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是刘备
繁体版

第五十六章:宫闱之变

    众人循声看去,见说话的人正是河内太守王匡,而他身后不下五百兵士正陆续进入睿和殿前。

    何进精神大振,冷笑道,“刘玄德,你还不束手就擒么?”

    自从殿门以来刘备始终一言不发,只是木然的看着眼前的一切,似乎与他全无关系,何进这一声质问也好似耳旁风一般,他此刻已从适才的那种震惊、懊悔和巨大的失望中恢复过来,正在飞速的思考着该如何应付眼前的危局。

    “当非常时,便当以非常之手段”,刘备忽然在一瞬间感悟到这个道理。如果他不能以雷霆之势将何进打压下去,那么不但他难逃一死,只怕王允、荀爽、关羽、张飞这些人一个个都难逃厄运,而貂禅的下场将更惨,同样受害到还有大汉王朝。

    不难想象,何进上台之后必定大用亲信,到那时,历史又会回到董卓入京的老路上来,唯一不同的是,未来将不再有蜀汉这一说。

    不管出于哪一种理由,刘备都知道自己绝对不能输。不过眼前敌强我弱的形势很明显,而刘备势必不能逃出宫门,即便他对关、张二人十分的有把握:如果他当着文武百官的面逃出去,再卷土重来时就已经物是人非了。

    “刘玄德,你若再不束手就擒,在下也就顾不得你是什么宗室亲贵了。”王匡见刘备一言不发,不禁急了起来,生怕何进当真下格杀令。虽然何进对他有提拔之恩,可是他始终还不曾听说刘备的“恶迹”。他现在只想把刘备擒下,等候朝中重臣审议之后再发落。

    王匡这层拐弯心思瞒得过何进,却瞒不过心念电转的刘备。

    “王太守,”刘备一脸沉峻的说道,“备有一言,不知当不当讲。”

    王匡一时大窘,因为他完全没有想到刘备当此千钧一发的时候,既没有选择抵抗也不选择逃跑,居然会和他谈心。他不由回头看看何进,却发觉何进也是一脸的惊愕。

    刘备不等王匡回答,自顾着说了下去,“王太守既是汉臣,自当为汉室尽忠,备想请教,王太守此番带兵入京师,眼下更是入了皇城,却是奉了何人的差遣?难道是桥太尉所命,抑或是陛下所允?”

    王匡一滞,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刘备才好。不经许可便领兵入京是重罪,除非有紧急的事件发生。不过让王匡说不清楚的是就算刘备当真罪不可赦,那也是发生王匡带兵入京之后,所以不管刘备是否有罪,他自己先就难逃一死。

    “刘备,你已身犯滔天大罪,居然还在这里信口雌黄蛊惑人心,王太守不必与他多言,即刻杀了他。”何进知道再由着刘备说下去,王匡只会狐疑更甚,而朝臣也必定一面倒的支持刘备。他再也忍不住了,抢着大声喝道。

    刘备却似没听见何进的催迫,微微一笑,“王太守,备再请教你:何进大将军可有对朝廷重臣的生杀予夺之权,可有对汉室苗裔的生杀予夺之权?他不经陛下准许便私自提兵入京,此其罪一;让王太守你不顾禁令带兵入宫,此其罪二;陛下刚只龙驭归天便要杀害宗亲大臣,此其罪三;咆哮内禁,惘顾宗法此其罪四。王太守若依然执迷不悟,备便无可与言,王太守可即刻下令尽杀眼前满朝文武,如此江山则改,王太守也不失开国功臣,将来富贵不可限量。”说到最后几句的时候,刘备的语气中已明显带有讥讽之意。

    “郡公,”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远处传来,刘备循声看去,居然看见黄忠领着百多人亲卫赶了过来,不由心中又惊又喜,忍不住看了桥玄一眼。

    桥玄若无其事的一笑,“适才在嘉年殿前,何进阻拦我等见驾,我心知事将有变,便遣人去家中唤黄将军,幸不误事。”

    刘备不由一笑,宫中没人做主,当朝太尉调百来个兵入宫实在是小事一桩。

    现在双方的实力已约略平衡,王匡看得神色一变再变,终于无力的将手中的宝剑垂下。

    “刘备小儿,”何进眼看胜局在握时,王匡却被刘备这一番话逼住,气得睚眦尽裂,“你以为巧舌能言便可侥幸不死?兵士们,给我杀了刘备。”他这后半句却是对身后那些士兵们喊的。

    “不可妄动,”王匡见士兵们神色犹豫,有些已准备冲上去,忙喝止兵士,转身又向何进道,“大将军,以下官看来,今日的是非曲直自有分辨之时,此地乃是深宫禁地,下官实不敢造次。”这些兵是他从河内带来的,如果何进以这些兵士在宫禁之中杀了刘备,他便再也脱不了干系,更何况他一直在是否杀刘备这件事上左右徘徊。

    刘备暗呼侥幸,王匡毕竟不是野心家,根本想不到眼前正是政治投机的绝好时刻,而他之所以带兵入京,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何进曾经提拔他。如果今天带兵的是董卓,自己便是说破了天也是没用。不过何进也不是完全的笨蛋,恐怕他心里也明白养董卓就和养一只老虎没有分别,在局面没有稳定下来的时候,他是绝对不敢让董卓就这么入京的。

    王匡的表态显然让何进措手不及,他脸上青一阵白一阵,正要孤注一掷的让自己手下的百来人冲上去,却见一个小太监气喘吁吁的跑到吕强面前,嘴里大声说道,“王贵妃薨了。”

    吕强脸色一变,伸手拎起小太监的领口,“怎么回事?”

    “皇后午时送了一碗参汤,说是王贵妃产后身子弱,参汤可以调理补气,没有想到……”

    “什么?”刘备如遭雷击一般,身体颤了一颤,几乎没有站住,急问道“那陈留王现在如何?”

    “王贵妃薨了之后,皇后遣人将陈留王抱去,说是内廷的人……”

    “够了!”刘备不等小太监说完,面色铁青的看了何进一眼,转身对吕强道,“吕侯,眼下有两位皇子,谁可继位尚不得知,若是何太后鸩母杀子,当如何处之。”灵帝已死,他已不需再以皇后称呼何后。

    “这…”不但吕强一人,便是满朝文武也都勃然变色。

    “我等即刻前往太后处要人。”王允第一时间反应过来,急向百官吼道,“这会还跪什么?快随老夫同去。”

    “王太守,”刘备霍的转身,“眼下宫闱有变,汝既是汉臣,还需备告诉你如何做吗?”

    王匡脸色一阵阴晴不定,忽一咬牙,“众将士听令,即刻将大将军拘押于此,同时传令皇城内外,严禁任何人进出,如有违令者,格杀勿论。”

    “王匡,你……”何进没想到变生肘腋,自己的援兵居然反戈相向,顿时目瞪口呆。

    刘备赞许的看了一眼王匡,也不多话,带着关、张、黄三人以及手下兵将急匆匆向吕强等人追去。

    **

    何皇后所居住的椒房殿又号小长乐,门廊穿插,衬托着主殿的庄严,而附属建筑则纵横参差的拱卫着主殿。

    刘备赶到椒房殿外时,吕强和王允等人正在向掌宿卫宫殿门户的郎中令严习发火,而其他诸如公车司马令、卫士令、左右都候、宫掖门司马等等大小官员也都在一旁战战兢兢。何皇后把王允等人全部阻拦在了门外,王允等人一边徒呼奈何,一边急找严习等人过来询问殿中状况。严习根本就不知道皇后去过滴翠宫,更没想到这么一大帮臣子会忽然冲到椒房殿,就这么晕忽忽的被吕强等人痛斥,也不敢还口。

    刘备一皱眉头,知道王允等人避讳何后的身份,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绝不可能去正面顶撞,也不敢逾制擅闯椒房殿。不过象这么耗下去肯定不行,眼下首要的是保全陈留王的小命,而刘备恰恰头疼的就是这个。

    “玄德你来得正好,”荀爽一把拉过刘备,“眼下何后与陈留王都在宫中,只说要亲自抚养陈留王,并说国不可一日无君,让我等即刻奉皇子刘辩登基。”

    刘备一声冷笑,“此乃胁迫我等就范,实在可恶。”

    “话虽如此,只是眼下陛下新丧,何后毕竟执掌内宫,我等如何可以与之冲突?”荀爽对刘备用“可恶‘来形容何后不太满意,忍不住提醒刘备。

    “此一时彼一时也,”刘备微一摇头,“若依陛下遗诏,我等当奉陈留王为继位之君,何后此举乃是胁迫新君,罪可当诛。更何况她适才已鸩杀王贵妃,也就是新君亲母,如此蛇蝎妇人,我等还有何顾忌?”

    荀爽闻言一愣,不过细想刘备之言也有道理,不觉神情犹豫起来。

    “备所虑者,唯在何后知陛下立有遗诏,心生玉石俱焚之意,如此陈留王则危殆。”刘备趁热打铁,故意把最坏的后果说了出来,不过何后适才刚鸩杀了王贵妃,现在这么说也不难让人接受。

    荀爽一惊,急道,“那便如何是好?”

    “眼下只有先稳住何后,设法将陈留王救出,那时再做计较不迟。”刘备不假思索的答道。

    “我立刻与王司徒他们商议办法,”荀爽顿了一顿,“玄德是如何处置大将军的?”他忽然想到何进,赶紧问刘备。

    “还在睿和殿前,王太守倒戈相向,将他暂时看押在那里。”

    荀爽点点头。他只求何进不到这边添乱就行,其他的都暂时不去想了。

    **

    刀子谢谢订阅的读者,还请大家如果有月票,并且觉得给刀子值得,那就更加谢谢了。

    如果您喜欢这本书,请来起点中文网,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