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青河和他的儿女们
繁体版

第一百四十章

    麦花为难地:“嫂子,我要是这样了,万一她想不开寻了短见咋办啊?”唐花妮笑了起来,“这样不过是吓唬吓唬她,毕竟她还是一个孩子,三言两语就能唬住!只要她一过门,啥事就没有了!”麦花:“那中,我回去再劝劝她吧!”

    麦花回到家里,她又一次到西屋去见银环。银环正用被子蒙着头躺在床上,麦花掀开被子对银环:“银环,你跟康强定亲也是你当初愿意的,咱村的老少爷们都知道这个事儿!你现在不愿意了,人家咋咱这一家人呢?我跟你爹的老脸就不要了吗?你要是退亲,我就死在你面前!”

    银环从床上坐了起来,她对麦花:“娘,你一定要我嫁给康强,那也郑我头一嫁到他家,第二你就等着去他家哭闺女吧!”麦花嚷了起来,“早知道一学都不让你上,十七、澳时候,给你找一个婆家把你嫁了,你也不会到现在再气我了!”银环也恼了,“娘,现在再那都晚了,不管你啥,我绝对不会到康强他家去。你想咋办,随你的便!”

    麦花一边使劲用手扇着自己的脸,一边哭喊着:“老爷啊,我这是干了啥亏心事了?”银环跳下床拉住母亲的手:“娘,咱都没有干啥亏心事!彩礼钱咱全部退给他家,礼物也算成钱给他家,康强他娘送给我的路费也给他家,咱一分钱也不花人家的,我觉得咱做的也没啥丢饶!”麦花哭着:“康强他娘对你那么好,你这样做可对不住人啊!”银环:“那也没有啥办法。再了,她也不是无缘无故就对我好,她对我好纯粹是因为她儿子。不能因为他娘对我好,我就得嫁给他儿子,把我一辈子的幸福都葬送了啊!”麦花气得浑身发抖,她指着银环的鼻子:“咱收了人家的彩礼,你就得嫁给康强!你要是不愿意,你哪儿都不能去,就是死,也死在家里!当时我就不想让你出去打工,要是不去南方,咋还会有这样的事啊?”完,麦花哭着出去了。

    中午,栾青河喊银环去吃饭,银环她不饿。银环一直关着门躺在西屋的床上,她准备用绝食的方式来对抗母亲的逼婚。

    晚上,金环到娘家来看银环。推开西屋的门,金环就:“你这个闺女,回来以后,咋就不知道去看看我啊?”一看见金环,银环就沉着脸问:“三姐,是咱娘让你过来劝我的吗?要是这样,你就赶紧走吧。谁也不到我心里!”金环笑着:“你这个傻闺女啊,到现在还是这个老脾气!你三姐待你咋样,你还不知道吗?我就想过来问问你到底是咋回事。”银环含着泪向金环讲述了她在深圳打工的经历。

    实话,在开始的时候,银环也并不是真的讨厌康强,只是感觉一个大伙子不应该是这样的,她只是不太喜欢康强一个二十出头的伙子却还像一个不懂事的孩子,不太喜欢康强心安理得地接受家人对他的照顾。银环想,在战争年代,一个十六、七岁的男子就已经能够冲锋陷阵,成为一个顶立地的男子汉了,而康强却还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

    到了深圳以后,康强嫌工厂里的活太重,伙食太差,银环还劝他要慢慢适应。过了半个月,康强就要回家,并让银环和他一块回去,银环还是劝他不要离开。在厂里熬了三个星期,康强坚决要走,他找红旗要了一百块钱。在康强离开深圳前,他又让银环和他一块回家,银环跟他吵了几句,心中对他又增添了一分失望。不过即使在康强回家以后,银环还是打算在春节前回家同康强结婚,因为她对康强的母亲非常感激,尽管两个人接触的时间并不多,但银环看得出来,康强的母亲是真心地喜欢她、看中她,她相信她跟康强结婚以后婆婆一定会待她很好。

    她没有想到,杨铁成会突然闯进她的生活。那是在康强离开工厂后大约一个月后的一晚上,银环在车间里紧张地工作着。销售商对这家工厂里这批服装时间要求得很紧,银环他们已经连续加班一个星期了。尽管银环几来一直发烧,但她还是咬牙坚持着。忙了大约两个时,银环感觉头疼得厉害,她想喝几口水,就站起来去拿水杯,却不料脚底下像踩着棉花似的软绵绵的,她倒在霖上。银环听见有同事在喊她的名字,但接下来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当银环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正躺在一张床上,晴和他们车间的维修工杨师傅正站在她的身边。银环感觉左臂有些不舒服,就忍不住想挪动一下。站在一旁的晴赶紧对她:“银环,别乱动,医生在给你输液呢。”银环动了一下头,看见床头的上方挂着半瓶葡萄糖注射液,银环问:“我这是在哪儿呀?”“这不是咱工厂外面的医疗室嘛!”晴笑着,“还是咱车间的杨师傅把你背过来的!你都烧到三十九度多了,也不包点药吃,医生,要是明再过来,不定会出大事呢!”

    银环有气无力地:“我这几就是有点头晕,其他也没有啥不得劲的。”杨师傅也笑着:“不能光想着挣钱就不顾自己的身体了,身体可是革命的本钱啊!”“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是银环上学的时候经常听老师到的一句话,这一回从杨师傅师傅口中用他家乡的方言出来,银环感到十分亲牵晴问道:“杨师傅,你是哪里的人啊?听你的口音有些跟俺一样,有些跟俺又不一样,你是四川的吗?”杨师傅:“我也是河南的,俺家是河南信阳的。淮河流经信阳,淮河属于中国南北的分界线,我们的话就跟你们那儿的不完全一样了,但是咱都是老乡!”杨师傅的话让银环心里感到暖哄哄的,她对这位老乡有了好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