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英雄的江湖
繁体版

第十三章:小公司大名气

    出差了一个多礼拜,回到公司,一时竟不知从何着手。邹天把身子往后一仰,靠在大班椅上,眼睛看着天花板发呆。好一会,他把身子扶正,拿起电话拨通了:“小陈你让何田、魏伟过来一下,对了你也一起来。”

    何田是公司的市场经理,说是市场经理,其实并不调查市场,而是专门对外拓展业务,联络客户。他与邹天是初中同学,两年前因为做生意而亏得一贫如洗,老婆也离婚了,小孩跟着他妈走了,家里的房子也没了。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从街坊那儿听到了一个消息,说是邹天在南方混得很不错,是千万富豪,他一听,两眼放光,感觉有活路了,便想方设法找到了邹天的电话。接到他的电话,邹天有点意外,因为这个何田,说起来是同学,但由于两人性格不合,基本没有打过什么交道,那时何田家境很好,邹天家境贫寒,平时在学校里或者在外面打照面时,邹天向他打招呼,他倒好,不屑与邹天为伍,装作没听见。开始邹天还真以为他没听见,后来几次都这样,邹天就知道是何田看不起他,不愿意理他。自此邹天再也没有和何田有过往来。何田在电话里叙了叙旧,并说了些场面上的恭维话,邹天也很热情地与他聊着,过去毕竟是小孩不懂事,自然不能计较。不痛不痒的寒暄了一阵,何田说找个时间到南方来拜访拜访老同学,邹天自然说欢迎。

    没料到,一个月后邹天接到一个电话,一听才知道是何田的,他已经到了广市了,既然这样,邹天作为老同学,得尽尽“地主”之宜,少说也得请他吃一顿。就把地址告诉他,让他打的过来,晚上邹天特地设宴招待何田,何田尽说些恭维之类的话,让邹天都觉得怪不好意思,更令邹天没有想到的是,何田不是顺道来看望他的,而是来投奔他,这就让邹天犯难了。邹天的公司是顾问公司,这类公司是智力型的,靠智力吃饭,而何田自从初中毕业后就再也没有上学,基本上就是一个文盲,很显然是无法给何田找到合适位置的。更出乎意料的是,何田身上只有几百块钱,住不起宾馆,又没有其他熟人。邹天说,这怎么办?我这儿也住满了,没有床铺,公司小,实在安排不了。走出餐馆后,邹天出于同情,问何田打算去哪?何田一副无奈的样子,让人顿生同情之心,说既然你这儿不行,那我再想办法吧,万一不行就随便找个地方打个盹应付过去。邹天听他这么说,有点不忍地说,如果你不嫌弃,就在我客厅打地铺,总比在街上睡好。何田就说,怎么会嫌弃呢,那就太感谢老同学了。何田一口一个老同学,邹天感觉实在撇不开,也只能这样安排了。第二天邹天对何田说,你去找工作,没有找到,就先在我这呆着,找到了你再搬出去,何田是感恩戴德。过了几天,何田回来对邹天说,他应聘了一家单位,那家单位招聘保安,让他交了120块钱的报名费,邹天一听就知道他受骗了,凡收取报名费的公司,都是骗子公司。何田第二天就找到那家单位,结果都是文员出来说话,推来推去,何田心不甘,120块钱对他来说,那可不是小数目。他找到当地派出所,派出所让他去找工商局,如此推来推去没个着落,于是何田就想自己采取非常手段,带上“工具”亲自找上门去要钱。邹天劝他算了,吃一堑长一智,再说钱也不多,何必弄得动刀动枪的,在外就图个平安。经过邹天的耐心劝说,何田决定不动粗,但还是要去找那公司理论,结果再去时,公司已经搬走了。何田垂头丧气地回来了,见他没有钱,邹天给了几百块钱他用。过了一阵子,邹天想在公司成立一个市场部,主动对外开拓业务,一直以来,公司都没有这样一个部门,而其它同类公司,市场业务部门是兵强马壮,那些业务人员满世界飞,到处去找项目做。邹天一直是凭借他个人在全国的影响力接项目,完全是那种老式的守株待兔方式,等客户自己找上门来,一些客户要么听过邹天演讲,要么读过邹天的书,要么从媒体和行业人士那儿听说过邹天,对邹天比较欣赏或者崇拜,就主动找上门来要求合作。这与邹天的性格有关,邹天在全国大小也算个公众人物,有名望,因而把自己的尊严看得很重,从不主动对外开拓业务,他看见同行在客户面前点头哈腰的,唯客户马首是瞻,感觉很难受,要他邹天那样去做,他是宁愿不挣那个钱。如果与他合作的客户,像对待其它顾问公司那样发号施令,吆五喝六的不尊重他,他就会打马回府,让员工卷铺盖走人。如果客户对他很尊重,把他当个人看,那他会尽全力把工作做好、做细,绝对要对得起人家,否则面子上过不去,也不好交差。也许正因为他的这种个性使然,所以他的公司一直做不大,总没有满负荷的工作做,接的项目很少,仅够公司开支,虽然项目少,但公司又不得不高薪养一批骨干,因为可能随时会有项目,如果没有人,有项目临时找人那就很麻烦了,公司开支不小,收入却捉襟见肘。而邹天宁愿这样,也不愿意失去人格,说白了,还是骨子里那种文人的习气在作怪。这点杨诺倒是火眼金睛,一眼就看出来了。

    也不知道邹天是怎么想通的,竟然破天荒要招聘市场业务人员主动出去找项目,可能是公司负担过重,他感到很吃力,只得走这步棋了。

    这时他想到了何田,凭他那条件,是找不到工作的。出于恻隐之心,他就对何田说,我公司要招聘跑业务的,底薪是800块,有提成,如果你暂时找不到工作,就先去我公司蹲着,你还继续去找工作,一旦找到了,你就随时辞职出去。何田一听,喜出望外,连说好好好。何田自进了公司后,压根就不想再去找工作,打算就一直在邹天手下干下去,因为他自己很清楚自己的底细,即使去找也是枉然,不可能找到的,要找也是下三烂的什么保安之类的工种,而在邹天公司,凭着他与邹天是老同学这层关系,公司上上下下也都把他当个人看,大家都何大哥何大哥地叫着,很有几分面子。何田平时称呼邹天,也不叫什么邹总,就老同学老同学地喊着,这样喊惯了,邹天听上去也觉得很亲切,平时有什么应酬,就带上何田一起去,因为是和邹天一块的,又听说是老同学的关系,邹天的那些朋友、客户之类的,就称何田为何总,何田自是乐得消受。

    一会何田、魏伟和小陈敲门进来了。

    邹天把这次出差的事情和他们讲了讲,这次可以说是公司有史以来接的最大最多的一次项目,共有三个项目,一个是就都市的城市经营策划、一个是张振达的3000亩的房地产项目的全案策划与销售代理、一个是杨诺的10平方公里的旅游景区开发项目。何田听了,显得很高兴,说老同学这次真是丰收,一下子摸了三条大鱼,祝贺老同学,真为老同学高兴。并表态,他会努力工作,借这次的红运也开拓一两个项目回来。魏伟属于那种不苟言笑、不善言谈的人,说话像扔东西一样,一句是一句,没有什么感情色彩。他也随声附和地说了几句高兴的话。邹天知道他的性格,自然不会计较,何况魏伟是他一手带出来的,早些年邹天在一家上万人的大型工厂做总经理时,邹天把魏伟从QC一下子调到总经理办公室做他的助手,这一调动,等于改写了魏伟的命运,如果魏伟要靠自己的努力,那少说也得要五六个年头才能爬到这个位置上,甚至一辈子也爬不上来。魏伟进邹天的公司时,不知道房地产为何物,也不会写文章,写篇短文,都病句、错别字一大堆,在邹天的培养下,几年下来,魏伟已经不是昔日的魏伟了,参与编写了两本书,俨然成了一个作家,现在基本可以放单飞,完全能够独立操盘,于是邹天就把他提为公司副总经理,专门负责公司的策划与销售工作。

    有一段时间,可能魏伟感觉总在邹天手下做,被邹天的名气、地位、能力压得有点喘不过气来,便向邹天申请辞职,邹天同意了,也想让他去别的地方发展发展,这魏伟出去后,从来就没有给邹天打过一个电话,有时候邹天想起来,觉得他有点无情,但又自己劝自己,魏伟就是那种人,不会客套,那些表面工作做不来,全埋在心里,也就没有计较。听说魏自己单干,成立了一个工作室,其实工作室就两个人,他和他老婆。印了盒名片,对外发展业务。半年后,突然魏伟打来电话,说想回公司来做,由于来得太突然,邹天迟疑了好一会,最后说,行吧,你是我一手培养的,那你就回来继续工作吧,还做回原来的副总经理。

    何田笑嘻嘻地说:“听老总这么说,这杨总好厉害,一个女的做得这么大,不得了,有机会真要认识一下。”

    邹天也笑笑,斜了他一眼:“你是一听说女老板就来劲,又是个美女老板,你呀,如果再年轻些,长得靓仔些,准是个吃软饭的家伙。”何田尴尬地嘿嘿了几声,不再言语。

    邹天让小陈做一下记录,他安排魏伟任这三个项目的总负责人,由于这三个项目很重要,又都是大项目,且还有一层朋友感情在里面,绝对不能马虎,必须调动最精干力量,组建一个小组,这个小组由魏伟去组建。邹天把张振达这个房地产项目直接交给了魏伟,由魏伟全权负责,就都的城市经营项目和杨诺的旅游项目,由邹天亲自担纲总策划,因为这两个项目只有邹天能做,魏伟一直是做房地产这块,对城市经营与旅游景区开发还不太在行。因为在就都已经接下了这三个项目,有优势,邹天让何田下到就都去,继续开拓其它业务,有这三个大项目垫底、做门面,再去开拓新项目,就有资本了,要趁热打铁。邹天半开玩笑地对何田说,公司市场业务部成立这么久了,半个项目也没有接到,现在机会来了,这么好的条件摆在这里,倘若你在就都都接不到项目,那你就得好好反思一下自己了,别怪我这老同学拿你是问了。

    何田说,我保证接到项目,条件这么好,不可能接不到,你就等我的喜讯吧,邹天说好,希望你在一线尽快传来捷报。

    邹天最后对魏伟说,你抓紧时间把项目组成立起来,人手可能不够,让小陈去安排打广告或者到人才市场去招聘人手,这两天我们先开个项目组会议,具体讨论一下策划思路。再看着小陈,小陈你尽快与孔市长、杨总、张总那边联系,早点把合同签了,免得夜长梦多。

    邹天虽然在全国很有名气,但公司却做得不大,那种等客户自动上门的运营方式严重制约了公司的发展。公司一年下来,没有几个项目,并且都是些不大的项目。平时没项目做的时候,就干养着一批人,顾问公司的工资都比较高,也不敢多养,花费太大。现在一下子来了三个大项目,人手缺了半数以上,起码还得再招聘十几个人,否则忙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