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对面有条河
繁体版

第四十三章 下葬

    第九拜,他来到了第一拜的对角处,准备起身时打了个踉跄,被站在旁边的卫全用力扶了下才站稳。

    第十拜,他起了两下才起身,站在人群最后的卫大强放下瓦罐,挤过人群来到他的身后。

    第十一拜,薛青荇看着那行动困难的身影,拽着周晴的胳膊,泪流满面的看着妈妈,周晴流着泪朝女儿轻轻的摇了摇头:“闺女,这是白舟的心,我们不能打断他。”

    薛青荇仿佛看懂了妈妈眼神里的意思,她又转过脸,看着贺白舟,看着眼前步履蹒跚但坚定的人。

    这时她已经感觉不到脸上的泪水了,这个和她从小一起长大的小哥哥,这个已经成为她终身托付的男孩,这个必定能为她和家庭撑起一片天的男人,就在她的眼前,进行着一场古老悲痛且优雅的仪式。

    “他是在表态”,薛青荇好像看懂了自己男人,他在用这古老的仪式表明了他对奶奶的不舍,他用坚定的信念向奶奶展示自己已经长大了,自己能克制自己,自己能撑起家庭,能为这个家遮风挡雨了,以后自己就是家中的顶梁柱了,让奶奶随时监督自己,自己不会任性了。

    以前都是奶奶照顾他们,现在奶奶走了,他要自己照顾自己了,他要照顾媳妇了,还包括以后的孩子,逐渐老去的爹娘。

    站在贺白舟身后的卫大强,看着前面的身影,感觉很高大。自己从小都佩服贺白舟,佩服他犯错了从不挨打,佩服他一直有女同学送给他小礼物,佩服他和自己天天一起玩但学习成绩从来没落下。

    他觉得大人们是对的,青荇是个女孩,所以接班人是从他俩中选,以前自己从来没想过要争,自己只是知道不如白舟,但这一刻,他重新认识了白舟,重新认识了这个比他大两个月的哥哥。

    他没有白舟有责任感,他没有白舟坚定,没有白舟抗压。

    “哥,注意身体!”卫大强在心中第一次喊了贺白舟一声哥。

    时间仿佛快凝固了,响器班吹唢呐的师傅随着贺白舟的动作吹着节奏,说实话,这个小伙子给他的震撼也很大,他吹了一辈子唢呐了,但在白事上他从来没见过有人能把控的这么好,一个上祭影响了所有人,包括他这个老江湖。毕竟以前都是他用唢呐声指引着上祭人的动作,而这个小伙子却用自己的动作指引着他的气息。

    贺天才坐在棺材左侧,看着儿子一步一趋的进行着,胸口的寿衣点点红斑,然后随着泪水和汗水稀释,他很是心疼。

    随着贺白舟的动作,他心里浮现起儿子一路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想起自己创业太忙,都是父母照顾儿子,每次回来都能听到父母给自己讲儿子是多么的聪明,儿子是多么的优秀。

    然后又想起母亲,自从创业以来,将儿子往家里一扔,十天半月都不回来一趟,甚至在困难时期还要回来拿父母从地里刨出来的钱时,他心里又是一悲,是啊,这二十来年,自己对父母对儿子亏欠的都太多了。

    父母跟卫全和稀罕走的更近,儿子跟有为走的更近说明了自己不是一个称职的儿子,不是一个称职的父亲,就在自己有一定能力的时候,母亲却走了,儿子也长大了。

    想到这里,眼里儿子的身影有些模糊了。

    第十二拜,贺白舟磕完头,跪在地上,朝贺小稳一拱手,请贺小稳帮忙倒酒。

    贺小稳摇摇头,朝贺天才喊到:“点纸~~~”,待看到贺天才点燃锡箔后,端起一杯酒,洒在地上,贺白舟的手,响器班的唢呐都随着他倒酒的动作在变化。

    倒过酒,贺白舟定定的看着面前奶奶的遗像,然后弯下头,“咚”的一声,额头撞在了地上“奶奶,呜呜呜。”

    身后的卫大强上前一步要拉贺白舟,但却被贺小稳阻止了,贺小稳轻声说:“让他哭会吧,再憋着,对身体不好。”

    同样,这一声触动了刘书秀和薛青荇,但分别别稀罕婶和周晴劝住。

    贺白舟的哭声犹如一个小耙子,扒开了现场许多看客的眼睑,许多人纷纷落泪。

    不得不说他的这番动作打动了现场绝大多数人。

    缓慢的动作,悲凉的唢呐,贺白舟那滚落的眼泪,血红的眼珠,尤其是硬憋着为不发出声音咬破嘴唇的样子,让人看着都疼。

    许多人在想,这孩子是有多不舍,是有多孝顺啊。

    大概过了一分钟,许是累了,贺白舟的哭声渐低,贺小稳上去拍拍他的肩膀:“白舟,起来吧,不要错过时辰。”

    贺白舟抬起走,眼泪模糊间又磕了下去,这是第十三拜。

    然后在卫大强的搀扶下挣扎着站了起来。

    接下来,贺白舟默默的往下进行着,泪水已经哭干,但眼前却渐渐模糊。

    最后一祭结束了,丧事在贺小稳的指挥下继续进行。

    墓地已经打好了,众人抬着棺材进入祖坟,经过一番程序后,要下葬了。

    这一切,贺白舟都是默默的看着,薛青荇不知道什么时候来到他的身边,默默的陪着他。

    棺材下到墓地底下,根据方位摆放好后,贺小稳让贺白舟把柳幡被放进了墓地前面的正中央,然后开始填土。

    忙工们将铁锹递给孝子们,因为山南的习俗是,埋向老人的土必须由老人的后辈填上。

    第一锹来自贺天才,第二锹来自贺白舟,然后贺家女眷们各自抓了一把土洒向墓地,接着就是薛有为卫全卫大强纷纷上去填土,累了就由贺家的后辈们接过铁锹。

    贺小稳指挥着众人往哪填,因为最后要形成一个头大脚小的墓地,但铲出去的土不能回锹,所以就需要有人来指挥了,同时不能用铁锹拍,必须从高处让土自然流下形成所需要的样子。

    等土填的差不多了,贺小稳开始让孝子孝女们将手中的哀杖埋入坟中,其中贺天才的位于东南角,刘书秀的位于西南角,薛有为和卫全的在贺天才后面,其他依次类推。

    就在这时,一个中年男子跑了过来,沉重的脚步声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只见他冲向坟头,“扑通”跪了下来。

    “婶,我来晚了。”说完磕下头痛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