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红楼改气数
繁体版

第六百十四章 林黛玉不进宫

    贾琏一愣,出去吩咐鸳过鸯去取项圈的王熙凤已经回来了,见状上前笑道:

    “今儿是傅通判和傅姑娘一道儿来咱们家的,傅通判去见老爷,傅姑娘就来拜见咱们老太太了。

    傅通判求了老爷,老爷就应下了,让傅姑娘暂时在咱们家住一阵子,正好老太太也喜欢热闹。

    可巧儿,就这么会子功夫,水姑娘也来咱们家了,可不是咱们家吉星高照了?”

    王熙凤这简简单单、热热闹闹的几句话,实际上是明明白白地把事情的前因后果最简洁地告诉给了贾琏。

    好家伙,这傅试是直接把他家超龄未嫁的妹子硬往贾家塞啊,这……这也忒厚脸皮了。

    在贾琏接管贾家之前,贾政号称是贾家的“主心骨”“当家人”,可他天天交往的都是些什么人啊?

    官场上是趋炎附势、做事没底线的贾雨村、傅试之流,官场外是职业马屁精詹光、单聘仁这些的清客。这么下去,贾家还能有个好儿?

    话虽如此,但贾家对外的脸面还是得要的,既然不好直接把这位傅大姑娘轰出去,那就得“善加利用”。

    于是贾琏故意问王熙凤:

    “水姑娘的住处安排在了‘大观楼’,那傅姑娘安排住哪里呢?”

    如今的王熙凤,在贾琏面前已经不似早先飞扬跋扈,大事小情也不敢再只顾着她自己,随便自作主张,此时一见贾琏如此发问,便猜到他这是话里有话,赶紧笑问:

    “哟,刚才这一忙活,我还来得及没想好呢。要不,劳烦二爷给我提个醒儿?”

    贾琏用眼一扫,见宝钗正一脸端庄之态,和薛姨妈一道儿站在王夫人身后,心想:

    既然这位狗皮膏药小姐是贾政答应弄进贾府来住的,那就把这个麻烦送到王夫人弄进来的薛宝钗身边,岂不是绝配?倒比让她去叨扰别人更好。

    况且,只怕这位狗皮膏药小姐此番来贾家的目的,也是和薛宝钗一样,都是奔着要“拿下贾宝玉”来的,让她俩凑在一起,让不要脸盯着不要脸,也许彼此还能互相牵制,免得真弄出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

    于是贾琏便笑道:

    “久闻这位傅小姐才貌俱全,乃是出了名的琼闺秀玉,这样的人物,在咱们家里能与她相为伯仲的,也只有薛大妹妹了。

    我瞧着,不若让傅小姐就住在薛大妹妹的蘅芜苑里,想来她两个性子差不多,彼此一定惺惺相惜。”

    王熙凤立刻附和:

    “这主意好!我一见傅姑娘,就觉着她神似薛大妹妹,让她俩住在一块儿,那肯定投脾气!”

    说着话,王熙凤已经走去贾母身边,将这个安排说了。

    贾母闻言,也连声称好,向宝钗道:

    “让傅姑娘跟你去蘅芜苑住,你们两个都是性子和顺、知书达理的,在一起多做做女红,说说话儿,做做伴儿多好。”

    .

    宝钗从心里是瞧不上傅秋芳的。

    她早就听王夫人和薛姨妈说起来,这个傅秋芳的哥哥傅试不过是个政治暴发户,靠着巴结贾政才做了个通判。

    傅试见他妹子傅秋芳有几分姿色,又聪明过人,也不管自家穷酸,根基浅薄,只一心要仗着妹妹攀附豪门贵族结姻,一直不肯轻意许人,这才一直耽误到了快二十四岁,至今还尚未许人。

    而且更叫宝钗讨厌的,是王夫人曾私下说过,傅试曾向贾政提出说将傅秋芳许给宝玉的事情。

    幸亏贾政虽然看重傅试,可到底还没疯到让自己的儿子娶一个大了快十岁的小官妹子。

    宝钗一向为人圆滑世故,面面俱到,极会做人,就算心里再不乐意,脸上也照旧能笑得温婉端庄,立刻道:

    “还是老太太最体察,知道我最爱做女红,如今多了个伴儿,一边做纺绩针黹,一边说说话儿,不知道得多舒心呢。”

    王夫人闻言,也趁势赞道:

    “还是宝丫头懂事,我听说她每天夜里都在灯下做女红,夜夜做到三更天之后才就寝呢。

    本来以她的才德,这回进京待选,也是极大可能选为为公主、郡主的入学陪侍,只可惜还是家世不够,真真儿是可惜了她。”

    这话在别人听来倒也没什么,可茱萸一听说宝钗曾经待选公主、郡主的入学陪侍,登时觉得不入耳,于是故意一连气儿追问起来:

    “哦?方才老太太说起过,这位薛姐姐是金陵薛家的小姐,既然是皇商之女,在户部也该有个标名,皆可将名帖简历送达礼部,参选是不成问题的,怎么倒说是‘家世不够’?

    再者,初选者只需向礼部呈送名帖简历即可,只有进入复选者,才需要进京面试。这位薛姐姐既然从金陵进京待选,那想必应该是已经进了复选的,礼部怎能到此时才以‘家世不够’为理由将人落选?

    若真有这等事情,我必定要跟皇叔说一说,礼部那些官儿是怎么做事的?”

    她声音清脆,句句说得掷地有声,吓得王夫人、薛姨妈和宝钗都不由瞬间出了一身冷汗。

    王夫人更是恨不得当即给她自己一个大嘴巴——自己平时也不算多嘴多舌啊,怎么现在一张嘴就害死人呢?

    .

    薛姨妈带着薛蟠、宝钗从金陵进京,说是“进京待选”,其实,那不过是为了说出去好听点儿。

    真正的原因是薛蟠在金陵当街打死了冯渊,薛姨妈母子三人离开金陵是为了“避货逃难”。

    为了能等到王子腾、贾政出手帮忙,所以薛家才会一路曲曲折折、走走停停,走了一年多才从金陵到了京城。

    这一年多里头,贪赃枉法的贾雨村当上了应天府知府,终于胡乱判断了薛蟠打死人命的“葫芦案”。

    不过此案终结的方式是对外宣称薛蟠已被冯渊冤魂索命,暴病而亡,从此,薛蟠理论上也已经是个“死亡的杀人犯”了。

    宝钗成了杀人犯的妹妹,就算早先报名能过了初选,也绝对不可能进宫了。

    这样见不得光的事情,要是给皇帝知道了,这还了得?

    .

    还是贾母顾及亲戚面子,赶忙出来撒了个谎,给薛家圆场:

    “这是因为宝丫头身体不好,这才过不了选秀的。

    宝丫头身上有从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是个有病根儿的顽疾,若吃寻常药,都是不中用的,得常年吃个海上方。”

    身体有顽疾,选秀自然是要被退回的。

    茱萸闻言,恍然点头,又立刻转而向黛玉道:

    “这么说来,像林姐姐这样的才貌,竟然也没能进宫来参选,想来也是因为身子原因咯?

    不过,如今林姐姐的气色,果然比上回见面时候好了不少。”

    黛玉抿嘴一笑:

    “我早先果然身子十分不足,不过前番回到姑苏之后,自觉大有起色,饮食睡眠都好了许多,如今连药也吃得少了。”

    茱萸上前拉住黛玉的手:

    “那可好了,咱们以后天天在一处,说说笑笑,林姐姐的身子必定能更好。

    到时候,我跟皇叔说,也赐给林姐姐才人职分,让林姐姐跟我一同去郡主府住好了。”

    见黛玉低头不语,茱萸挠挠头:

    “林姐姐,你不愿意?”

    .

    贾琏是真看不下去了,上前笑道:

    “你若喜欢和你林姐姐在一处,就多来我家住住也罢了,何必给要把你林姐姐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