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上横吹霜色刀
繁体版

第十九章 代课老师

    “英国杰克……好东西啊!”杨明轩上前摸了摸机身赞道。

    “多亏若兰妹子在这,要不然再好的东西搁在这也白搭。”慧婉接口道。

    “若兰妹子,这回你可有的忙了,注意身子,知道吗?”杨明轩看向若兰关心道。

    “谢谢姑父!若兰我……”能在大屋派上用场已经是莫大的安慰,现在又听见恩公说出这话,若兰两眼一红,哽在当场。

    杨明轩刚想安慰几句,左腿忽然被一双小手抱住,低头一看,小巧香正仰着脑袋看着自己,小家伙穿着身新衣裳,鞋也是新的,数日未见,小脸蛋也圆润多了……

    “巧香……都快不认识了”杨明轩连忙弯腰抱在手中。

    “伯伯,你不住在这里吗?”巧香闪眨葡萄粒般的大眼睛问道。

    “伯伯住隔壁,这几天有事去了,你还记得伯伯吗?”杨明轩也问道。

    “嗯!伯伯你看,姑姑回来了……”小手一指院门,欧阳雅莘和玉瑾已然进到院中。

    “怎么样……这院热闹吧?”欧阳笑着冲老师问道。

    “热闹是热闹,这一来怕是委屈了瑾丫头。”杨明轩这才明白玉瑾为啥会在东跨院了,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如今这院里一下子聚着八九个女人家家,那还不跟开了锅一样啊,一向恭默守静玉瑾如何能受得了。

    “大哥,上头给明轩拨下一笔钱,用作存放学校的东西,算是屋舎租金吧,每月二十块大洋,你看是交给四叔那边呢还是交这头柜上呢?”第二天一早,杨明轩来到正院对大爷德宽言道。

    “啥租金不租金的,一家人你算这么仔细作甚。”大爷脸一板回道。

    “这是公家的事,理当公事公办。”杨明轩道。

    “既如此你就交与家清吧,钱财之事一向由柜上掌管。”大爷见妹夫说得在理,只得同意道。

    “还有一事,运来的东西尚需重新归置,你得给我找两个木匠过来打几个柜子,再给我派几个人帮着搬东西,工钱该咋算就咋算。”杨明轩又道。

    “这算啥事……家良,照姑爷说的办。”大爷立马叫过管家吩咐道。

    “谢谢大哥!”回身跟着家良去了前院。

    半个月后,几间屋子内的东西均已重新归置整齐,档案、实验室资料和那几十箱古籍搬进了楼上的两间小屋子,其它图书和楼下的教学用具、实验室器材全都堆在了木架上……

    “这种无所事事的日子不知道要持续多久?”楼下临时办公室里,杨明轩望着窗外的天空自言自语道。

    “我听说这镇上有座学校,咱们可不可以去看看?”欧阳雅莘停下手里的钢笔对杨明轩问道。

    “你不提醒我都忘了,那还是所公办学校,校长是德慧的堂哥,对,咱俩天就去,说不定能找点事情做做。”杨明轩决定道。

    “把十一月份的薪水发了,一会咱们要经过横街,顺道买点东西。”次日上午,杨明轩进到东跨院的办公室对先到一步的欧阳雅莘吩咐道。

    “正好我要做身冬装,立冬都一个多月了,呵呵!”欧阳雅莘笑着打开抽屉和侧柜,拿出了薪资表和钱箱。

    “你没弄错吧?”杨明轩数了数跟前的大洋,疑惑道。

    “不是说每月有八十的薪资吗?五十块没错啊。”欧阳回道。

    “你呢?”杨明轩看向欧阳问道。

    “三十。”欧阳回道。

    “一人四十,平分……”杨明轩脸一沉道。

    “你是主任,薪资本来就比我高,怎么好平分呢。”欧阳道。

    “学校都没了,哪来的主任,你我现在都是仓库保管员,分啥高低?”杨明轩道。

    “这样,我拿三十五块,不能再多了,师母、俊叶、俊阁都靠你这点薪水,比不得我单身一个。”欧阳只好退让一步。

    “战时薪资减半,少是少了点,好在钱在咱自己手里,不至拖欠,就按你说的办吧。”杨明轩同意道。

    出得大屋,两人沿着中街直奔前坪学校,过了横溪石桥走出三十来丈,朝右一拐,进了一处六尺弄堂,顺着弄堂又往前行出十来丈,一座面南背北的如意大门现在了眼前……

    “应该就是这里了。”杨明轩抬头看了看门楣,自言自语道。

    “是来找人打吗?”门口一位老汉看出端倪,近前问道。

    “正是,楚德文楚校长在吗?”杨明轩移步问道。

    “敢问您二位是……?”老汉见两人面生,继续问道。

    “我叫杨明轩,是德文的堂妹夫。”杨明轩回道。

    “二姑爷,我是德奎啊,您不认识我啦?”老汉惊喜道。

    “德奎大哥,我二大爷还好吗?”杨明轩细一打量,连忙问道。

    “我爹去世九年了,痨病走的。”德奎回道。

    “明轩经年在外,置一干亲眷于不顾,实乃罪孽深重,还望大哥见谅!”杨明轩愧疚道。

    “好男儿志在四方,何罪之有?快进来,德文在里头呢。”老汉见欧阳雅莘在一旁站着,不再多言,将二人领进了大门。

    这是一座二进的单层院落,进得大门两边各有三间倒座房,前院有八丈见方,正屋及左右厢房均为教室,一共六处,内院宽八丈,深四丈不到,左厢房是学生寝舎,右边是厨房,正屋则为一字排开的七间单房,各屋之间有回廊想通,风雨无碍。

    “明轩……你咋来了?”妻兄德文从左边第一间倒座房内迎出,惊问道。

    “在家闲得无聊,出来转转……在上课吧,咱进屋说话!”一阵读书声传入耳中,杨明轩不敢随便,抢先一步进到了德文的办公室。

    “我回大屋两次都没见着你,说是去了恩施,啥时候回来的?”进到屋内,德文一边让座,一边对杨明轩问道。

    “上月十九回的大屋,四叔说你快一月没回去了,我寻思你这一定很忙,过来看看你。”杨明轩回道。

    “欧阳老师吧,玉财跟我说过,孔公子咋没一道过来?”德文给欧阳递过茶水又问道。

    “随我到恩施过后便参军去了,没再回老屋。”杨明轩替欧阳回道。

    “你们学校什么时候开课,教育厅咋安排的?”坐定过后,德文继续问道。

    “职业教育这块已经暂停,楚怡眼下已是名存实亡了……”杨明轩将恩施之行的结果一五一十都告诉了德文。

    “也好,虽说薪水少了点,毕竟落个清闲,不像我,忙得像店小二似的。”听明轩说完,德文言道。

    “你这应该没啥失常之处吧?”杨明轩闻言忙问。

    “学生一下子多出六十来个,能说不失常吗?”德文回道。

    “咋回事……你能说得清楚点吗?”杨明轩追问道。

    “我二十七岁那年办的这所学校,今年是第十一个年头,十多年来学校的学生从来没超过两百个,打去年上半年起,学校陆陆续续多出六十四名学生,老师却一个没增加,这样下去如何是好。”德文告诉明轩道。

    “县教育局知道这情况吗?”杨明轩又问。

    “知道又能咋地?宜昌那边比我这更糟糕,武汉、咸宁、孝感包括荆门等地的学生大批流入宜昌,多所学校严重超员,最多的超员达百分之三百,教育局本身就自顾不暇,哪还顾得了三坪镇这边。”德文回道。

    “找过镇长没?”杨明轩接着问道。

    “找过几次,没用,没钱又没人,啥忙也帮不上。”德文又道。

    “你这眼下最大的难处在哪?”杨明轩继续问道。

    “缺老师,学生多出百分之三十,现有的老师个个苦不堪言,都快绷不住了。”德文回道。

    “教室、教材和其他设施够用吗?”欧阳雅莘开口问道。

    “这些都好说,本校有六个教室,大不了每个教室多坐几个人,教材可以用旧的,新来的学生中也有自带教材的,食堂、寝舎一应俱全,关键是师资这块,按教育厅的师生比要求,本校目前至少要配备九名老师,实际情况连我在一起才四名老师,如何忙得过来。”德文愁眉苦脸道。

    “我和杨主任过来帮帮忙,你看行不?”欧阳雅莘脱口道。

    “这当然好啦,就怕教育局那边不肯开薪水。”德文为难道。

    “啥薪水不薪水的,我和欧阳拿着工资呢,不过咱可说好了,大屋那边得留下一个人,这样,我俩上午下午各来上两节课,你给找张桌子,我们批改完作业再回大屋,如何?”杨明轩道。

    “你算是帮了我大忙了,我会尽力向教育局为你们争取些报酬,实在不行也只好委屈二位了。”德文激动道。

    “啥报酬不报酬的……你看我俩什么时候报到?”杨明轩问道。

    “今天礼拜四,这两天我让潘老师把课程表调整一下,下礼拜一来吧。”德文回道。

    “具体课程你先告诉我们,得准备一下。”杨明轩又道。

    “行!潘老师……过来一下!”德文立马冲隔壁喊道。

    “你这位妻兄挺尽职的。”出得校门,欧阳对老师说道。

    “当了十八年的教书先生,言行举止都已经成习惯了。”杨明轩道。

    “有事情可做的感觉真好,成天待在大屋像失业似的。”欧阳又道。

    “你的这种感觉可能不会持续太久,随着形势的恶化逃到三坪镇的难民会越来越多,到时候学校依旧会困难重重。”杨明轩忧心忡忡道。

    三天后,中街之上多出了一道风景,两旁商铺的掌柜们每天都能见到欧阳优雅的身段往返于里坪大屋和前坪学堂之间,镇上的人都知道欧阳雅莘是大屋的人,上课的路上也平添了几分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