不明,陷入了沉思中。

    “我们那天的行动是临时决定的,太过偶然,凶手可能还不知道,又或者是在知道的情况下而又不得不上山。”

    “等等,之仁,你把我给绕糊涂了,什么叫凶手不知道,怎么又是在知道的情况下而又不得不上山,这不是在戏弄我们吗?”

    李苪笑了笑,又重新叙述了一遍:“那我在肯定的说一遍,作案人在知道我们今晚有大行动的前提下,还是奋不顾身的要上山。”

    “太猖狂了吧?”

    吴县令忍不住的惊叹道。

    刺史大人点了点头,也同意了他话。

    “猖狂?”

    李苪冷笑几声,面无表情的说道:“更加疯狂的还在后面呢。”

    众人相视一眼,面面相觑,内心涌起了波涛大浪。

    “首先为了提高行动效率,凶手已经提前在这里打好了木桩,并且栓上了麻绳,而且细心的隐藏了起来,待近黄昏,就通过麻绳上山,我们姑且认定作案人是在山头上寻找某一样东西。”

    “这里?为什么是这里?”

    刺史大人指了指他们打好的木桩,诧异的问道。

    “很简单,因为这里离那个假设的山洞最近,还是同一个观点,为了提高行动的效率,这里是最好的一个点。”

    “怎么又和那个假设的山洞扯上关系了?”

    刺史大人不明白,来回看了看。

    “这个以后再交代。”

    “当晚子时左右,来到了一个小高潮,方大人带领众官兵围山,此时作案人还没有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仍然还在寻找,举着火把,正大光明的在众人的眼皮底下游荡,刺史大人勃然大怒,一气之下率领众士兵一股脑的冲向山头,就在此时,山顶上的作案人玩了个小把戏,堂而皇之的消失了,只用了一刻钟的时间,那么问题来了,树林外的岗上有士兵把守,作案人去了哪里,他往小镇的方向去了吗,还是往县城的方向去了呢?”

    众人相视一眼,没有人回答的上来,意料之中的事,李苪笑了笑。

    “诶,等等,不对啊之仁,你说凶手提前在山顶上打好了木桩,不可能啊,我们的人白天一直就在山头上搜寻头颅啊,而且凶手神秘消失以后,我们的人也曾大释搜过山,怎么可能让凶手得逞,麻绳也不翼而飞呢?”

    理清楚了众多线索之后,刺史大人的判断能力一下子就完全激发了出来,双眼明亮,直击问题本质。

    “没错,方大人,您知道为什么有些命案如此棘手吗,因为我们往往忽略了最熟悉的人。”

    “凶手....就在我们中间!”

    李苪冷冷的回答,忽然间众人脸色微变,无不看向了自己的身边人,包括士兵们、衙役们,就更别说刺史大人了,忐忑不安的看向了许参军,吴县令两人。

    他只扫视了两眼,不由得大怒:“许参军,传令下去,从即刻开始,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都不能离开队伍,违者以凶手论处,格杀勿论!”

    “末将遵命!”

    许参军用他那犀利的目光扫视着众人,如同在每个人的头顶上悬了一柄利刃,随时都有可能落下。

    李苪嘴角上扬,内心窃喜,就在众人惶恐之际,凶手已经再次露出了马脚,就是他了。

    李苪实在不敢相信,也不愿意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