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是刘备
繁体版

第一百三十九章:千钧一发

    刘备没有想到会这么快遇到荀爽,不禁心中“咯噔”一声,而荀爽的车驾却径直迎了上来。看起来,荀爽是打算先与刘备会合,再一同进司徒府。

    大半年不见,荀爽依旧神采奕奕,似乎过得顺风顺水,不过刘备在车驾上打招呼时发现荀爽的眼角多了很多皱纹,仿佛忽然老了十岁。

    “玄德一向可好?”荀爽笑呵呵的打着招呼,“听闻玄德回京,我知道必往司徒府上来,本打算守株待兔,不想玄德也已到了。”他口角生风,说得颇为有趣,刘备不得不跟着笑两声,心里却嘀咕起来。

    荀爽说话一向很少拐弯抹角,虽然他也能玩得出很不错的政治手腕。眼下荀爽如此直接明了的表示要来找自己,可见一定是有什么要事了。刘备瞬间把这个问题在脑海中过了一遍,最终落在了三个可能性上:要长安、定太尉以及讨汝南。

    要长安最有可能,因为长安的政治和军事意义不言而喻。此外,倘若荀爽已经急不可待的要对刘备下手,那么取得长安就意味着把弘农孤立,同时再以许昌割断汝南与宛城的联系。只要形成这个局面,刘备就算真的出了事,他的部下也会因为兵力过于分散而致无力搭救。

    定太尉也同样重要,而刘备敢保证一点:那个名士何颙对这个职位的觊觎远远超过了荀爽。

    至于讨汝南也不是不可能,而假如荀爽真的提出了这一点,那就表示荀爽身边一定有一个很不简单的军师。汝南作为刘备的爵邑,同样也是袁绍、刘焉、刘表等人极为看重的战略要地。荀爽如果为了避免和刘备发生最激烈的冲突,为刘备改邑将是最好的选择,可是这恰恰是最糟糕的一点,因为汝南一旦失去,那就意味着整个虎牢关外再没有一寸之地可以保留,完整的江东将被袁绍等人笑纳,而荆州以南与以西的地区也将与京师离心离德。

    刘备暗暗头疼不已,可脸上丝毫不显出什么来,只是淡淡的笑了笑,“备见过司空大人,一向少在京师,未得请教,实在惶恐。”

    “玄德说哪里话?”荀爽跳下车驾,扭转身等着刘备,同时说道“玄德雄才伟略,此番亲统大军西攻长安,又能往宛城抵御江夏大军,更攻下江夏一地,捷报传至京师,百官无不以为幸事。”

    荀爽说得极是真诚,如果刘备不是已经知道荀爽与袁绍私下授受,只怕这会已经要轻飘飘的,当然现在自然是另外一番感受。

    “司空有所不知,宛城能报捷皆因曹孟德麾下猛将极多,备不过因利趁便罢了。至于长安能胜,无非西凉将士皆有报国之心,只是之前受到袁槐蒙蔽而已。有这些将士襄助,备于是侥幸成功。司空多番谬赞,备深感惭愧。”

    荀爽看了看刘备,若有所思点头笑道,“玄德谦谦君子,让人如沐春风。”

    两人说说笑笑,不觉已经进了司徒府的花厅。坐定之后,刘备笑道,“司徒大人为备岳父,又身体抱恙,备须先往内进探看方可心安,不知司空大人是否同往?”

    荀爽连忙摆手道,“我今日已进见过司徒大人一面,玄德半年未归,想必有家事要与司徒大人谈,我怎好打搅?玄德只管自去,我在这里等你就是。”

    刘备早知道荀爽是来找自己的,见荀爽这么说倒也没有感到奇怪,他拱了拱手,正要往内进去,却见荀爽微微一迟疑,说了一句,“玄德若无大事,还请早些回来,我有要事相商。”

    刘备闻言一愣,回头看荀爽眼中恳切和焦虑的眼神,不由得大为起疑,但他来不及细想,脚步一径的走向内进。

    才不过病了一个月的时间,王允居然已经骨瘦如柴,把刘备吓了一跳。见刘备走进来,王允浑浊的双眼中闪过一丝惊喜的光芒,强撑着就要在榻上坐起来,刘备赶紧抢前一步扶王允重新躺下。

    “岳父大人毋须起来。备不知岳父大人抱病,奉养来迟,实为罪过。”

    “玄德不必自责,”王允摇头道,“老夫哪里就这么孱弱了?何况眼下社稷崩坏,四面烽烟缭绕、八方画角悲凉,正是内忧外患之时,你若在外间能做得多少事,难道不比陪我这么一个老朽强上百倍?”

    “岳父说得是,”刘备强笑道,“这次许昌借了兵,又顺顺当当的拿下了江夏,孙坚再横,也只能憋在瓮里和刘表慢慢的耗着,还得防着我们做那只黄雀,有的他头疼,何况他拿下襄阳也不好办,孟德已经从北地回来了,和我是前后脚,这会只怕已经在宛城坐镇指挥了。”刘备知道王允的心思,单挑那些高兴的事说。

    王允笑眯眯的点了点头,问道“长安最近如何?”

    “都是好消息,”刘备见王允有些气喘,伸手摘过榻边的一盏茶来,扶着王允用了两口,又将王允安顿下,“文若毕竟是不凡之才,我离开宛城的时候刚得到长安的信,说已经预备了大批的钱财粮草,而且扶风那边也说马腾等人没有什么异动,想来何进发的假消息已经不攻自破了。”

    “玄德莫要大意,”王允摇头道,“谣言如虎,三人棒杀,何况四海之内居心叵测之人何其多哉!”说道这里,王允迟疑了一下,深叹了一口气,压低了声音说道“玄德可知何以凉州也能盛传你篡诏之事,且如此言之凿凿?”

    被王允这么一提醒,刘备忽然想起凉州地势如此偏远,更隔着临晋这个地方,并州的手脚应该没有那么快伸过去才对。“难道是当时长安的袁槐散布出去的?”刘备心里打了一个突,愣愣的看着王允。

    “此事老夫已全然知晓,现在就将这些事都告诉你,免得老夫若早晚不济了,你还要蒙在鼓里。”王允这次坚持要坐起来,刘备拗不过他,只得搀扶他坐直了身子。

    “当日谣言遍布,老夫不觉心中生疑,因为这散布谣言之人若是何进与袁绍,则言论难免更为夸大,而听闻者却多半将信将疑。老夫因此暗中命人追查,却发现这幕后主使之人竟是太常陈耽与何颙二人。此二人皆与袁绍故旧之交,因此每将朝堂之议告于袁绍知晓。这二人还以荀爽私纵高阳王一事要挟荀司空,迫使荀司空俯首听命。”

    “原来如此,”刘备与荀爽认识时间匪浅,知道荀爽性格直率,还不至于短视到要对袁绍卑躬。现在听到王允说出荀爽的苦衷,刘备不禁暗暗松了一口气。

    “……老夫本以为陈耽与何颙二人只是因念故旧,不料十几日前,老夫无意之间竟探听到事情的真相,这才知道这两个贼子原来各怀鬼胎。”王允恨声说道,脸也胀得通红,“那何颙因有鲜卑裔血,居然说动和连与乌桓等三族前来攻打我大汉,而陈耽则暗中勾结太平道的张角,意欲在年内起兵。”

    “他们这样做能得到什么?”刘备皱着眉头看向王允道。何颙只不过有鲜卑的后裔,而张角也不是陈耽可以控制的人,如果他们纯粹只是想要依附,那么最后很可能什么都得不到。

    “自然是自己当皇帝,”王允喘了口气,“玄德你可知道张角是个什么样的人?”

    “不知道。”刘备老老实实的摇头,但是心里充满了好奇。

    “说出来只怕要吓你一跳,”王允似乎自己也觉得荒谬,他迟疑了一下才说道,“这张角原本为同乡所举,却为州官所驳,受此打击,他竟成了一个痴儿。因常自言自语,说有天神附体,故为乡人所异,号为大仙。陈耽听到此事,便将张角悄悄接到府中,每日以张角的名义指挥四方教民为恶。张角的两个弟弟张梁与张宝因贪慕财帛富贵,因此对陈耽十分信服。”

    “好一个陈耽,”刘备将王允的话与赵云的前后一对照,很多不明白的地方也都立刻豁然开朗起来:陈耽的儿子陈后居然私纵太平道的波才和彭脱,又逼迫赵云等人离开陈留;曹操因防刘表,在宛城一向治民甚是严密,而张宝居然可以很快的召到数百个太平匪道,而且身手都还不弱,刘备对此一直十分不解。现在看来,刘备根本就没有必要怀疑长安,因为洛阳才是这批人的藏身之处。

    “那张宝已死在宛城了,”刘备面色凝重的说道,“他在宛城啸聚了数百太平道,却被我算计了一遭。”

    “什么?玄德说的可是真的?”王允不敢相信的看着刘备。

    “备不敢欺骗岳父大人。”刘备点头道,“那张宝的手级已经送呈朝廷了。”

    王允神情一变,“不好,玄德你快快离开京师。那陈耽素来心胸狭隘,只怕他对你已经生出了杀心。”

    刘备枯涩的看着王允,“备适才听岳父说出陈耽的底细时已料想到了这一点,只是岳父正在病中,而禅儿又在来京的路上,备又如何能够独去?”

    刘备刚说到这里,忽然听见外头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似乎人数还不少。刘备与王允不禁面面相觑,同时想到一点:难道陈耽带兵杀进来了?

    **

    大家如果有月票,并且觉得给刀子值得,那就谢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