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家有女自成书
繁体版

第四章 千金一堂

    沈相大寿,正堂内的席上高朋满座,姜晚晚进来时,不知为何,竟引得无数双眼睛盯在了她身上。

    姜晚晚只觉瘆得慌。

    “原来这便是姜侍郎的千金,果真天生丽质,有如出水芙蓉。”

    姜晚晚看过去,堂上说话的这人年逾四十,红光满面,穿一身朱红底纹的锦缎长袍,正朝自己走来。

    这等风姿威仪看来,必定是此次寿宴的主角了。

    而一旁的正是自家爹爹,姜之度。

    姜之度是个爱女成狂的性子,听到这么一番夸女儿的话,更是笑得合不拢嘴:“沈大人过誉了,过誉了,小女的相貌确实还算说得过去。”

    沈相来到晚晚面前:“平日常听姜侍郎提起你,今日总算得以一见,确如外头所说,姜大人家中有一珠玉般的女儿,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

    被这么一顿夸,姜晚晚总算有种找到了大女主状态的感觉,她莹莹一福身,答道:“沈大人谬赞了,沈大人府中八位公子千金个个出类拔萃,又何尝不是家中珠玉呢?今日沈相大寿,满屋生辉,更是令人羡慕不已了。”

    沈相大笑:“姜家丫头聪明伶俐,谁家若娶了你,那当真是有福气!”

    他挥了挥手:“焕儿,快请姜姑娘入席。”

    沈如焕放下庭儿,将晚晚迎到一桌女眷席上:“姜姑娘请。”

    姜晚晚还沉浸在大女主的状态里,她缓步而行,向沈如焕施个礼,又聘聘婷婷地坐下,真真仿如窈窕淑女,端庄大气。

    桌旁一众女眷瞧着她,不知谁在那叹了句:“唉,第七个了。”

    姜晚晚没明白:“什么?什么第七个?”

    “姑娘是第七位被这般夸赞的了。”说话的粉衣女子就坐在她身旁,略带同情地看她。

    “方才我们都是如你这般走进来,然后便得沈大人夸了一番……”

    粉衣女子指了指左边:“沉鱼落雁。”

    又指了指右边:“闭月羞花。”

    再指了指自己:“国色天香。”

    最后指了指姜晚晚:“出水芙蓉。”

    姜晚晚汗颜,原来一切都只是客套话,而且用在自己身上的,还是挑剩了的客套话,大女主的优雅美丽瞬间消失无踪。

    她左右瞧了瞧,一桌上果真都是妙龄女子,个个都打扮得比她好看。

    这情境如此令人尴尬,是她当初写的情节吗?怎的一点印象都没有?

    姜晚晚恨不得把自己那时写的文本全找出来看一遍。

    但转念一想,她从前当作者的时候,向来不爱写细节,嫌麻烦,所以偌大一个沈府大宴,硬生生被她弄成流水账,唯一有的情节就只是女主表演的松鹤延年伴月舞,还有沈如焕一见倾心下说的“我非姜姑娘不娶”。

    难道是因为她当初对剧情的描写太不细致,所以到了这里,才被自行增补了许多??

    粉衣女子见姜晚晚脸色不对,便安慰她:“姜姑娘倒不必沮丧,若你真如此心仪沈家公子,我们也不会与你抢。”

    “与……与我抢?”

    粉衣女子点头:“嗯,谁人不知今日沈大人寿宴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说白了不过是想借此机会为自家选儿媳妇罢了。沈家长子沈如焕公子正当娶妻之龄,不知姜姑娘可是喜欢他?说出来,我们也好帮帮你。”

    “帮……帮我?”

    姜晚晚一时还是没能反应过来。

    旁边绿缎衫子的姑娘噗嗤一声笑了:“是啊,姜姑娘想必从前身在闺中,许多事情并不知晓。”

    “咱们洛城西有间铺子,专门出售城中所有正当婚配之龄的公子名单,名单上写尽了各家公子的家世,人品,喜好,乃至每日行踪,事无巨细,全在上头,引来各家小姐争相购买。”

    “有人算过,卖得最好的,便是这沈家、唐家、还有季家的消息,想来,有不少女子都想嫁到沈家吧?”

    “只可惜,能被沈相看中的,也不过我等数人罢了,而我们却都早已各有心上人了……”

    粉衣女子拍拍姜晚晚肩膀:“所以,你若看上了沈家公子,大可告诉我们,我们自有法子让他瞧上你。比如说,我记得曾有记载,沈如焕最是喜欢出格的女子……”

    原来熟悉沈如焕的竟不止她一人!

    而且这些小姐们,说不定知道的比她这个作者更多!

    姜晚晚惊得差点从凳子上掉下来。

    见桌上各色女子都关怀地看着她,姜晚晚赶紧稳了稳心神,这才答道:“谢谢各位姐姐了,其实我对沈家公子也没什么意思……”

    满桌期盼的眼神顿时熄灭。

    “唉,恐怕今日我等还是得有人遭殃。”

    “唉,若是选中我,我的郎哥哥可怎么办。”

    “唉,从来婚姻不由己,女子何曾有天地。”

    “唉,命苦哇。”

    原来谁都不想嫁给沈如焕。

    满桌的人跟她一样,就等着一个光彩夺目的姑娘出现,好让沈家赶紧选中她,放过自己。

    姜晚晚觉得脑壳有点疼,她写的书,明明说的是女主力压群芳,脱颖而出,才被沈如焕所瞧中的,怎么到了这里就全变味儿了呢??

    晚晚还在痛苦中,粉衣女子却早已对她失去兴趣,转移话题:“对了,似乎还有一位樊家姑娘没来?”

    “是哦!还有樊家姑娘!想来这可有趣,樊家姑娘若是来了,也不知沈大人会如何夸赞她呢?”

    晚晚一愣,樊家姑娘,听着名字倒是耳熟,她却一时想不起是何许人也。

    突然间,正堂里风风火火冲进来一人,身着火红衣裙,襟摆利落干净,手持乌金长剑,一头束得齐整的秀发上只简简单单插了根银兰簪。

    她一进门,先将手中乌金剑啪地放下,然后大步迈向堂上的沈相,双手恭恭敬敬一抱拳,低下头去:

    “沈大人大寿,玉凛来迟了!祝沈大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沈相连忙扶住她:“好好,樊丫头有心了,不必行这般礼!”

    那姑娘硬是又再俯了俯身,道:“沈大人,我爹爹远在塞外,不能亲自前来贺寿,还望沈大人切莫见怪!”

    沈相连连摆手:“怎会见怪呢?樊将军心系社稷,鞠躬尽瘁,百忙之中却还记得老夫这无足挂齿之事,是老夫的荣幸才是。”

    “还有樊丫头你呀,秀外慧中,知书达礼,谁家若娶了你,那便当真是福气了!”沈相说罢一挥手,“焕儿,还不快来请樊姑娘入席?”

    熟悉的台词,熟悉的味道,姜晚晚恍然大悟。

    于是,当樊姑娘走过来,在她身边拉开椅子呼啦一下坐下来时,晚晚不由叹了一声:

    “唉,第八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