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单位那点事
繁体版

第一章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第二段的故事就是实实在在的下现场,跑工地的故事了。

    北方区域经理部培训完的第二天,领导让我们自由组织,到北京的各个景点逛一下,可以出去游玩一天。

    刚到北京那阵子对北京了解很少,什么都不知道,也什么都不敢玩,去哪里都感觉很陌生,打心底里面对这种国际大都市感到陌生,越是新生的事物越是容易引起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骨子里的那种自卑感。

    这就是阶层差距。

    衍生出来的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的一个现状:经过上一代人的奋斗在大城市已经站住了脚跟,稳定了自己发展根基的家族,自己亲身经历过自己这一辈人再也不想经历一次的那种苦难之后,上一辈一人就一定会为自己的下一代人甚至是好几代人做好准备,物质上的财富、精神世界上的充裕,社交圈子的扩充等等看见的看不见的都会有所准备,为的就是给自己的下一代创造出更好的生存环境,在此之上教育下一代发挥自己的力量进而使得自己的家族更加辉煌;而普通人则是在这个竞争中失去了先天的优势,没有坐上时代改革开放的快车,使得自己无论是在任何一方面都已经超越不了先前的人做出的具有行业优势的业绩,想要看到努力的结果,打破阶层固化的限制,就只有常年累月的奋斗,付出体力劳动,经历一代又一代人的物质财富积累才能慢慢的到达那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捷径可以走。

    回到我们故事的正轨。

    我们在经理部门口短暂的商量了一下,四人一组,分了两组,各自留了联系电话,以防万一,就出发了。

    我们一行人出发之后决定打车直奔天安门。

    出租车拐拐绕绕,到了中南海之后我们意识到就快到天安门了。

    到了天安门,映入眼帘的全部都是古色古香的四合院建筑,不过大多都是仿的,建筑功能也被开发成小卖店,商铺之类的了,不在是单纯的居住用。

    穿过一条大街左拐就看见了天安门,比较悲催的就是我忘记了带身份证,门禁进不去,只好在外面干等着,看着同事们进去合影完了出来找我。

    逛完天安门之后还发生了一件比较尴尬有趣的事情。

    同事几个人在天安门合完影之后时间也差不多到了饭点,我在外面等他们出来,大家商量了一下就去西单那边找个小饭馆吃顿饭。

    在去吃饭的路上有一个关卡,关卡是实名制通过的,当时被实名制这个东西搞害怕了,天安门那个实名制就把我拒之门外,现在又遇到一个,心里对这个东西自然是发怵。

    遇到这个实名制通过的通道的时候,我自己也是吓了一跳,但是成分还是自己吓自己居多。

    我就站在原地,愣愣的站在原地,看着同事们在那刷身份证,刷完之后就进去了,同事们都进去了走了一段之后才发现少了一个人,还是同事回来找的我,拖着我去问人家关卡的小哥,没带身份证怎么办,人家说没带身份证过就说身份证号就行了。

    听完长舒了一口气,说了身份证号之后就过去了。

    后来我们在去吃饭的路上说起我这个没带身份证的事的时候,大家都打趣的说:你要是当时因为害怕自己没带身份证过不去,然后人家看你的时候,你再因为害怕扭头就跑,这会你就绝对不在这了!

    “哈哈哈哈”一行人发出爽朗的笑声。

    由此可见,出门在外身份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中午在西单大悦城简单的吃了一口,还是同事掏的钱,饭后就回经理部听取项目分配了。

    那会也不知道啥是啥,再说经历了前几次的公司和分公司的分配经历,心里早就对这个美其名曰的分配志愿不报什么希望了,服从命令吧。

    我们一行一共10个人,一起被分配到雄安的有六个兄弟,剩下的兄弟有的被分配到了北京的工地,天津的工地,还有的去了东北的工地。

    去雄安那天,一路上的场景我记得很清楚,并没有什么高楼大厦,也没有什么地标性建筑,有的无非就是原来有的那些东西,途经一个镇子,叫昝岗镇,这个昝岗镇的名字一开始还真把我难住了,我还真不认识,车上有同事告诉我我才知道的,用同事的话讲:如果不是设立雄安新区,又有谁会知道有这么个昝岗镇呢?

    小车司机拉着我们一路飞奔,到了一个非常气派的类似小区模样的临建建筑群,这就是雄安高铁站的站房指挥部,初来乍到的我们一行人兴奋的不行,我们六个被分配到雄安的兄弟中,不乏之前就有在房企做过实习的兄弟,住过活动板房,吃过项目食堂,这些对于我来说就极为陌生了,这是我第一次见这些玩意,自己不禁感慨,以后要经常见到了!

    下了车,先把自己的行李拿到寝室。

    寝室的情况还好,是三人寝室,空调,衣柜啥的都有,把东西收拾一下之后就去办公室了。

    分寝室的时候我隐瞒了我睡觉的一个恶习,这个恶习会在后面和读者朋友分享,先在这里带过。

    分寝室的时候大家在一起互相问有什么睡觉不好的习惯,有的人说睡觉打呼噜,也有的人说睡觉不老实爱磨牙,我当时默不作声啥也没说,现在看来,真的是最残忍的,最潜在的,最痛不欲生的伤害制造者非我莫属。

    分完寝室就是分办公位,搞完这些就没事情了,来的时候听大家说都要置办点必备的办公用品,就随着大家一起买了,可能会有人问我哪里来的钱?其实这点还好,因为从一开始培训公司就是给我们记考勤了,到了下项目的时候已经开始发工资了,所以这一点还是很感谢公司的。

    找好工位后三四天内,讲真的,是真的没事情做,马甲马甲没有,安全帽安全帽没有,而且项目上的领导也说过,没有经过培训之前暂时不要到工地上面去,危险不说,很多东西都不知道,容易出安全事故,可能在你不经意间就把自己的脚扎了,或者叫什么高空坠物砸到了,现场很危险的。

    我们几个就在寝室待了几天,一起到项目的同事有的聚在一起玩手机,有的谈电视剧,那几天真的太闲了,每天早起早睡,完全保持了大学的习惯。

    大概是三四天之后的样子,项目上的项目经理回来了,回来之后给我们开了一个简短的会议,会议上叫我们介绍了自己学什么专业的,然后还让我们说一下自己想从事什么岗位,开始的时候自己的前期功课真是没做好,另外就是经验不足,既然已经进入到这个行业里面来了,也知道自己要下现场了,就应该提前找一找学长问一下什么岗位是什么情况,这也是给未来要进入钢结构施工企业的朋友们的建议,提前了解行业内部情况,积极找自己的学长去问清楚,最好是能找到入职至少三年以上的学长,在现场历练过的那种。

    说实话,那会对于岗位的选择真的是没有什么概念,什么技术,商务,生产,安全,质量,那会知道的岗位在一开始就是只知道有这么个岗位,干啥的不清楚,项目经理问我们的时候,我就随意的说我还是希望多跑跑现场,因为现场是工程进度的第一现场,见的东西比较多,学的东西也比较多,抱着这个想法的我最后在会议上我被分配到了安全岗位,那会真不知道搞安全的是什么样,就只是知道安全第一这么个概念,无论做什么,都是安全第一!

    会议过后,项目经理还组织了一次项目上的聚餐。

    到了晚上大家一起去了镇上的一个饭店,一同去的还有一群刚刚大三的还在项目实习的学生,记得我坐在了和项目经理一个屋子里,旁边还是一个老师傅,这位老师傅其实就是我们项目经理请过来镇现场的老法师,搞生产的老师傅了,那会项目经理对于他的评价就是:现场只要有这位老师傅在,生产的进度基本不用操心。

    聚餐不过就是那些东西,敬酒的敬酒,回酒的回酒,不过好在项目经理是一个不喝酒的人,这一点让我很吃惊,又很佩服,随着后来对于项目经理的了解,才发现我们项目经理是我们每一个普通的工程人的奋斗目标,对于我们项目经理我自始至终对他都保持着高度的敬仰。

    聚餐完事之后,我们就坐车回项目上了,回去的时候我还成了最后几个走的。

    还碰巧遇上了下雨,只好坐在饭店的门口前面和几位刚入职的小伙子和一个瘦瘦的,高高的同事聊起来了,通过他的介绍知道,那几个实习的学生,都是西安一所学校的学生,快要毕业了,过来到这个项目历练一下,学习学习现场的生产知识,然后那个瘦高的兄弟也是刚来半年的样子,他的学校比较厉害,他是重庆大学毕业的,我们聊了一会之后,往返的车到了,大家一起上了车准备回项目了。

    开车的是一位实习生,不过是一位研究生实习生,好在他开车的本领好很多,那会我已经不怎么会开车了,原来在学校学的那点驾驶本领现在忘的一干二净,挂挡都不会挂了,不过,说起来其实还是蛮幸运的,因为项目上有两辆车,这两个车成了我们练手的车,如果说自己在施工单位中学过最有价值的是什么,除了那些工程领域的专业知识外,那就是开车了,雄安项目的人都称呼雄安项目为雄安驾校,无论是先来雄安项目的还是后来调过来雄安项目的,雄安项目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年轻的驾驶员,虽然个个车技不是很熟练,至少上道还是没啥大问题的。

    等到我回到项目的时候,寝室的舍友都已经睡着了,不在有什么多余的想法,洗漱之后就睡了,准备迎接下现场的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