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烈歌
繁体版

第一百三十九章 安排?

    “逆子!老身怎么就生出了你们这两个畜生!”

    从门外走进来一个老妇,赫然是两人的母亲,两人惊愕之下,一时间都忘了起身。

    “娘~你这说的甚子?我们俩还不是给爹讨个公道!”

    “就是,我和大哥也是为了家里好啊!”

    吴大吴二终于反应过来,连忙起来过去想搀扶老妇,口里一直叫着委屈。

    “畜生啊~你们爹还没死呢!”

    老妇骂道,恨不得抽他们两个耳刮子,可毕竟是自己的亲生的,强忍了下来。

    这一变故让姜毅有点发懵,直到广普和尚来了才知道,原来这个肠痈患者福大命大,在这个做完手术既没有抗生素,又没有营养液的年代,竟然真熬过来——醒了。

    老妇带着垂头丧气的两个儿子又是一顿悔过加感谢,才回到病房照顾自家老爷子。

    “呵呵~~大师医术精湛,学生真怕患者醒不过来了。”

    “阿弥陀佛~~贫僧也是侥幸,再过些时候,即便是用野山参吊着,只怕也无力回天,唉~~”

    “凡事都讲究积累,大师莫要灰心。不过,今后若再有此类手术,一定要对方家属签字画押了,不然......”

    “贫僧明白,定不敢忘。”

    两人又复盘此病例,针对为何要排气后进食等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当然,姜毅主要提出观点,大和尚进行研究,后面他就撒手不管了。

    可以说这次无锡之行圆满成功,虽然但是,姜毅觉得自己其实不用折腾这一趟的......

    办完事儿,当然是要回家过年了,对于他过年前还到处乱跑,除了姜母唠叨两句,姜父根本不在意,只要自己儿子带足了人手。

    姜家过年欢欢乐乐,而远在京师年迈的孙公公,与万历皇帝度过了不知道是不是最后一次的团圆年,大年初二就启程南下。

    北方天寒地冻,北直隶很长一段运河都结了冰,孙公公急于回江南,硬是走陆路到了临清,才坐上了运河南下的船。

    “公公,何必如此辛苦呢。”

    随身的小太监伺候孙隆,挪动火盆尽量靠近老人身边。

    “不得不如此啊~回一趟京师真是折腾死这把老骨头了,可老夫不回去,谁能镇住那些人,况且,手底下的那些猢狲也要看严了,莫要再惹事端!”

    老太监也是吃一堑长一智,生怕手底下的人为非作歹,生出苏州那种祸事来,他不是怕遭责难,而是怕误了皇帝的大事。

    坐船南下终归是舒坦些,孙公公到了南京,应付完南都的众多官僚,这才有机会把王名世单独请来。

    “这......孙公公,陛下的口谕不合规矩啊~~”

    王名世听到万历对姜毅的安排,不禁有些头大。

    “在锦衣卫,陛下的口谕就是规矩,怎么?!孙大人莫非要抗旨?还是以为咱家在矫诏?”

    孙工慢条斯理的说道,语气却是不容置疑。

    “哪里,只是这一小旗的人怎么安排?是否还有......”

    “陛下就是看中姜毅忠心,进献的宝镜又极得贵妃娘娘喜爱,咱家与陛下闲聊之际一时嘴快,说了姜毅前几年的事情——此事就交给王大人办了,其余的,不用多心!”

    王名世抬眼看看孙公公,见对方神色认真,这才稍微放下心来。

    他自认是读书人,虽然加入锦衣卫,但也不会站在士人的对立面,安排锦衣卫保护姜毅的事情,姜家可不一定领情啊~~

    既然陛下明面上没有其他意图,此事倒也可以安排,大不了和姜永盛说开了,虽然不知姜毅如何入了陛下的眼,目前看来没什么坏处。

    不过,他才不信老太监的说辞,那镜子再怎么宝贵,皇帝也不会这般。

    王名世想不明白其中道理,索性就不琢磨了,与老太监寒暄一阵儿,就回府了。

    此事虽然摸不着头脑,但该办还得办呐~

    他不好直接出手,只能交给最亲信的人,此人自然是非王山莫数。

    “叔儿,我怎么转不过来了呢,选秀女也没这么麻烦吧?陛下要咱们保护姜兄弟,这是好事儿啊!”

    王山一脸蒙圈,他没有察觉到这里面的深意,却被王名世得要求弄糊涂了,要挑人,还要挑个忠诚老实,不搬弄是非的之人,属于秘密公干,得上有老下有小,还得有真本事......

    “能不能办?”王名世不耐烦了。

    “能......”王山见他怒了,仔细琢磨一下才回道:“老薛麾下有个小旗,一身真功夫,连我也打不过他,家里老小都在,为人木讷......呃~~老实本分,我觉得挺适合。”

    “明日把人带来。”

    “啊?”

    “怎么?”

    “明日不行啊,去查淮安府的案子了。”

    “......尽快换回来。”

    “遵命,叔父。”

    “......”

    这两人谈事公私混杂,要不是还有叔侄这层关系,王名世早把王山踢到凤阳府吃屁去了。

    待这小旗一身风尘仆仆的赶回南京,听到是这种任务,虽然有些错愕,但没有多说,直接领命。

    “魏青,刚刚本官的话,你听明白了吗?”

    “卑职明白。”

    “好!你是卫所里的老人儿了,其他人选你去挑。”

    “卑职遵命。”

    魏青领命退了下来,此令虽然略显荒唐,但自己蹉跎三十年,也不过是区区一小旗,所谓树挪死人挪活,总比留在这里,时不时的做些自己不情愿的事情,内心备受煎熬的好。

    过了一些日子,正在家里准备回无锡读书的姜毅,在自己的会客厅里,瞅着王山,再看看一旁的六个彪形大汉,脑仁儿疼......

    这件事情,孙隆要避嫌,王名世更不可能亲自过来,于是,王山喜笑颜开的跑一趟。

    “王兄,这......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我叔父交代的,还有一封给姜叔父的信,已经交给福伯了。”

    王山挥手让魏青他们下去,接下来自然由管家姜峰来安排。

    “小弟可没有资格被你们锦衣卫保护啊,好端端的,要吓死我啊~”

    “陛下的口谕......”

    “他喵的......”

    “嗯?”

    “雨女无瓜。”

    姜毅没忍住骂出来,不用王山说缘由,思来想去此事多半与老太监脱不了干系,王山接下来的话,也认证了他的判断。

    “这几人......”

    “放心,都是我和叔父精挑细选的老实本分之人,今后只听你的命令,保护兄弟你周全,就是不够一个小旗之数,还差几个人。”

    你挑的我可不敢用,还好有王名世把关,还能靠谱一些。

    老太监嘴里也没个把门的,八成是把他在杭州府做的事情扣在自己脑袋上了!

    要不然万历皇帝能这么干?

    难道,我小小年纪就这么被锦衣卫安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