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对面有条河
繁体版

第六十一章 北湖山泉

    天气渐渐转凉,刚栽种的桂花还没来得及释放花香就过了花期,在王国俊和新招的两名员工的料理下,无絮垂柳、洋槐、桂花、腊梅成活率很高,作为配景的其他植物也都生长的很好。

    又过了段时间,石子河和北湖的小白鹭开始向南迁徙了,但北湖也热闹了起来,因为每天都有更靠北的鸟儿在北湖休整捕食。

    河边的草木部分开始泛黄,树叶开始落下,芦苇、杂草的黄色和漫天的黄叶随着风摇曳和飞舞,吸引着当地的年轻人来这里谈情说爱。

    但也有很不好的后果,有破坏苗木的,有乱扔垃圾的,甚至还有偷偷钓鱼电鱼的,最后没办法,在桥上设置了升降杆,售楼部的保安每天分出一个人注意着这里。

    进入十一月,在九月份新来的员工张海辉着带领七名新员工的努力下,矿泉水可以灌装了。

    张海辉是九月初贺白舟在省城的招聘会上招到的食品工程专业的研究生,七月份研究生毕业后就开始找工作,但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在招聘会上和贺白舟薛青荇聊过后,决定过来试试。

    没找到合适工作的原因是他想带着女朋友去一家公司,不过他女朋友学的是汉语言文学,说实话这个专业说好找工作挺好找的,说不好找也是很不好找。

    相中张海辉的公司都是生产型企业,这些企业里行政类的岗位不多,并且都被公司内部中高层的亲戚好友填满了,再加上现在的硕士研究生也不少了,很少有企业会为了他安排他女朋友。

    这不,又来招聘会上转了,看到贺白舟薛青荇在招食品饮料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就带着女朋友过来看看。

    本来想着真不行就带着女朋友回老家算了,虽然那个小县城没几家像样的企业,但还是有两家小食品厂的,到时候可以去瞅瞅,毕竟身上的钱不多了。

    没聊几句就说出了自己的要求,但没想到听到说自己的女朋友是学汉语言文学的,薛青荇就很高兴,因为她的手下现在只有张红君一人,水厂真投产了,财务老妈能派人,但行政人事文秘啥的肯定缺人手。

    薛青荇就和他女朋友吴甜甜聊了会,最后决定让他们俩都过来试试。

    就这样,在看过这个初创的矿泉水厂和水质检测报告后,他们就决定在这里工作了。

    第一批灌装的是桶装水,贺白舟准备先给自家的水处理公司、售楼部、农林公司、徐斌家的酒吧、李山林的新潮食品送一些,看看他们的反映再定价和推销。

    从北湖里抽出来的水经过杀菌过滤再杀菌后,灌装进水桶里,然后封口码好,就这样,“北湖山泉”新鲜出炉。

    张海辉取样化验后,告诉贺白舟,这水能出厂了,并建议贺白舟再将成品水送到检测机构再次检测下。

    说是水厂,但工人不多,由于这条生产线比较先进,所以一共有七个工人,并且只有中控室的工人是从招聘市场招的,其他都是通过山南人才市场介绍过来的贫困户。

    并且是试生产,所以没有夜班,只有白天生产。

    下午,一辆轻卡过来将灌装好一百桶水装上了车,开始送货。

    过了一会,小牛开着皮卡出发了,他需要听到大家的反馈,然后给出定价建议。

    他先来到水处理公司。

    来到水处理公司,这门岗已经认识他了,打了个招呼后,就向办公楼走去。

    在薛有为的办公室,大家都在品尝自家孩子水厂的水。

    小牛来的时候,看见大家正在做对比,屋里除了“北湖山泉”,还有当地其他品牌的矿泉水和山南市面上最贵的桶装水“百乐”矿泉水。

    凉水、开水、茶水依次排开,一人一小口的品尝着。

    “还是咱自个的水好喝。”周晴说,“咱以前喝的水偶然有轻微的消毒剂的味道,但北湖里的水没有,这‘百乐’虽然牌子大,价格高,但喝起来没有北湖的水爽口。”

    大家纷纷赞同,小牛正准备敲门,贺天才看见了他。

    “小牛,直接进来吧。”

    小牛进来后挨个打起来招呼。

    “行了,都是自己人,别客气。”贺天才打断了小牛,“这会咋有空过来了?”

    “我想来看看诸位对这水有啥评价。”小牛笑着说到。

    “很好。”

    “不错。”

    “好喝。”

    这时,刘书秀笑了:“是自个家的水,肯定会说好,那样,我们用杯子接上几杯,找几个人过来尝尝,让他们评级。”

    不一会,三种水各倒了十杯,标上一二三后,他们开始打电话让自己的属下过来品尝,让他们就口感排下序。

    这让手下的员工很惊奇,老总把我叫进来就是来喝水的?

    除了李为民,其他人都不知道今天送来的水是北湖里的水。

    最后统计结果是,七人给了“北湖山泉”第一,三人第二。

    然后寒暄了几句,小牛离开水处理公司,来到新潮食品。

    当小牛回到水厂的时候,已经到了下午。

    见到贺白舟后,小牛比较兴奋:“白舟,今天大家的评价都很好,我进行了盲测,让大家和其他水比较,最后还是我们的水评价最高。”

    “徐彬决定以后只用我们的水了,不管啥价格。”

    “新潮食品的李总不在公司,但电话里说以后用我们的水。”

    听到小牛的话,贺白舟笑了:“那他们给出定价建议了没?”

    “徐彬建议定价高点,我也是这么想的。”小牛顿了顿,“今天和‘百乐’做了对比,大多数人都说我们口感好,他们定价三十一桶,我觉得我们也得定三十。”

    “那咋卖出去?”贺白舟周了皱眉,“现在山南人们普遍用的水都在五块到八块之间,定这么高的价钱,咋能好推了?”

    “白舟,定价三十,但出厂价不能三十。”小牛笑了,“我们可以订一百桶送一百桶,订五十桶送二十桶的方式来定价。”

    “这样,到时候调价格灵活些,同时给别人一种我们的水就是好的感觉。”

    听到小牛这么说,贺白舟想想也是,不过他还是想晚上跟爸爸他们商量下,毕竟自己没有做过生意,不知道这主意咋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