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平民传
繁体版

第544章 衡州城之战

    在军议现场,李勇向孙可成等将领提出的要求是不能轻敌冒进。

    因此,孙可成本应该与王升保持默契,东西两路军之间保持相似行军速度,相互照应,共同南下。

    刚出兵的时候,孙可成确实控制行军速度,但是,担任前锋的陈青云却提出了相反意见。

    陈青云不仅是一名勇将,他麾下还拥有新组建的河内兵。

    河内兵曾是汉国两支雄兵之一,组建这支部队之后,河内军还没有真正在战场上立下奇功,因此,这场战斗也成为了展现河内兵实力的试金石。

    面对精锐河内兵将士,留守唐军根本不堪一战。

    在南下过程中,汉军捷报频传。

    刚开始,孙可成还劝告陈青云不可小觑唐军,随着捷报不断增多,孙可成转变立场开始支持陈青云,甚至帮助陈青云打掩护,一起搪塞李勇的使者。

    唐军在西路军行军方向部署了一定防守兵力,王升在南下过程中还打了几场硬仗。

    在东路军行军方向上,唐军简直就是不设防,孙可成部在南下过程中势如破竹。

    东路军率先抵达衡州城北城外。

    尽管没有攻克衡州城,但是,先行到达衡州城外,本就是一件大功劳。

    在这种情况下,孙可成下达安营扎寨命令,同时,命令将士制造攻城武器,为汉军主力到达战场后投入战斗节省时间。

    就在孙可成刚刚命令将士们安营扎寨,将士们成功制造出一批云梯后的不久,衡州城的城门被打开了。

    城中跑出一名骑马的使者,使者代表张雄向孙可成请降。

    除了请降,张雄还想立功。

    使者表示,张雄已经控制了北城城门,希望汉军火速入城。

    张雄和李勇一样,都曾是衡州城豪族。

    孙立德成为汉王,李勇负责整个河内郡军政大权后,李勇将家属及产业都转移到了郡城吉安城中。

    由于李勇提前将家属转移,因此,面对唐军入侵,他可以游刃有余。

    张雄却不一样,不论是家族事业,还是亲属都在衡州城里,唐军动作太快,张雄根本来不及转移。

    王升与张雄两人关系不好,当王升和毛宁撤离之时,根本没有派人通知张雄。

    在衡州城失守之后,张雄选择了投降。

    孙烈倒也很重视张雄,把新组建的汉地野人军团交给张雄统帅。

    张雄投桃报李,为唐军在衡州城的统治提供了不少帮助。

    听完使者的话,孙可成和陈青云两个人面面相觑。

    和王升不同,孙可成与张雄两个人本身没有矛盾,也没有情谊,双方甚至没有见过。

    孙可成不知道张雄是否可信,并不想拿自己部队冒险。

    使者发现孙可成不为所动,开始嚎啕大哭。

    使者不仅控诉唐军在城中的无耻行径,希望孙可成火速带兵入城拯救城中将士,使者甚至提出,愿意留在军中担当人质,增加孙可成的信任。

    面对使者近乎耍赖的行径,孙可成有些无语。

    一支军队的生死存亡,可不是这名使者一条命能够承担的起的。

    但是,使者确实打动了孙可成。

    唐军在衡州城的统治不得人心,平民们期待王师收复失地,也许汉军可以在入城之后,获得城中平民拥护。

    对于孙可成来说,这确实是一个好机会,他不必一次投入全部兵力,可以对北城发起试探进攻,试探唐军兵力。

    如果唐军在北城的防御真的空虚,汉军趁势夺取北城那可是大功一件。

    即使战局不利,城中有埋伏,只要将士们足够机警,就能够及时撤退,再不济,自己还能带领东路军主力接应败军,汉军就算输也不会输得太惨。

    孙可成还在犹豫,城中响起了厮杀声。

    使者急切的说道:“将军,必然是我家将军控制城门的事情被唐军察觉了,机会难得,此时如果不立即入城,一旦唐军重新收复北门,我军再想进城就困难了。”

    “将军不必担忧,大概也是上天眷顾将军,河内郡南方义民因为不满唐人欺压,起兵反抗,孙烈亲自带兵平叛,此时正是最佳动手时机。”

    陈青云也开始劝谏:“这样吧,孙将军带兵在城外等我消息,我带领河内兵先行出发,我部将士精锐,即使唐军在城中设下了埋伏,我们也有能力有信心及时撤退。”

    孙可成点点头:“你小心点,千万不要轻敌。”

    陈青云简单动员了将士们几句之后,开始组织将士入城,使者也被一并带走,当作全军向导与联络官。

    陈青云带兵出发之后,孙可成派出快马,将衡州城变故与自己的决定报告给李勇。

    随后,他命令麾下将士做好准备,准备接应河内兵。

    河内兵进入城中不久,喊杀声便开始减弱,随后,城中冲出一骑快马。

    快马报称,陈青云已经控制了城门,击败了唐军城北部队,根据侦查,唐军兵力空虚,无力进行反击,陈青云正带领麾下将士朝衡州城南城行军。

    他建议孙可成立即组织将士带兵入城。

    陈青云的判断比张雄的说辞更可靠,听完快马的报告,孙可成不再犹豫,开始带兵入城。

    当汉军部队半数入城之后,城中战局出现了转变。

    大量唐军士兵从北城两侧迂回了过来,两支军队向着北城门方向发起冲锋。

    这两支军队躲过了河内兵侦查从侧翼出现,说明唐军对于这场战斗早有准备,孙可成明白,自己中计了,张雄必然有问题。

    面对危机,继续后退将会让汉军遭受惨败,城门狭窄,汉军无法从容撤退,唯一选择只能依托城门进行抵抗,尽量争取时间。

    想清楚这一点,孙可成命令将士吹响冲锋号。

    将士们做好抵御唐军突袭准备的同时,孙可成组织兵力朝着张雄的将士杀了过去,即使汉军全军覆没,他也要先把叛徒消灭。

    做好自己该做的,剩下的,就交给命运,东路军的存亡取决于后备的支援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