跬步云霄
繁体版

第十一章 元老or打工人

    结束了面试,送走了范晓寒,陈清岚是哼着歌,蹦跶的回的宿舍。门是被一把推开,宿舍的几个妹子都在,齐齐的看向陈清岚,就听见陈清岚大声说到:“哀家回宫了,还不快点接驾?”

    另外几个人这时候又把头扭了回来,装作没看到没听到。

    “哎哎哎,你们几个怎么回事啊,你们是看不见我了吗?”

    还是没人理。

    陈清岚这会就跑到了插座旁边,对着他们喊到:“再不理我,我就断电了!”

    “岚岚你渴不渴啊,我这有玉米,你拿着手里玩啊。”这是陕北妹子,语无伦次。陈清岚呸了一句。

    一看那俩还不理,“我可真断电了啊。”

    山西妹子悠悠的说到:“我是笔记本。”

    “对啊,我也是笔记本啊。”陕北妹子也反映过来了。

    河南妹子扬了扬手里的手机。

    “你们觉得断电了,还能有网,路由器是靠喘气活着的吗?”陈清岚快被这俩气死了。

    山西妹子头立刻扭了过来冲着陈清岚说,“岚岚啊,你什么时间回来的,累不累啊?”一脸的萌笑啊。

    河南妹子还是扬了扬手里的手机,另外多加了一句话:“下载好的。另外,你们最近不都是偷偷用的隔壁屋的wifi吗?”

    额。。那两个妹子一起看向了河南妹子,同时说:“说的有道理!”然后大家继续不理陈清岚了。

    我能被你们治住?反了天了。陈清岚只说了一句话,就让那三个人立刻跑过来端茶倒水,揉肩捶腿,那句话就是--伺候好了我,晚上我请客火锅!

    不多会,四个人就一起蹦蹦跶跶的走向了火锅店。然后什么羊肉卷牛肉卷各种蔬菜,最夸张的是陕北妹子,各种丸子点了一遍。火锅店的小妹一看,问了一句确定吗?陈清岚大手一挥,上!等到一上桌,全傻了,整整16盘丸子。三个人都看向陕北妹子,陈清岚问到,你疯了吗?陕北妹子说:“手一滑就点多了。”赶紧问小妹能不能退,得到的答案是,一旦上桌,概不退换,如果吃不了欢迎打包。那还有啥说的,吃吧。只不过看着这些丸子,大家都直擦汗。

    吃饭期间,大家问到,怎么今天大出血啊?陈清岚说自己工作的事情基本上搞定了,又说了下待遇,几个人都直羡慕。只有山西妹子问差不多是啥意思。

    陈清岚说还没有正式的通知,但是加了对方的微信了。那几位奇怪,加了微信就说搞定了啊。还是山西妹子说了一句:“你如果是领导,你会让一个面试的人随随便便加你的微信吗?”

    “哈哈,还是我的小可爱聪明。来亲一个~”说着就冲山西妹子一个飞吻。对方立刻回了一个,剩下的两个人说:“要不然咱俩也来一个。”然后两个人一起觉得恶寒。

    一顿饭就在嘻嘻哈哈中吃完了,至于那十六盘丸子,吃了两盘就吃不下了,其中还有一盘是大家石头剪刀布谁输了谁吃才消灭的,最后老板也觉得这有点太多了,退了几盘能退的,还剩十盘,给他们炸了出来,让他们能带回去。拿回去之后,四个人坐在宿舍,一起盯着这一大包丸子,在那思考。最后讨论出来的结果是,一层楼分掉。别说一层楼了,刚走了俩宿舍,就被那俩宿舍的宅女和腐女们抢光了。

    回来躺在床上,大家得出一个统一的意见是,以后绝对不让陕北妹子点菜,另外就是,以后不管吃什么都不会再吃丸子!

    陈清岚躺在床上,撑得睡不着,就在那边胡思乱想,如果在一开始,新贝和坤达都录用了自己,自己会选择哪一个呢?几乎没过一秒钟,就有了答案:坤达。不说别的,自己很喜欢范晓寒这个人,很有趣,又让人很舒服,自己甚至很想成为那样的人。那如果刨去人的原因呢?范晓寒说坤达是一家新公司,原来自己是打算去一个行业的巨头公司但是没有去,后来选择了坤达。她又是为什么呢?这么聪明的一个人选择这个公司肯定有他的道理啊,但是没有说呢。想着想着,自己就睡着了。

    面试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企业的文化和企业的情况是在企业的办公环境和面试官的身上体现的。求职者是选择的过程中,除了待遇之外,能看到的就是上面的东西。如果差不多的待遇的情况下,肯定会选择离家近,办公环境优秀,面试过程中面试官有能力的那一个的。

    现在的范晓寒的公司是一个什么情况呢?其实陈渊的了解不是很到位,本来范晓寒是打算去那家巨头公司,但是她的一个老朋友找到了她,给她推荐了现在的坤达。坤达是一家新公司,也很小,全国没有多少的分公司。当时和范晓兰聊得时候,她的朋友只问了一个问题:“你是愿意当一家新公司的元老,还是愿意当一家成熟公司的打工者?”

    该怎么选择呢?这是一场赌博,去巨头,稳定,公司体制完善,待遇较好,按部就班,一步一步的往上走,除了实力,最重要的得看有没有别人愿意离开给自己腾位置。去坤达,公司体制缺失,待遇相比较略差,但是,如果这个公司开始大力的发展起来,那么自己是这个公司最早的员工,也是帮助公司挣到第一桶金的人,后期相应的职位都是空缺的,只要自己愿意往上走,基本上都是自己的。并且公司的制度等一些东西,是可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制定的。

    至于薪水根本不考虑了,因为如果最后真的可以坐上高管,实际看重的是年终奖和股权分红,这个只能是创业型公司才会有的。同时,范晓寒还在考虑另一个问题,目前巨头这边虽然是个机会,这个机会不常有,但是隔一段时间会有一些,而坤达这种创业型的公司,机会很少很少。自己如果在坤达失败了,再去巨头那边,自己是没有损失的,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去坤达呢?两者比较下来,在坤达做的不好,只比在巨头一个月少个几千款,如果做的好,一年下来,自己在坤达要比在巨头类型公司那边多赚上百万。无本万利,何乐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