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单位那点事
繁体版

第十一章 酒醉不惜年华逝,晨风正值扰梦时

    如何处理现实生活和必要工作之间的问题。

    提到这个问题,作为工程人就头疼;不止施工单位,在任何用人单位都会出现这个问题。

    在施工单位,尤其是施工现场项目部的管理人员,生活和工作的界限非常模糊,有的时候你可以被工作牵着工作,连续几天都在工作,根本没有休息时间,更别谈生活,工作了很长时间,然后那种连续的工作状态在你习惯了之后,就会面临一种情况:有的时候工作确实是做完了但是心里总还是感觉有点什么事还没有做,总是想看看是不是还有事没做。

    这就是我们工程人的现状,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意外,你会想不到这些意外的出现,解决这些意外就是你提升的过程。

    最开始的时候,生活和工作只能算是模糊,慢慢的你会发现生活和工作压根就是混到一起了,有的人把工作当成了生活,有的人把生活当成了工作,工作和生活掺和着,自己也在这稀泥当中慢慢的成长起来了。

    在说施工单位的工作和生活之间的关系的时候,首先你要知道:你有没有生活,你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现在的施工单位虽然是国有企业,但是这个国有企业的性质跟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可没得比,施工单位几乎天天都在加班,一天十七八个小时的工作强度,总部单位还好,会有周六周日的调休,钢结构分包单位真的是一天都没得休,一年也回不了几次老家,这些在公务员单位和事业单位压根就不会出现,这也是为什么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报考人员越来越多的原因。

    一个耳熟能详的概念:996福报。

    当时对于996这个工作概念还不了解,但对于施工单位来说,现在的996就是我们工程人的福报。

    工程人现在工作节奏基本都是“007”的工作模式,相较于创业的那些做企业家的人来说,工程人还没有走上“7724”这条道路,也不至于走上这条道路,企业家是为了自己操心,但是工程人确实为了项目操心,目的不同,但是付出的时间却差不多。

    施工单位的模式也分很多种,这也是给广大的未来即将进入施工单位的准工程人们做一个简单的介绍:这个金字塔的最顶端就是我们的“金主爸爸”,也就是业主单位,业主单位下面的就是总包单位,总包单位下面的就是我们的分包单位,如果你是在体量比较大的项目的分包单位工作的话,那你的情况可能还好一点,会有不定期的休息,如果体量小还碰上赶工的项目,那对不起,就只能痛快的加班并快乐着吧!

    总包单位一般来说机构健全,人员充沛,职能分工比较明确,固定的活由固定的人员来做,即使产生交叉也不会有很大的干扰,所以,总包单位的工作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轻松的,只是有的时候可能会赶上打混凝土,一打就是打一晚上,你就得看着,这个确实感觉不太好,一直到打灰完成才能离开现场,比较辛苦,又或者赶上写技术方案,改技术方案的时候,有可能你会连续好几天都在改那个技术方案,最后的结果还可能不尽人意,这就是所谓的有些事情,即使你努力了也可能没有好的结果。

    简而言之,总包单位的工作时间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规律的,他们生活和工作的时间是相对比较明确的,只是有的总包项目一般位置处于山中,可能娱乐项目相对比较匮乏,这时候,就需要你有一双能够在平凡的生活中去发现生活乐趣的双眼了。

    说完总包,再说我所在的分包施工单位,其实搞工程的自从国家对工程进行改革之后,实行工程承包责任制以后,就产生了总包分包之别,做分包的也有好处也有坏处,在钢结构分包施工单位我深刻的体验了“不给马儿吃草还要马儿跑的好”的真实感受。

    公司的规模在钢结构施工单位的队伍里算是比较小的,公司还在起步阶段,各种管理制度和施工规范啥的东西都是后来成型的,存在很多需要有待改善的事情,打个比方:我们在配置现场的项目部管理人员的时候,一般都会根据现场的实际施工体量来灵活匹配现场的施工管理人员,不像总包一样,无论工程体量的大小,人员配置和管理制度还是按照正常的去配置,所以,好的项目不仅利润高而且人员还轻松,这就是所谓的“活轻快,钱还多”,但是换成专业分包队伍,就比较尴尬了,钢结构分包的队伍的现场项目部的人员一般都是不齐全的,其实这种现象的出现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公司的规模问题和现行管理制度的问题,因为公司处于起步阶段,所以想要扩大规模,就得不断的接项目,不断的接项目的后果就是:你在不断壮大公司体量的同时,公司的人员的规模的增长的速度却没有达到体量规模的增长速度,两者不匹配,导致项目数量多了,但是人员青黄不接,前后管理人才出现断层,那些好的,具有丰富项目管理经验的项目经理就那些,后起之秀也只能做一些体量不是很大的项目,大项目还是要给老项目经理去做,领导才放心,即使是这样,还是存在人员不够的问题,年轻的学生进公司之后,在现行的管理制度的熏陶下,并不能学好一种工作技能,钢结构施工单位的项目如果不是很大的话,一般施工工期也就是个把月就完事了,你在一个项目还没把该学的东西学会的时候就会被调走了,或者就是你还没有把你想学的东西学全面,学通透的时候你就被调走了,这是我所在的公司现存的制度缺陷和人员问题,不过,我相信,随着公司的长期发展和人员规模的不断壮大,这种问题最终会被完美的解决的。

    其实,除去生活和工作之外,你的生活中绝对不仅仅只是这两点,还要有其他的东西,比如说:你在施工单位千万要注意自己的心态问题,因为施工单位本身就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封闭的工作环境,每天几乎都有事情,都在工地和项目部两点一线之间来回的工作,很少有时间出去见识一下外面世界的发展,慢慢的,你自己对于世界的认知就跟不上正常的世界里的人了。

    再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维护,如果没有进入施工单位之前你的人际关系还算是比较开放的话,进入施工单位以后就不要想着自己还有什么大范围的人际交往关系,你的人际关系就仅仅限于在总包单位,监理单位的领导之间存在,处理的都是比较繁琐的事情。

    在施工单位,自己要学会练就点别人在工作之余不会的事情,有的人就利用了工作之余的时间主动去学习专业的施工软件,学会的建筑就建模软件的使用,还有的比如,既然在软件方面没有那些兴趣,也不强求自己去完成那些我们本身就不擅长的东西,写点东西,堆点文字,分享一下自己的生活经历等等都可以慢慢的培养起来,即利用了自己的工作之余的时间,也让自己在进行这些活动的时候慢慢的改变了自己的心态,变得不再东寻思西寻思,人就是这样,只要自己变得忙起来的话,一般都不会变得乱想,应该就是所谓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另外就是在体量较少的钢结构专业分包的施工队伍中,自己一定要懂得调节自己和其他单位之间的工作和生活上的关系,但是这样的建议仅限于希望自己的社交圈比较广泛的人,希望自己的圈子比较简单的人就不用介意自己的社交圈在别人的眼里是什么样的,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就行。

    希望自己社交圈比较好的人则是可以去拓展一下自己社交圈,结交一下总包单位的朋友,这样在工作过程中还可以利用自己的关系处理一些事情,也确实是比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来的快的多,我们也不用带上有色眼镜去看待这些事情,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之中,每个人又是这个大熔炉中的一份子,社会中的一些极其个别的分子可以拥有做什么都不用考虑的优势,但是,作为分母,严格的来讲,至少现在很多人都是作为分母的身份去奋斗的时候,无论怎样,你都是处于这样的一个社交环境之中,你想靠着一己之力改变了这个流传了上千年的氛围有点略微不现实,所以,你要做的就是尽你最大的努力去适应这个环境,并且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开发出一套属于你自己的社交体系,这样,你就可以在大环境下保持你自己的本心不被改变的太过于丑陋。

    这种人情社会的影响在工程领域体现的更加淋漓尽致。

    简言之,无论是在什么性质的行业中工作,我们作为还在适应,还在成长阶段的年轻人,可能会在适应这个过程中发现一些不怎么美好的事情,会让我们见识到一些不太美好的场景,进而导致我们会产生抵触情绪,但是,最终的目的还是要适应这个环境,而不是这个环境会因为你的不适应就得跟随你的心情改变,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会上学,会努力工作赚钱,会哭,会笑,会吵架,会安静的思考,我们这么多元化的在做着努力,目的并不是为了改变这个世界,而是为了自己不会轻易的被这个世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