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鼎凤鸣
繁体版

第13章熟人相见分外惊悚

    走在山间的小路上,迎面吹来软软的山风,带着怡人的清凉气息,还有草木的清香味道。然而,这么优质的气氛也不能抵消妤波娜心头的不快。

    一路上,她都皱着眉头,而江小脖骑着马跟在后面十米开外,这是妤波娜要求的距离。

    对妤波娜来说,一刀杀了江小脖都不够消除心头之恨,现在还要带着他一路同行,只希望眼不见心不烦。

    自从抓到江小脖以后,妤波娜对鱼驰的态度总算好了一些,可是她仍然搞不懂鱼驰的想法:“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带着他?”

    鱼驰说:“我们不知道寒老大具体在什么地方,只能让他带路去找雕纹摹本,而且这家伙是觅藏团的人,对图凉古城的环境更熟悉,有他带路,我们可以省掉一些麻烦。”

    “你看他鬼鬼祟祟的样子,要我说,带着他才是麻烦。”妤波娜想到江小脖的嘴脸就不舒服。

    江小脖被抓以后,为了顾全身家性命,总是一张笑脸,鱼驰和七州已经对他见怪不怪,而妤波娜看到这副样子,只是觉得更加厌恶。

    妤波娜压着一股要找人吵架的冲动,又追问鱼驰:“我们为什么非要找到那个雕纹摹本?到底有什么用处?”

    七州听到这里,不觉产生了共鸣,这一路上都跟着鱼驰的计划行动,到现在连雕纹摹本是方的是圆的都不知道:“我们已经有了凤鸣鼎的消息,为什么反而要先找雕纹摹本?如果按我的意思,还不如直接盯住黑棋卫找凤鸣鼎。”

    鱼驰说:“这是凌老的意思,他当初明确交待,一定要先拿到雕纹摹本,再去追凤鸣鼎的线索。”

    凌老便是他们这个小团队背后的主事人。

    当初凌老告诉鱼驰两个消息,一是雕纹摹本忽然在市面上出现,被一个老商客悄悄买走,务必要从他手中夺回雕纹摹本。

    现阶段来说,从和爷手中夺回雕纹摹本的行动已经失败了,不过,雕纹摹本的线索总算还没有断掉。

    而另一个消息更加重大,凌老通过可靠的渠道得知,凤鸣鼎就在图凉古城!

    最先获得这个消息的是黑棋卫,他们势力庞大,对凤鸣鼎志在必得,很早之前就派人进了图凉古城。

    然而各大势力之间的情报渠道彼此渗透,凤鸣鼎出现的消息虽然还是一个秘密,却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散播开来。

    凤鸣鼎的出现之所以引起各方追夺,整件事还要从头说起。

    在古老年代,鼎是一种非常盛行的器物,大型的三足鼎和四足鼎常常被用作祭器和礼器。这其中还有一个不太多见的分支,被称作音鼎。

    音鼎的外形通常偏小巧,内部结构却更为复杂精细,对制作工艺的要求也更高。由于音鼎的成品率很低,因此流传并不广泛。用于礼祭的三足鼎和四足鼎,通常都是庄严大气的造型,而音鼎的造型却更加多样。

    音鼎之中,又分为两个种类,一种是水音鼎,顾名思义,这种音鼎可以通过水流发声。据说古代有一位帝王曾经汇聚当时众多的能工巧匠,制造出了一尊水音鼎,将一壶清水倒入水音鼎中,水流就可以在其中循环不停,悦耳的水流声就仿佛让人置身于幽谷山涧的环境里。据说他的王后每晚都要把水音鼎放在身边,听着鼎中往复不息的水流声才能安然入睡。

    另一种音鼎,便是风音鼎,它可以通过风来发声。只不过,风音鼎不是普通人可以拿来吹奏的乐器,只有大自然中的风才能将其奏响。

    凤鸣鼎就属于风音鼎的种类,也是其中最具传奇色彩的神器,而且凤鸣鼎所指的并不只是一尊风音鼎,而是五尊,其中一尊王鼎,另外还有四尊护鼎。

    相传,古时候曾有一个西岐国,国中的女王在当时铸造出了一尊风音鼎,并在岐山的主峰上修建了一座三焦塔,将风音鼎置于塔上。一开始风音鼎并没有发出任何声响,偶尔吹过的山风并不能影响这尊神器,直到不久之后,在一个晴朗的大风天气里,三焦塔上的风音鼎毫无预兆地发出了动人心魄的声音,犹如龙吟,又如凤鸣,更仿佛天神的怒吼一般,随风婉转,声传千里。

    据说这件事还震动了邻国的国王,这位国王因此雄心大起,起兵击败了原来的宗主国,重塑天下格局。后来这位国王亲自来到岐山三焦塔,参拜这尊神鼎,并在三焦塔前的广场上写下“风动三焦塔,闻凤鸣岐山”,从这以后,这尊神鼎便被称为凤鸣鼎。国王认为凤鸣鼎乃是鼎中之王,因此又铸造了另外四尊风音鼎,共同守护这尊王鼎。

    后来到了乱世年代,有一支野蛮的军队打到岐山,要从西歧国的后人手中抢夺凤鸣鼎,结果那天夜里大风骤起,凤鸣鼎发出惊天动地的声音。这支军队被一种从未听过的诡异声音深深震撼,以为是山神的雷霆之怒,于是连夜逃离岐山。

    西歧国的后人熬过了战乱年代,但是战争的伤害终究波及了每个角落,西歧国也不复曾经的兴盛,只有生活在岐山一带的人平安活下来,随着人口缩减,慢慢形成了后来的岐山族。

    后来一统天下的帝王听闻凤鸣鼎的传说,就派人来到岐山,把五尊凤鸣鼎带回了王城。可是说来奇怪,从这之后的五年时间里,不论怎样的大风天气,凤鸣鼎都不再发出声响。

    这位帝王也慢慢转变了想法,认为自己所作的决定,也许违逆了自然的规则,于是又将凤鸣鼎送回岐山三焦塔,并且特赐岐山族为“守神使”,让岐山族世代守护凤鸣鼎。

    凤鸣鼎也因此平静度过了几百年的时间,直到后来,江湖中忽然掀起一阵传言——凤鸣鼎是上古神器,据说在铸造的时候曾经把一位古代战神的遗骨熔铸其中。

    很多人也渐渐开始相信,凤鸣鼎具有控制人心的特殊力量,得鼎者,就能威震天下,臣服人心。

    经过了朝代更替,岐山族这个御赐“守神使”的头衔已经不好用,然而岐山族的实力依然不容小觑。江湖中的一些人开始蠢蠢欲动,但是到头来,不论用什么手段明争暗夺,都被岐山族人一一挡下。

    当时更有一个大势力,不惜以倾巢之力围攻岐山,结果受到重创,从此一蹶不振,很快就被几个虎视眈眈的对手瓜分干净。

    岐山族也因此一战成名,跻身当时江湖的大势力之一。尽管很多人依然垂涎凤鸣鼎,也只能望而却步。

    岐山族虽然一战成名,击溃了一个江湖大势力,其实族内也遭受了重大损失,几乎一半的好手都在这场争斗中陨落。

    外界并不清楚岐山族内部的状况,岐山族人也严密封锁消息,示强于人,只盼能够抓住这个机会,慢慢恢复元气。

    可是江湖中总有些不顾一切的狂人。

    大约四十年前,一个在江湖中一直默默无闻的小团体,突然袭击了岐山三焦塔。一夜之间,杀光守塔的岐山族人,还杀了当时的族长,从塔上盗走了五尊凤鸣鼎。

    然而离开岐山以后,这个无名的小团体和五尊凤鸣鼎却如同人间蒸发了一样,再没有任何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