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英雄的江湖
繁体版

第二章:撑死胆大的

    这时,邹天的手机响了起来,他拿起手机一看,是A省那边打来的,于是他走到一边去接听。

    小陈说:“喝茶江总,我们邹总的脑子特好使,要是早跟着邹总就好了,不过也不迟。”

    江黄河:“你来多久了?”

    小陈:“两个月吧。”

    江黄河:“怪不得我不认识你。几个月没来邹总办公室,就有了新发现,以后我得常来啊。”

    邹天回到座位上时,江黄河说:“哪儿的电话?这么神秘的?”

    邹天说:“是很多年前认识的一个A省老板,严格来说是客户,他叫张振达,当时他还是个街头混混,连个小老板也算不上,听他电话里的口气,现在好象做大了。嘿嘿,要说起来,那时我还真是做了些不太地道的事,但却让这个老板狠赚了一把,想起来,让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做人还真不能太踏实。”

    那是十多年前。

    是个房地产行业最没谱的年代.,谁要胆子大,进入房地产这个门槛,准发。张振达就是在这个时候,稀里糊涂地跨进了房地产这道门,用他的话说,一不小心晕头转向地钻进了一个亿万富豪的行当里头。

    邹天那阵儿还在报社做记者,是一个偶然的机会,邹天去A省出差,在路边向一个人打听去酒店地址时认识的。邹天在酒店住下后,第二天又在酒店门口遇上了张振达,真是山不转水转,说实在话,当时邹天在新闻界小有名气,他凭第一眼的感觉,有点看不起张振达,张振达那时理了个寸头,不知道是怎么搞的,本来寸头本身并没有什么罪过,可邹天看到张振达的这个寸头,却让他想到了小混混这样一个形象。邹天对张振达没有什么好感,当然,也并不厌恶。

    两人就在酒店门口侃了起来。张振达听说邹天是做房地产记者的,便来劲了。他告诉邹天,在城西有块地,这块地位置好,地主想转手。他想把这块地盘过来,可却没有钱。邹天就问张振达,你有多少钱?张振达说,只够糊口。邹天觉得这人太不切实际,过于好高骛远,想敷衍几句了事,可这张振达却像蟥虫一样黏着不放,他说,你是做记者的,见多识广,给我想想办法,我一定要把这块地拿下来。万般无奈,邹天便答应去看看地块再说。

    这块地四面都是山,只有东边有个出口,但出口两边也是山,东边的山只不过比其它三边的山矮很多,准确地说是小土包,听说很久以前这儿是个墓地。张振达说,他打听到了,市税务局到处在找地建职工住房。他想把这块地拿来转手卖给税务局,他央求邹天帮他把这块地写成一份材料,然后他把这份材料拿给税务局领导。他要邹天夸张一点,把地写成一块宝地,要写得让人一看就动心。邹天拒绝了,可张振达缠着不放,邹天最后只好把这个苦差事给应承了下来。张振达要邹天第二天就把材料写好,说事成之后,会酬谢他。写这样一份材料,对邹天来说那是小事一桩,他花了一个小时的时间,扒拉几下就搞定了,第三天邹天要打道回府,张振达不肯放他走,说酒店客房费、吃饭等在当地的开销全由他来付,让他再多逗留一两天,他约好了税务局领导明天去看地。邹天不敢相信税务局会这么快上当。张振达说,你就看我的吧,一副鬼精鬼精的神态,活像电影镜头里的反面人物。

    张振达拿到邹天写的材料,从地主那儿把地块的详细资料也拿来了,找了个标书服务部,将材料装订成了一本很高档的册子。然后他又去找到当地一个很有名的风水先生,把他带去看地,看过地后,风水先生说这块地不怎么好,四面是山,像个坟墓,且有压抑感,张振达就问风水先生,有没有什么化解的办法?风水先生说,把东边出口两旁的小土包荡平,可吸纳紫气,张振达感觉不妥,他不能把这话告诉税务局领导。他便把实情向风水先生交底了,问风水先生,这块地还有没有其它的说法?他对风水先生说,你帮我想个好的说法,化解化解,我给你五千块钱。风水先生见张振达如此大方,就说,凡事阴阳互通。你知道,凡是墓地都是风水宝地,不是风水宝地,人家不会把祖先葬在这里。张振达一听,觉得有理,他让风水先生明天和他一起过来见税务局领导,事成之后再给他包一万块钱的红包。

    第二天,张振达、风水先生和邹天一起再次来到那块地盘,不一会,税务局领导带了五个人一起过来了,张振达鬼精鬼精的,扯起风水先生和邹天这两面大旗做他的后盾。他对税务局领导说,邹记者是南方来的名记者,又是主编,是正处级干部,凭他多年做地产主编的经验,对这块地很看好,你看,今天我也把一个很有名头的的风水先生请来了,让他给你介绍一下这块地的风水吧。到了这个份上,邹天也只好被推着往前走,风水先生也如此这般地按照头天与张振达达成的口头协议,从风水角度对地块做了专业分析,把这块地说成了一块风水宝地。看样子税务局领导还算满意,但要回去开会研究后再给答复。张振达就说,没问题,但你得赶早,这么好的一块地不等人的,还有其他几个买主也看中了。

    过了几天,税务局放话过来,说愿意要这块地,张振达要税务局先付五万的定金,然后他付了三万给地主,把地定了下来,再拿了一万给风水先生。就这样,一笔生意做成了。张振达从中赚了八十万。在那个年月,八十万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张振达一不做二不休,拿着这八十万,回到自己那个小县城,正好县城在建设一条新街,有个老板在街的中间建了一排房子,房子卖了个七七八八,可底下的门面却一间未动,无人问津。老板很焦急,又无计可施,正在这时,张振达找到了他,张振达给了老板一套方案:你这些门面总共也就值个三两百万,你把这一百多间门面盘给我,我先付你十万块钱,余下的在半年内分两次付清。老板不同意,说至少要先付一百万。张振达心想,这不行,我把钱全付给你了,我怎么活?于是张振达拍拍屁股就走了,过了一个礼拜,他又来了,问老板同不同意,同意就再谈一下,不同意就拉倒,从此不再提了。那老板看着那一百多个烫手山芋,心里烦,加上手头紧,如果真盘出去了,亏是亏点,但手头会活络些。两个人你来我往的,最后张振达答应付四十五万。留下三十五万作为活动经费,他还要去打点政府、银行相关部门的头头脑脑,门面拿下来后,也还要一些运作费。

    那个老板为那些门面伤透了脑筋,最后就吐血同意了张振达的方案。

    张振达赶紧给邹天打电话,邀请邹天下来一趟,邹天来了,张振达对邹天说,在你面前就不说假话了,我对这些个门面也没有底,我也不知道怎么弄,能不能卖出去?又能不能卖个好价钱?对这些心中全没谱。邹天觉得好笑,就说,你什么都不懂也没底,就敢拿?张振达说,我什么都没有,就是有胆。邹天就笑了。张振达说,你们做学问的就是少了我这个胆子,所以嘛就做不了生意,做生意不需要钱,拿钱去做生意那不叫本事,拿脑子去赚钱,那才叫高手。我也知道,我没有大智慧,但有小聪明,有大胆魄,做生意有这两项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