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族IV:沉暮之风
繁体版

第66章 江上清风(1)

    中国,江城,夜深人静。

    后庭的月光正在涨潮,满园的林木都淹没在发亮的波澜里。假山、池塘、流水、花木,绘成朦胧烟雨中的画卷。

    亭台楼阁,廊桥水榭,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整个园林中。自然山水与古典建筑完美地融汇成一体,浑然天成。这是世界上延续至今的最古老的人类文明,在漫长的发展史中形成了独特的审美风格,千百年来雅士云集,无数诗篇诞生于此。

    梅花角兰亭翼然而立,风韵独秀,于水光山色中成为点睛之笔,行人于此憩息,停步间得见八方盛景;水榭临水而建,设于南岸,北可面清湖波光粼粼,坐凳栏杆,又称吴王靠,相传美人西施曾于此赏景;古琴台高耸夯土,重楼为屋,四敞为阁,八角两层,四面环窗而无门,周设隔扇与回廊,供有木雕古佛,端坐莲花台,神态庄重而平添神秘;长廊在建筑之间搭起桥梁,上有以柱支撑的顶棚;舫依船形而造,似船而无法划动,故称“不系舟”,三面临水……

    这是中国古代建筑技术的集大成之作。盛世雅集的亭,别致典雅的阁,或是曲径通幽的廊,无不以风骨巧融动人情怀,演绎着深邃与旷远的文化底蕴。

    经历过上千年的战火摧残,现存几乎找不到保留如此完整的江南园林。大多景点都是后世仿新,而这里却完美无缺,岁月侵蚀下的石刻泛起花白,秋风带起落叶轻点湖面,古意晕染了每一个角落。

    美不胜收。

    这里静悄悄的,没有丝毫生机。按理来说这种园林应该被列为5A级景区,每天接待数以万计的游客,就算到了闭馆的夜晚,至少也应该亮着灯火,有维护的工作人员经过。

    可是细看之下这里根本就没有灯,只有洁白的月光带来些许明亮。简直像是穿越到了古代,那时连油灯都只是富贵人家的独享,在这里看不出时光腐蚀的痕迹。现代化的科技完全被隔离在外面,就连远处的汽笛声都被环绕着的树林挡住。

    似是世外桃源,又似是天上仙境。偶尔有飞鸟从空中掠过,啼鸣声短暂地让这里显得不那么寂寥。能够远离尘世的喧嚣,完全独立在浮躁的社会之外,简直是这个时代的奇迹。

    恍然间灯火亮起。

    踱步的人影出现在了廊上,提着“彩龙兆祥”的灯笼。行走间竟然没有发出任何的声音,像是孤魂野鬼在寂静的深夜游荡,可鬼魂也会提着灯笼么?

    另一道手电筒亮起,打在了这个人影的脸上。那的确不像是什么孤魂野鬼,而是一个拄着灯笼的年轻男人。

    那是个温润如玉的青年,俊美而柔和的脸颊上面无表情,嘴唇向上微微弯起却看不出笑意。皮肤白皙如玉,光洁到能反射月光,漆黑而明亮的眼睛宛如宝石,简直能从中看见星河。长长的眼睫毛低垂,遮住了瞳孔中的精芒。剑眉浓密而修长,这般精致的脸庞只能是鬼怪拥有,历史上再华美的画作都无法展现他的容貌,足够令整个演艺圈低眉垂首。

    “张辰良,你是原始人呐?2011年都快过去了,怎么还有人拿灯笼照明?”说话的女孩隔着湖面冲张辰良喊道,穿着黑色西装,搭配修身的长裤,梳着高高的马尾辫,个子不高不矮,画着漂亮的淡妆。

    一只手拿手电筒指向张辰亮,另一只手揣在兜里。令人惊讶的是随着两个人的迈步,光束始终精准地打在张辰良脸庞的正中央,她的手比苏联时代的天才狙击手还要稳定。

    俊男靓女于深夜在皇家园林中私会,这实在是令人浮想联翩的一幕。当然这份朦胧的美感在女孩扯着嗓子大喊的一瞬间就被破坏了,连带着整个静谧的环境。

    “小声点,甄竹,鱼儿们正在水底休息呢。”苍老的声音传来,白发苍苍、满脸褶皱的老人无声无息地出现,站在小亭中央,佝偻着身躯,背着破旧的木箱。

    或者说他从一开始就等在这里。没有照明装置,也没有呼吸的声音,因而与黑夜融为一体,像是阴影中的刺客。

    名叫甄竹的女孩调皮地吐了吐舌头,张辰良则恭敬地点头致意,然后两个人异口同声地说“吕老爷子好”。

    老人穿着简素的布衣,上面还烂着几个破洞。按理说冷风应该会灌进他的身体,可他丝毫没有瑟瑟发抖的样子。

    三个人在小亭中汇集,围坐在一起。这种时候灯笼显然比手电筒更实用,放在他们的中间,火光能照亮每个人的脸庞。

    “啧,原始的手段还是有些用的嘛。”甄竹摇头晃脑。

    “我必须纠正你,这是传统而不是原始……灯笼诞生在西汉时期,那时华夏文明已经初步形成,而原始社会往往指代石器时代,两者之间完全不能混为一谈。”张辰良板着脸。

    “说得好像你是什么文化保护大使似的……你怎么不干脆改名叫张文保算了?”女孩吐槽道。

    “可是名字是我老爹给我起的……那时候我自己做不了主呐。不然我比较喜欢‘张怀瑾’这个名字,取自《九章·怀沙》中的‘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寓意身上怀有美玉一样的品德……如果哪天我有了儿子,就让他叫这个好了。”张辰良跟着甄竹瞎扯。

    甄竹掩嘴轻笑起来,吕老爷子也不禁微笑。

    他们知道张家的传统,每个孩子出生时都要从楚辞中取字。“辰良”两个字就是摘自《九歌·东皇太一》:“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然而这句话没有半点深意,大概可以翻译成某首烂大街的歌名——《今天是个好日子》……

    “要是老爹小时候多听爷爷教诲,不是个目不识丁的文盲就好了啊。”张辰良不无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