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身玄德
繁体版

第一百二十四章 条件成熟

    袁术军水寨的告破,也宣告着整个庐江沿岸都将没有防守,都可能受到鲁肃反的攻击。

    不过此时的鲁肃,显然是没有与袁术打游击的打算。因为凭借着现在的军力,完全可以让袁术摸不着边,并且自己成功袭击沿江各个城市。不过这么一来。鲁肃将不能吸引大片的敌人来到。因为如果这样,袁术最终的选择很可能是放弃沿江各县,而不派兵来阻击。

    也正是因为如此,鲁肃便定下战术,乃是把大部分步兵接过岸来,沿着这个营寨攻略周边县城。

    果然不出所料,袁术本来还想把沿江个城之守兵撤回内陆防守。不见见到鲁肃想与他展开阵地战,大喜过望,连忙命令大将纪灵领着大军前来剿灭鲁肃。

    甘宁在接到情报之后,便对鲁肃说道:“军师,袁术果然是派遣大军前来。不过领军之人乃是纪灵,并非吕布。不过所带大军,并非过江之步兵能够击败,可需从水军中抽调兵力否?”

    鲁肃看过情报之后,也是有点意外。原本按照他的设想,袁术会见自己兵力过少而派吕布来此,力求速战速决,然后再回军抵挡曹操。不过显然是鲁肃高看来袁术,派遣纪灵来,只能是形成拉锯战。

    于是鲁肃说道:“纪灵之能,与吕布相差不只一档。既然是纪灵领军,甘将军不必令水军支援,只需封锁上游便可。”

    甘宁听后,也知道此时不能让上游的孙策水军钻了空子,便答应了下来。

    也正是在此时,在上游的孙策,也在为何时出兵而苦恼。虽然袁术也曾派遣使者前来,说明只须孙策承认袁术的帝位,就将以大将军之职位授予。不过这样的要求,孙策显然是不会接受。随后孙策还为了显现自己的决心,把这名使者给杀了,把头颅悬挂在城门上。

    不过现在的局势也够令他烦恼的了。正如同当前的局势,肯定是谁先出兵,所受之阻力将最大,完全是给另两家吸引兵力,实在是不划算。不过在拿到柴桑守军的动作之后,周瑜便在第一时间内把自己所分析出的结果告诉了孙策。

    孙策听完之后,那是更加苦恼。原本的形势,是他最好的。因为另两家与袁术都有大仇,并且都有不得不出兵的理由,因此到时候他等两家出兵之后再行出兵,得到的利益将是最大的。不过现在被鲁肃这么一攻,袁术的防守必然向孙策这一边偏移,这将为随后的进攻制造着阻碍。

    也正是因为这样,最后周瑜给孙策的建议是:三路齐攻。因为进攻之时,必然受到袁术军的阻碍,那么也不能继续等待了。不过还是需要在我发军之后才可发兵。因此,此时孙策全军都在为将来的出兵而准备着。除了防守张济的士兵之外,孙策已经调集了自己的全部家底——四万大军在汝南整备着。

    当鲁肃得到汝南孙策正在准备出兵之时,也是笑了一下。随后便对身边的甘宁说道:“甘将军可带领水军沿岸骚扰,孙策水军应不会下来。”

    甘宁听后也很疑惑,不过鲁肃又解释道:“此时孙策已在准备出征,想来便是等到主公出兵之时再行出兵。如若这样,不如再为此路吸引些兵力前来阻挡,而此地防守,便交由肃来负责,甘将军可与丁将军一起,至下游骚扰。”

    甘宁听后还是有点不放心鲁肃的安危,虽然鲁肃之言他也觉得很好。不过九江二贼的厉害他是知道的。如果孙策水军不顾一切地冲下来,鲁肃必然是抵挡不住的。

    于是甘宁说道:“骚扰一行,只需承渊一人便可,宁便在此地与军师一道防守。”

    鲁肃听后,哪里不知道甘宁的用意,不过他还是同意了。随后丁奉在得到命令之后,便带领着一部分水军至下游骚扰去了。

    而在庐江境内的凌氏父子,也是打地“火热”。不过这声势,也只是雷声大,雨点小。

    因为在此行出发之前,鲁肃已经嘱咐过他了:不可与袁术军正面交战,还需留下袁术军主力来阻挡孙策军。

    也正是因为如此,凌操现在所制定的战术,都是以饶字为主。正好因为过江之兵马,不过一万余人。向比纪灵之五万人之队伍,显然是灵活多了。而庐江之地,可谓是万里平川,根本就没有阻碍。于是凌曹便带着大军在庐江郡境内与纪灵饶起来圈子,完全是在牵着纪灵的鼻子走。

    现在的凌操,专门是攻打那些小县城。每当攻下一城,也只是稍做休息,并且把粮草补充了之后,便把剩余之粮草送与当地之民,随后又带着大军想下一个县城出发。不过打下之城,也不全是小县城。有好几个大的城池,因为防守不利,被凌操打了一个突击,也被攻了下来,而里面的粮草,也是被分发一空。也正是因为如此,即使被敌人牵着鼻子走,纪灵也只能带着大军紧紧跟随,丝毫不敢马虎。

    不过也正是在这几天之内,真正剿灭袁术之战也正式开始。因为曹操已经带着十二万大军前来进攻袁术,而袁术也把自己血藏只主力全部派出,七万大军在吕布的带领下,前去阻挡曹操。

    曹操与吕布再渡交接上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了彭城。陈登一得到这条消息之后,便来找我,并对我说道:“主公,此时袁术主力已于曹操交上,而纪灵又在庐江境内被鲁军师拖住,因此此时正是出兵之良机,希望主公即刻下令出兵。”

    我听后,也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于是便令全将前往议事厅集合,商议出兵一事。不过在去议事厅之前,我还把王越招来。

    经过了这么久的军事训练,此时王越的身上,少了很多江湖人中的随意,更多的,是军人的严谨。

    王越见了我之后,便单膝跪下对我说道:“王越拜见主公。”

    我听后点了点头,让他起身后问道:“三百士卒,可曾训练完毕?”

    “回主公,已经训练完毕,还请主公下令。”王越回道。

    “如此,此战汝也可参加,汝可带此营在备之亲卫之中隐藏,如需汝等出击,皆需备之私章才可调动,可记否?”我说道。

    王越听后,大喜,连忙应道:“得令。”

    令王越下去之后,我便起身宽衣,向城中议事厅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