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花外传
繁体版

第四十七章 王爷的遗愿

    风越来越大,顺着河谷穿行,折转间发出呜呜的声音,不知道像沙场的号角还是战士的呜咽。

    李景隆一行人踏冰穿过黄河。

    胡将军持枪呆立,王子和他的战马躺在地上,王子胸膛被洞穿,鲜血染红了地面,白色的战袍像花蕊绽放其中。

    李景隆举起佩剑,高呼:胡将军威武,我大明将士威武。

    胡将军与众将士齐声回应:大将军威武,大明威武。

    李景隆下马走到胡将军面前,感慨道:胡将军今日大展神威,气吞山河,壮我大明军威。

    胡将军拱手道:全仗大将军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我军才能大破敌军,击毙敌首。

    李景隆红光满面,哈哈大笑。

    王子的战马本来躺在地上一动不动,不知道是因为这会缓过来一点,还是让李景隆的笑声吵醒了,尽力抬起头望向王子,喘着粗气想往这边靠,但努力了半天也无法挪动半寸。

    刚才实在拼的太狠了,很多年都没这么酣畅淋漓的战斗过,把生命中所有力气都使了出来,但还是败了,不过却没有多少失败的沮丧,更多的是一种说不清楚的感觉,也许王子能说清楚,不过看他现在的样子应该是说不出话了。

    战马试探了几次终于力竭,一动不动了。

    李景隆大声道:众将士辛苦了,回兰州好好庆祝一下。转身道:劳烦冯指挥安排一下。

    冯指挥忙拱手:大将军放心,这是我兰州卫上下的荣幸。

    胡将军拱手道:大将军,待末将返回战场肃清余敌,接应其他各部后,再庆功也不迟。

    李景隆拉起他的手:不忙,大事已定,这些琐碎事交给其他人去办,你们随我回城,好好休整。

    向旁边摆长蛇阵的将领道:你带一部兵马前去打扫战场,接应各部。

    柴千户上前:末将愿一同前往。

    李景隆道:甚好,柴千户熟悉地理,一同前往,肃清余敌不得有误。

    二将领命出发。

    左右士兵上前要割王子的头颅,胡将军拦住:将军,末将有个请求,能否将靼鞑王子的尸首完整交还给对方。

    李景隆犹豫了一下,点头道:甚好,胡将军考虑的周全,王子自有王子的尊严,准备上好的棺木先将尸首收敛了,你以甘肃镇之名与对方沟通,约定日期将尸首交还,以彰我大明之仁,显我大明之威。

    胡将军谢过,转头看看躺在地上的王子,心中有些愧疚:他违背了这个只见过一面的老朋友的遗愿。

    王子被刺落马下,挣扎了几下还是爬不起来,低头看到胸口的洞咕咕冒血,颓然躺在地上喘气。

    胡将军走上前,望着这个敌人,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王子伸手比划了一下,勉强挤出点笑容:好枪法。

    胡将军道:你是没力了。

    王子摇摇头:十年前或许能和你拼一拼,现在不行了,我和我的老伙计都不行了,不过今天这一战真是痛快。

    胡将军道:想埋在什么地方,王保保城下可以不。说着指了指北方。

    王子艰难的扭头看看依山而建的城堡:齐王生不逢时,我就不辱没他的威名了。

    胡将军道:那就送回老家。

    王子越发喘不上气:不了,草原的儿女,生死都在天地之间,埋不埋都一样,被狼叼被虫咬都一样,随便你们处理,我只求你帮个忙。

    说到最后声音越来越弱,已经不连贯了。

    胡将军凑到跟前。

    王子盯着灰蒙蒙的天空,眼神渐渐失去了光彩,慢慢说:救救百姓,他们快活不下去了。

    胡将军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僵在原地。

    王子听不到回答,想伸手握胡将军的手,举了两次都没成功,浑身一颤没了气息。

    第二天,北去打扫战场的大军才回来,一同回来的还有李千户,身上挂彩了,看样子伤的不轻,却一脸的兴奋,嘴里嚷嚷着:痛快,这次打的痛快。

    他越显摆,冯指挥脸拉的越长。

    李景隆见状笑道:向冯指挥告个罪,因为事出突然,敌军势大,我甘肃兵将不足,所以临时抽调李千户加入战斗,加之为了行动隐密,没能提前告知兰州卫,还望谅解。

    冯指挥忙起身:卑职明白。但见李景隆笑的欢,根本没有一点表达歉意的表情,心中不悦,脱口道:将军因为战事抽调人马,理所因当,加之李千户本就是甘肃镇的官员,知不知会我兰州卫都在情理之中,可将军说是为了行动隐密所以没告知,难不成将军是怕我泄密。

    李景隆忙收起笑容:冯指挥多想了,本将万万没这个意思,只是担心公文往来,万一落入敌手便功亏一篑了,决没有怀疑兰州卫的意思。

    冯指挥面无表情的施了个礼,今天真是倒霉,一而再再而三的丢脸。

    李景隆让参战将士都回营休息,晚上要大摆庆功宴,同时提议要去看看兰州卫给肃王准备的住所。

    冯指挥许知县陪同李景隆前往县衙,路上看到一队队的士兵,或推着平板车,或赶着马车,穿行在大街小巷,车上满载一袋袋的粮食,士兵敲打铜锣,大声喊:兑粮了。

    听到招呼的百姓,拿出烙好的烫面饼子交给士兵,士兵根据面饼多寡兑换不同数量的粮食。

    李景隆和冯指挥都很奇怪,这些士兵怎么公然和百姓交易军粮,并且一眼就能看见,给出去的粮食要远多于百姓交出的面饼。

    冯指挥大声呵斥:公然倒卖军粮,来人呐,给我拿下。

    负责警卫的柴千户忙拦住:指挥息怒,这是我兰州经年的规矩,士兵们也是依规而行,并无倒卖。

    冯指挥瞪大个眼睛:倒卖军粮什么时候成本地的规矩了。

    柴千户道:指挥有所不知,我兰州卫兵微将寡,位置却十分险要,以至于多次遇险,每次遇袭或演习时,士卒民夫都要投入守城,根本没多余的人手负责粮草,便定下这个规矩,无法参战的妇孺要动员起来,用自家的粮油烙饼,以供守城军士民夫食用。战事或演习结束后,兰州卫派人将没吃完的面饼用粮食换回军营,百姓没有损失,面饼运回去也能当士兵的口粮。

    冯指挥冷道:那么一点饼怎么能换那么多粮食。

    柴千户继续解释:这次算少的了,只动员了一天,士卒消耗的并不多,如果动员好几天给百姓补偿的会更多,因为大部分的已经吃掉了。

    冯指挥接着问:那这其中可有计量监督。

    柴千户有些茫然:这个确实没有,打仗的时候没功夫干这个事情啊。

    冯指挥怒道:胡闹,无人计数,多寡如何明确,有人滥竽充数怎么办;无人判定,质量如何保证,有人以次充好怎么办;无人监督,腐败如何杜绝,士卒胡乱兑换怎么办。

    柴千户让这一连串的问题问的有些懵,反应了好一阵才回答:守自家的城池百姓不会偷懒的,质量就更不用担心,都是用他们最好的粮食。

    冯指挥冷笑了一声:幼稚,你亲眼看到了。

    不等他辩解,向左右喝令:传我的号令,立即停止兑换,让百姓自行前往军营,手里有多少面饼就换同等重量的粮食。

    柴千户有些急:指挥,万万不可,只兑换现有的,那已经让士兵吃掉的怎么算。

    冯指挥用鄙夷的眼光看着他:柴千户,你也是几十岁的人了,怎么和孩童一样,一点脑子不动,你怎么知道是他自己吃了还是士兵吃了,万一他就只烙了这些饼,没给守城士卒,就专等着诓骗军粮怎么办,凡事都得有凭据,像这么胡来朝廷迟早让你们掏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