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山霁妖
繁体版

第十章 吃人的妖怪

    飞鸟掠过蒙蒙亮起的苍穹,没有等来打猎人回归的亲属焦急地朝着黑森林方向奔来。很快两具被风干的白骨出现在一个眼球凹陷、面色蜡黄的女人和一位满脸皱纹、拄着拐杖的白发老人面前。

    早就意料到会有这样一场意外的女人和老人没有哀嚎,强忍的悲痛让身体不由控制地颤抖,历经过无比煎熬的两颗心脏笼罩在无限的恐惧和沮丧之中。

    躲在隐蔽角落里看着这一切的卓步堂似乎能够听见他们急促的心跳,让他不明白的是,为什么没有人能够阻止他们冒险来黑森林打猎?

    女人跪地扶起一具看起来生前比较健硕而宽大的白骨,那裹着的碎麻布条是她为他男人亲手缝制的衣裳,如今却支离破碎,她确定眼前这具还能唤起她回忆的白骨就是自己的相公,她紧紧地抱着他,缅怀着他临走时的音容笑貌和叮咛。

    女人那失去相公的悲痛从心底里延伸到了全身,她没有办法接受现实,仰起频频晃动的头来,终于爆发了心底的怨恨,“苍天啊!你还要不要给我们穷人一条活路啊?”

    女人悲戚的呐喊回荡在空旷的大地,白发老人蹒跚至跟前,看了眼不用仔细辨认就能确定剩下的那具白骨定是自己的儿子,纵使老眼昏花,他也记得儿子临走前是老伴为保平安给他颈脖子上系上的那条红绳,如今那条红色的绳子还服帖地落在那白骨颈项处。

    老人有些费劲地弯下颤巍巍的身子骨,一手用力抓紧拐杖,一手缓缓拉着正在嚎叫的女人纤细的手腕,说道,“孩子,起来吧,这都是我们穷人的命,他们也算为这个家尽到了最后的责任。以后,咱就不要再来这个不详之地了。”

    女人就着老人手臂微弱而颤抖的力量站了起来,正了正眼神,环顾了一眼这个充满血腥气味的是非之地,眼里充满了仇恨。

    一会儿,几个粗壮的男子便拿着抬死人的家伙寻上了山来。其中一个鬓发长长的年轻男子看了一眼地上不成形的尸骨,朝着眼里布满血丝、面色难看的女人问道,“姐,姐夫他们...”

    “你自己看吧,我就知道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女人见到自己的弟弟,终于毫无顾忌地哭了出来。

    男子长叹了一口气,安慰了几句,便和身后几个男子一起把地上的白骨像拾柴火一样放进了架子里。这样的事似乎已是家常便饭,说不定哪天也会发生在弟弟身上。

    迎取尸骨的队伍缓缓踏向回家的路,褴褛的衣衫随着清风扬起,久久不肯落下,像是不心甘的灵魂在抗议世道的不公。而那双倔强的眼睛尚有生命气息地闪着绿光,是的,旁边的那一对眼珠子也隐隐透着灵气。

    卓步堂望着远去的两具白骨,知道事有蹊跷,却没有把握做出任何决定。

    镇子上妖怪吃人的说法多过老虎吃人,越传越玄的民间故事渲染着诡异而怕人的色彩,很快令人后怕的民间故事就传到了宫廷之中。

    刚从关外凯旋的李嵘将军正在接受皇帝的奖赏,能够击溃蛮横无理的多尔族人对凤都国的侵袭是莫大的功劳,从此李府的影响力又扩大了不少。

    朝臣们个个顶礼膜拜,皇帝更是欣喜若狂,攀附李府和嫉妒李府的势力又开始蠢蠢欲动。

    “臣有不情之请,希望皇上能恩准。”还未来得及脱下战袍的李嵘将军拱手恳请道,深褐色的脸庞经过战争的洗礼略显沧桑。

    “功在你,你要什么?难道还有寡人拿不出手的?”皇帝好奇地问这位打了胜仗的元老重臣,嘴角始终挂着一丝浅浅的微笑。

    “臣为朝廷办事乃是职责所在,既有俸禄不愁吃穿,所以恳请皇上把奖赏都分给平民百姓。”

    听闻李嵘慷慨的奏请,朝臣们个个称赞,自叹不如。

    “嗯,准了。”皇帝假以思索,爽快地答应了。

    “启禀皇上,臣听闻龙吟镇最近妖孽作怪,百姓人心惶惶,骚乱不宁。”一位老陈慢悠悠地从列位中走出来,并肩站在李嵘身旁。

    “据说是黑森林里的老虎作怪。”

    “黑森林?”皇帝惊奇地睁大了眼睛。

    “是啊,皇上,最近黑森林突然出现在老百姓日常,几乎是一种茶前饭后的谈资啊。”

    “听闻许多百姓为了生计,进林子里打猎,都有去无回,更恐怖的是,只剩下一堆白骨,不剩一丝血肉,让人无不心惊胆战呐!”

    一时间朝堂之上被吃人的妖怪吵得沸沸扬扬,七嘴八舌,唏嘘不已。皇帝听罢,皱起眉头,然后又若无其事地闭上了眼睛,仿佛对这嘈杂之声无比厌烦,又充耳不闻。

    “好啦好啦!”皇帝身旁一位粉头白面的小公公招呼起来,“各位大臣有话请慢慢说,慢慢说才好消化嘛。”

    “莫非真是妖怪所谓?”

    “一丝血肉不剩,这哪里是老虎所为?”

    ......

    渐渐地你一言我一语被小公公平息了下去。

    片刻,皇帝正身,“大法师,你有何高见啊?”不等人回答,皇帝又眯着眼睛侧耳。

    “臣以为,早在300年前就封印的妖族不可能不动声色就跑了出来,更不可能有妖孽如此嚣张无忌,况且,臣也未曾发现封印有何异动,不可能是妖孽作祟。”崔忈甫恭敬地道出一番臆断,“臣认为老虎吃人的说法更为实在。”

    “大法师说的有理,那这老虎是不是应该得到应有的惩罚?”皇帝睁开眼睛,端坐起来。

    “对付老虎还是要兵刃对之,臣以为最好由勇士去对付,特别是盛气在旺的将军最合适,这样在气场上就会压住凶猛吃人的老虎。”崔忈甫强行捏造猛将压猛虎的歪理。

    “臣愿意去看个究竟。”李嵘仿佛听出了崔忈甫的话外之音,上前一步毛遂自荐。

    “李将军领兵多年,从来都是凯旋,气场自然高,就是铠甲军也不及啊。”崔忈甫瞄了眼李嵘,大方抬举,连连称赞。

    “那这老虎就交给爱卿了,另外命铠甲军护其左右。”皇帝不加思索顺着崔恁甫的意思下达了命令,就此便早早退了朝。

    在李嵘出征的这几个月里,府中大小事务都托付给了仆将司云,这个从小在李府长大的孩子性情刚烈、正直、谨慎,从来不出岔子。正常情况下,现在司云应该早就在李府大门外恭候老爷的凯旋,而此时此刻却是两个丫鬟代替了司云本该站立的大门口石阶上的位置。这不经引起了征战多年的李大将军的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