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太子妃荣华路
繁体版

成就

    等宁昭接到消息的时候,天色渐暗,虽然知道不会被怠慢,但还是准备饭菜前去看望,路上碰到了十福晋。

    第二任继福晋赫舍里氏,佐领常海之女,孝诚仁皇后的侄女,说来也是太子的嫡亲表妹,身份高贵。

    足以看出康熙还是喜欢胤誐这个愚笨的傻儿子,两位嫡福晋出身都不低,宁昭到是没机会与其过多接触。

    大致的信息还是从他人的口中得知,这次两位爷同病相怜,她们之间也算是惺惺相惜了。

    “见过太子妃。”

    “不必多礼,弟妹是给十弟送东西吧,正好一道儿。”虚扶了一把。

    好在康熙没有下令不许人探望,各给自家爷送温暖,至于此事闭口不谈,只希望明日他们能清醒,好好地过了皇阿玛这一关。

    呼呼大睡的两兄弟,忘了忧愁,在梦里还想着惩恶扬善,做大英雄。

    回到景澜院,弘祜已经等候多时,得知自家阿玛处于半醉半醒的迷糊状态,也真不知道说什么好。

    还没见过谁家阿玛惹出这种乱子,真是丢人,但谁让阿玛不能换人做,只能受着呗。

    好在十叔家的弟弟年纪小,他一个人承受这些,也能消化,时间长就习惯了。

    宁昭远不知道自家儿子还有这种胸襟,不然得狠狠地夸自己教得好,就得有这样的觉悟,儿子没白养。

    醒来后的胤礽头晕脑胀,“来人~”,这会儿胤誐也被吵醒,“二哥,你怎么在这儿?”揉了揉眼睛。

    这才意识到不对劲儿,而胤誐对宗人府太熟了,当即说出了猜测。

    醉酒后脑子里隐隐有点儿印象,好像是动手了,至于怎么会在这里,这可能是......

    两人刚要商定计策,大门就被推开,康熙宣两位觐见。

    平日里肯定不会这个样子面圣,可眼前没得选,要是让皇阿玛就等,没准真的会倒霉,还是态度诚恳的好。

    最主要是这个样子,也有利于卖惨,还忍心处罚吗?

    一进入大殿,两人就跪下请安,然后就被晾在那里了,心情非常忐忑。

    太子极少有这样的待遇,心境是最复杂的,而敦亲王胤誐早就习惯了,但眼下也不敢弄出小动作,乖乖的跪着,实则在神游。

    等康熙把政务处理完,才有空去处理这两个儿子的事。

    “带太子下去梳洗。”开口就是这句,胤礽也愣了一下。

    胤誐的表情到是不惊讶,皇阿玛对待二哥的态度向来不一样,多年下来除了几分怨恨嫉妒也没什么。

    果然,他又跟从前惹祸一样的待遇,被皇阿玛狠狠地教训了一顿,认错后领罚,就可以回去了。

    等胤礽再次回来,就只有他一人面对康熙,这次倒是很快就被叫起。

    “为何会动手,你不是不在乎吗?”一大早,事情的前因后果都被收集,放在桌上。

    倒是很好奇保成会给他怎样的解释,至于生气是有但也不至于责怪,毕竟是那些人管不住嘴,竟敢妄议皇家之事,私下也派人处理。

    “皇阿玛,因为我是您的儿子。”再怎么失望,都改变不了这一点。

    在朝堂之上是臣子,可私下是儿子,听到那些话有所触动才正常,恰逢酒后,过激了些。

    “想明白了?”康熙仔细的打量着他,语气中带着温和,仿佛回答了幼时,耐心的教导。

    薄唇轻勾:“在被废后就想的很明白,从前确实行事鲁莽,多亏皇阿玛宽容,放过自己,才有这前所未有的轻松。”康熙的脸色一变。

    “你是在怨恨朕?”

    “不,您是教养我长大的皇阿玛,除了尊敬和感恩再无其他。”

    望着胤礽,眼神里泛起了波澜。

    他老了,儿子们都长大了,一切也变了,真的要挣个长短,似乎没有任何意义,其中牵扯的太多太多,不如数十年前那般纯粹。

    “说实话,你对皇位可有势在必得之心?”这个话题任何人都不能主动提,可问他的人偏偏皇阿玛。

    胤礽思索了一番,说出了这句话,“一切凭皇阿玛做主,儿臣都遵从。”

    无论是顺利继承,还是另立他人,都在皇阿玛的一念之间,想或者不想重要吗?

    若是继位他定当施展所学,牢记教导,不负众望。

    若是另立,他也当遵从,保持一颗平常心,为日后做打算,只要安分,日子艰难些但也能过下去。

    “你的斗志呢?”苦笑了一下,大概丢在了一次次的不信任中,或许更久。

    胤礽不知道这次的谈话有多重要,他只想早点回去,好好地睡一会儿。

    宁昭得知太子回来,悄悄的看了一眼,就退了出去。

    次年二月,康熙下旨册封新胡毕勒罕为六世达赖喇嘛,结束了五世达赖喇嘛之后的西藏宗教领袖不定的局面。

    这也是康熙在世期间的最后一项成绩,千古一帝的辉煌至此结束。

    而后就进入了皇位争夺的紧要关头,越来越多的皇子被重用,朝堂之上因为有太子顶着,到没人提出另立储君的意思,然而那个苗头一直都在。

    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出太子德行有亏,不堪为帝的证据,才是良策。

    可如今的胤礽什么都不插手,干净的跟个透明似的,那里是好抓把柄的,而且康熙有意无意的护着,日后的事还真没准儿。

    毕竟有赫舍里皇后的情分在,太子也不是谁都能踩的。

    而后宫也一直在关注前朝的动向,谁是下任帝王,只要不是死对头的儿子,她们就不怕,当然要能提前讨好就妙了。

    德妃将赌注全部压在大儿子胤禛身上,自然是对雍亲王关怀备至,一直想让胤禵这个儿子也支持胤禛,兄弟齐心,胜算更大。

    却迟迟没有答复,也猜到了是什么意思,大怒的同时也不知道该如何交代。

    前几次都被忽悠过去,讲了那多么道理,她知道兵权的重要性,可这些年她......

    现在想到就后悔哦~

    另一方面借着康熙疼爱小儿子,也会提起胤禛,然而没几句就被打断,那审视的眼神令她胆战心惊,也就不敢有大的动作。

    宁昭带着弘祜去参加五爷世子的婚宴,因为跟他塔喇氏交好的缘故,愿意给这个面子。

    同时也想让弘祜去看看,同龄的都成婚了他却还没个成算,听人在耳边说多了,也有些着急。

    不说是立马成婚,最起码有个人选,上点心,好好了解个一年半载,也不至于好的姑娘都被定下。

    在这里十二三岁就成婚的不少,左右先养着,反正后院不缺女人。

    而弘祜这边一直反对这方面,嫡妻的脸面还是要给,关乎着日后的感情是否顺遂,至于会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愿景,别指望土生土长的皇子皇孙能够有。

    最现实的一点就是,康熙赐的格格你敢不接吗?

    大选若是没有意义,最先躁动的就是那些贵女的家族,荣耀加身的同时往往也伴随着无奈。

    若不是借着弘祜打小身子弱,托着没有安排侍寝宫女,现在的宁昭早就当正经婆婆了。

    先前说太早成亲不好的是额娘,如今催促的也是她,弘祜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他确实没有这个心思。

    不是被宁昭时不时的超前观点影响,而是真的没开窍。

    来了不少的官家格格和阿哥,男女分开,年轻人凑在一起,总会聊到女人,就不相信他是木头做的,笑容灿烂的离开。

    虽然不是亲生儿子,但五福晋作为嫡母在这个时候,不可避免的要出来招待宾客,担心她听到一些不好的话,此行也是为了撑场子。

    结束后,弘祜就被他额娘给抛弃了。

    宁昭跟他塔喇氏约好去她的庄子上住几天,最重要是的有温泉,戴上进贡的葡萄酒,可不得好好放松一下。

    不知道是抱着什么样的心思,侧福晋对他塔喇氏喝完请安茶就离开的行为很不满,径直接闹到胤祺的面前。

    可人都走了,还是跟太子妃在一起,又能如何?

    脾气好的胤祺只能安抚侧福晋,而她转身就在儿媳妇面前说坏话,也不知是为了恶心谁。

    这么些年他塔喇氏没有为让她的儿子是世子的原因,讨好或者善待与她,一切都按照规矩办事,没有偏颇和优待。

    关系自然不太好,又有生母在一旁点火,胤祺只是和稀泥,可想而知糟心事不少。

    察觉到他塔喇氏不看重这些,宁昭也没有多言,说些有趣儿的事,体现一些新奇的方法,享受当下的闲暇时光。

    瓜尔佳知道宁昭是太子妃,出宫的机会不多,嫁妆里的庄子都是以实用为主,简而言之就是值钱。

    像这种温泉是没有的,她虽然也能买,但眼下不是毓庆宫资金紧张吗?

    能蹭到也是不错的体验,三日回门的时候他塔喇氏也没有回去,但早就准备了礼单,非常贵重全面,任谁也挑不出理。

    第五日的时候,弘祜就被他阿玛给威胁过来了,请宁昭回宫。

    想到阿玛被抓着痛脚,语气间不免有几分委屈,宁昭当然听出来了,他塔喇氏心疼的说道:“是不是有人欺负你了,本宫给做主!”

    看着弘祜别扭的表情,就想到了原因,非常不给面儿的笑了。

    解围的说:“估摸着是他阿玛干的,要不在多待几天。”一听到这里,弘祜就急了。

    要知道胤礽说过,要是不能在今日将人带回,明早就去请旨赐婚,对象自然就是他。

    好不容易皇爷爷忙忘了,要是阿玛去求,十之八九会成,一想到这里,就心急如焚,那点委屈也就不算啥。

    赶紧接话,“阿玛等了好久,额娘回去吧!”可不是等了好久,本身就闲下来,天天对着空房,或者这个不讨喜的儿子,多没劲儿。

    有弘祜出声,他塔喇氏当然转变了立场,也劝宁昭先回去。

    到分开的时候,把弘祜留在了五福晋跟前,有空多陪陪也好,反正回去以后也是点电灯泡碍眼。

    果然胤礽得知好久见不到弘祜,那高兴解脱的表情非常明显,要不是怕宁昭不舍,都想打包给五弟。

    两人有过起了开心的平凡日子,一起商讨着感兴趣的话题,动手尝试制作,让景澜院增添两人的痕迹和气息。

    这里不仅仅是居住的宫殿,而是他两共同安置的家,享受着自给自足的快乐。

    当康熙看到这些儿子的日常后,那表情真是难以形容,合着皇位就那么没有吸引力,还比不过那些不值得花费时间精力的琐事。

    那么多的儿子,真正在争取的竟然只有老四,兢兢业业的办事,莫名有了几分愧疚。

    于是大笔一挥,将户部彻底交到了胤禛的手上。

    短短几个月,就见到了成效,国库有钱了,至于那些不满的大臣不重要,给点面子安抚几句,该怎么办还是一如既往的支持。

    金丹的制作成本太高,为了有更高层面的需求,银子是必不可少。

    可有些地方太费钱,又不能节省,这次正是好机会,犹如一场及时雨,让康熙开怀大笑。

    至于炼丹的道士被秘密控制起来,不担心他做手脚,金银珠宝,珍贵的药材,耗费的很快。

    这么大的动静,也开始引起了诸皇子的怀疑。

    但康熙的威压在,谁也不敢冒头,只能暗中调查。

    新一届的状元出来,弘祜被五叔的小女儿给带到楼上,看前三甲游街,女子的欢呼呐喊,非常热情。

    包括这个小堂妹,明明还未及笄,但对这种事还很热衷。

    跟身边的侍女讨论着男子的长相、才华,说的头头是道,简直跟额娘有的一拼。

    原本还不明白,等她提到熟悉的字眼,终于想起来那些话本子,原来在五叔府上也是这般广传。

    他不知道的是,宁昭那里的话本子多是被妯娌推荐的,好东西当然要分享嘛。

    看着眼前激动地要掉出窗外的小堂妹,只能无奈的上前,护着点。

    人是跟他出来的,要是出事没法儿交代。

    也觉得小姑娘就是麻烦,更精准的说法是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