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壶回忆录
繁体版

第1章-儿时记忆

    先说一些小事来代入一下该交代的背景。

    我姓屈,生在夏天,据说那个夏天异常炎热,白天的气温基本都在四十度以上,烈日当空、骄阳似火,所以我爷爷脑壳一拍给我取了个名叫屈四火。自我记事起就觉得这个名字太老土,在我一再要求下,终于在上初中前给我改了个名叫屈燚。

    我们这里是一个四、五线的南方小城,东、南、北区是城区,西区与主城区仅一江之隔,在八十年代的时候还算城郊或者叫城乡结合部也行,其实就跟农村差不多,本地人都习惯称作河西,进城往返要坐船,后来有了轮渡便可以载车,第一座桥是我出生那年才开始建的,也是那一年政府把河西定为开发区,当时我爷爷和他7个同事被委派到这新区着手成立河西交警队,也就是现在的太元区交警大队的前身。他老人家本来就是从这里走出去的,沾亲带故的一大家族人也散落在周围远近不等几个村上,他也乐得在这熟悉的地方工作,由于他之前的老屋很久没人居住导致年久失修,于是便在离江边不远处寻了块地,重新盖了一栋独门独院的三层小楼,我便是在这小楼里长大的。

    我们这一代人基本都是家里的独苗,小时候也不用像以前的小孩需要早早的帮家里干活,于是就这样沐浴在和绚的春风下无忧无虑的长大,所以我们曾经被光荣的称为“垮掉的一代”。我读小学时是九十年代初,正是改革开放的初期,国家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那是一个风风火火的年代。我的父母工作都很忙,父亲还时不时的出差,所以他们两人基本没什么时间管我,所以我绝大部分时间是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的,回想起来那是我童年最快乐的一段时光,就算后来回城里读书,周末和寒暑假也绝对是回到这里来度过的。

    前面提到过我爷爷是交通警察,也是一位对党对国绝对忠诚的党员,从他的名字就看得出来。

    爷爷的生活很有规律,每天早上5点半起来练拳,太极拳、硬气功什么的内、外家功夫都涉及一些,反正我当时也不懂,7点半左右出门上班,下午6点半左右回来,半个小时吃晚饭,看完新闻联播和天气预报,练半个小时毛笔字,然后沐浴更衣上楼在一个供有几座神像的房间里打坐,同时嘴里还会念叨着什么。这个房间对于当时才几岁的我来说就是一个噩梦,灯光昏暗,常年烟雾缭绕,永远模模糊糊的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当然我那小胆量也不敢吃饱了撑的去探个明白,哪怕是白天都尽量绕着走。我应该是一个没有什么好奇心的小孩,他又是一个不苟言笑的人,我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都有点怕他,所以就一直没去弄清他当时神神叨叨的行为是在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