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中三品
“陈白袍?”
韩易心中暗自纳闷,正要继续追问先去,却见赵不易只是一笔带过,像是有意避过什么东西。
只见赵不易接着说起了中三品。
“所谓中三品:
生息:达到五龙之力之后,身体的内脏器官就会去除杂质,得以臻善,达到了标准,可以产生真气。真气可以在全身运行,相较于单纯的力气,有着种种妙用。”
“道长,真气既然是由身体内的器官产生,为什么一开始不可以呢?”
韩易不解的问道。
“这孩子果然有悟性!”
赵不易心中不由得赞叹道。
“你问的不错!其实不经过下三品对身体的循序渐进,也是可以达到生息之境,不过这种生息境被称为‘伪生息境’。”
“伪生息境?还请道长详解。”
韩易俯身下拜问道。
“生息,是经过炼皮、易骨、伐髓三个境界之后,身体的筋肉,骨骼、脏腑都经过全面的强化之后,有脏腑生成的更高级别的能量,也就是江湖人称的‘真气’。其本质是经由脏腑生成的一种能量。”
“这种能量,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人与生俱来的,为什么会感受不到?”
“只是因为,它的量微乎其微,几乎是感受不到。世上往往最不缺的就是聪明绝顶之辈,聪明之人又最善走捷径,于是就有了种种方法使人能够感知到它,催发壮大它。”
“方法?是什么方法?”
孙大叔在旁边也听出了兴致,赶忙问道。
这时赵不易却是清了清嗓子,咳嗽了几声,示意两人自己渴了。
韩易到底是年轻人,脑子转得快,动作也快,赶忙取来水囊,里面装的可不是水,而是村长家里自酿的米酒,往常时候舍不得轻易拿出招待别人,这一次是沾了赵不易这位神医道长的光,上山的时候也已装了满满的一个水囊。
赵不易递过碗来,让韩易满满的倒上了一碗,随后一饮而尽,满足的长长的“啊”了一声。
才有开口讲到。
“这第一就是吃了什么天材地宝、灵丹妙药,籍由此转化生出真气来。”
“刚才道长讲到‘真气’是由脏腑生成,未经伐髓之境的锻炼,此时的脏腑能否转化的了吗?”
韩易不解的问道。
听到韩易举一反三的提问,赵不易不由欣慰的点了点头。
“问得好。这就是我要说的重点。未经伐髓之境的锻炼,脏腑对于这些天材地宝、灵丹妙药的转化是很低的,如果说伐髓之境的人可以转化七八分,普通人也只能够转化两三分。”
“所以,普通人要想借此感受到生息的真气,要么是数量够,要么是质量好。”
“但是药有三分毒,那些没有办法转化的部分会积留在体内,形成药毒和丹毒。所以,借此进入生息之境的人在境界稳固后往往要下大功夫清除体内的药毒和丹毒。是诸多方法之中最不可取的。”
“而且使用这种方法的人往往是以世家、豪强、富商大贾,没有其他原因,耗费的资源太大,完全是靠金银堆出来的,普通家庭根本就用不起。”
听到此处,韩易不由得暗自咋舌,怪不得俗话说“穷文富武”,真的是比不起。
“第二种方法就是靠外力的引导,达到养窍之境的高手,可以出手帮助人来感受道真气,并且引导真气的运行,不过对于被引导者的资质和天分的要求很高。
就像俗话说的‘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同样的师父教一帮徒弟,有好的,自然也会又差的。
这种方法的好处就是只是起一个引导作用,对于人体的影响小。不好的地方就是对于资质和悟性有要求”
“第三种方法,有高手出手种下真气种子。达到外发之境的高手,可以出手将自己的真气凝聚成一枚种子,栽种在体内,就像将种子撒在泥土里让它生根发芽一样。”
“你可知这种方法有何优劣?”
赵不易在这里卖了个关子,起了考教韩易的心思。
韩易思索了一会儿,才开口回答道:
“既然人与人是不同的,那么每个人产生的真气也一定是不一样的。用别人的真气种子栽种在自己体内,那么必然与自己本身的属性不符,即便是能在体内生长壮大,也必然会有隐患。”
对于韩易的回答赵不易是很满意。这根当年一代夫子张无解的《武评》上说的极为相似。
“是的。将真气比作种子,脏腑比作土壤。再好的种子没有好的土壤也是吸收不到养分的,往往是没有生根发芽。即便是侥幸发了芽,但因为水土不服,也是没有个好的收成。同样的道理,这种方法有失败的风险,而且概率很大。即便是成功了,但也会因为真气与本身属性不合,能达到的境界也是很有限的。用了这种方法的人可以说是自断前程”
以上三种方法达到的生息境界统称为“伪生息”。
“伪生息之境和生息之境有什么不同?”
韩易接着问道。
“如上述所言,从这三种方法可以看到,伪生息是凭借着外物或者是凭借着外力才进入的。对于自身的脏腑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加强。也就意味着脏腑的转化和生成真气的效率是很低的,如果转化和生成的速度比不上生成和散溢的速度,就很容易从生息之境跌落下来。
所以这些人等到境界稳固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先用真气去淬炼脏腑,先使脏腑达到相应的标准,才好进行下一步的修炼。
这些人虽然可以运转真气,有了生息之境的表,却没有生息之境的里子。就战斗力而言有可能还不如刚入易骨之境的人,当然真气的妙用是可以施展的。大多是中看不中用。
相反,经过炼皮、易骨、伐髓三境修习圆满之后突破进入生息之境的可以称之为‘真生息’,这才是江湖人口中的‘生息境’。这种人前期速度缓慢,但是厚积薄发,一旦进入生息境,速度和进境极快,生息之境根本不会有阻碍,突破养窍之境也是顺理成章之事,便是外发之境也是可期的。”
赵不易一口气将“真伪生息之境”讲了个通透。
“刚才听道长所说,‘真生息境’如此优速,为什么还会有‘伪生息境’呢?”
韩易说出了自己心中的疑问。
“好聪明的小娃!”
赵不易对于韩易敏锐的洞察力,心中不由得暗叹。
“且不说,要想从炼皮、易骨、伐髓三境突破到生息,寻常人修炼也要十年的时间。就是期间所受的痛苦就是寻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皮肉好练,但是骨与脏腑却是难成,多少人因为不得其法而终生止步在了易骨之境,难入伐髓之境,更别提生出真气的生息之境了。
寻常人家因为不得其法所以难成。
但是世家、豪强、富贾之家的子弟却是因为吃不了其中的苦,而不想练。炼皮只是不过是吃些皮肉之苦,易骨之时就像是将全身骨骼全都粉碎重新生成,‘痛入骨髓’可不是只是说说那么简单,在易骨的时候可是实打实的要经受一遍的。
至于脏腑,五脏六腑可以说是人体中最脆弱的器官,修炼不得法先伤的就是脏腑,所以到了伐髓之境修炼脏腑更是危险的狠,在这一阶段可以说是伤残最严重的时候。就是因为炼皮境易进,易骨境和伐髓境难修所以此三境被归结到下三品。但是战斗力却是不低,伪生息未必打的过易骨境的高手。”
“刚才也说过,这个世上最不缺的就是聪明人,聪明人的高明就是善于走捷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江湖上生息之境的人开始泛滥了,但是这些人空负生息境界之名,却难得生息境界之实,所以在《武评》中就有了这个专用名词‘伪生息境’。”
赵不易感叹道。
“这么说来,真生息境的人并不多了?”
韩易明显从赵不易的感叹中抓住了重点,所以有此一问。
“是不如你想象的多,但也不会比你预料中的少。世间七国再加上北方的游牧之族,人口有数千万,总会有天资卓绝、大苦心、大毅力之辈、这些人也必不在少数。这些人是各大皇族、世家门阀、教派、江湖势力的中坚力量。”
“所以,到达生息之境,在军中可以做的一军,在这凉国可以做的一县之主或佐官。这凉国有城池不下二十,军力勉强也可达到十万,生息高手在明面上来讲也是不下二百。更别说当世第一大国南梁地方五千里,城池不数百座,披甲之士四十万。北方平魏、雍周、东齐、北燕,也都是地方千里,披甲之士十几万。这还只是明面上的,皇族、世家、教派,江湖势力,这些私底下的,也是不少。”
“嘶”听到赵不易的这番数据,韩易倒是吸了口凉气。
看着韩易的表情,赵不易微微有些得意。
其实,赵不易刚才的那番话有些夸大,他故意把那些“伪生息境”的人也算了进去,目的就是不让韩易小觑了天下英雄。
毕竟一代夫子张无解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记录于《张夫子语录》),赵不易深以为然,抛开韩易夫子的转世之身不提,天资与聪慧也是让赵不易极为喜欢的。
但聪明人最大的缺点便是恃才傲物,四代夫子之死便是前车之鉴。年轻人还是要多敲打敲打,磨一磨性子才好,免得英年早逝。
至此,赵不易道长才把中三品的生息之境讲完了,韩易和孙大叔有意在听下去,但是天色已晚。赵不易也是有意无意在打着哈欠,两人明白赵道长已经没有讲下去的兴致了。
韩易和孙大叔倒也明白,此等机缘是不可能强求的,特别是对于赵道长这样的江湖高人来说。
接下来就是把随身携带的毡子铺好,铺盖的是打猎来的兽皮、毛毯,侍候赵道长前去歇息。
对于赵不易这样的江湖前十的高人来说,就是七天七夜不眠不休也是无碍。
但有道是“道不可轻讲,法不可轻传”,太容易得到的东西往往是不懂得珍惜。
还有此行的目的,是要确定韩易是否是夫子的转世之身,从目前的的种种迹象表明,已经十之七八的可能了。那么下一步就是加深彼此的交流,增添彼此的了解。
赵不易也看得出,韩易对于这些事情也是很有兴趣。就跟讲说书人故事一样,一次把故事讲完,那顾客下次还来吗?
所以,赵不易特意在此打住,就是要勾起韩易的兴趣。
这事就跟男女之事一样,欲擒故纵胜过主动出击。
赵不易相信,接下来韩易必定是睡不安稳,他要一步一步把韩易引入江湖,引向归藏山。
韩易是他,游历江湖寻找找夫子转世之身以来,最接近的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