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花外传
繁体版

第三十七章 潭秀才初显身手

    这一日,方生又带着孩子们来城里逛,今天的主题是城隍庙,一边带学生们游览,一边讲城隍爷纪信的生平事迹。

    正讲到纪信假扮刘邦被项羽擒获,外面大街上人声嘈杂,有人高喊:放开我,我是好人,该抓的是他们,别让贼人跑了。

    声音很熟悉,出门就看到官兵押着一名壮汉从门口路过,那壮汉很不情愿,高声叫骂,却是马三。

    方生穿过人群挤到跟前,大喊了一声。

    马三看见他,忙往这边冲:兄弟救我,不、不,先别管我,快去抓凶手。

    话音未落,旁边一名士兵举起刀鞘照头上就是一下,马三登时晕过去,士兵们拖着往前走。

    方生气急:你们凭什么打他。

    领头的军官正要发火,见是方生,自不敢造次,忙行礼:先生,这位凶犯您可认识。

    方生急道:这是我朋友,你们为什么抓他。

    那军官道:我们还以为是土匪呢,不过您这位朋友胆子够大,大白天在城门口就敢拦路抢劫,殴打官商。

    方生明白怎么回事了,马三肯定是找到仇人。

    忙解释:军爷,你们抓错人了,他是好人,他想抓的才是坏人。

    军官笑道:先生,您说笑了,本官刚才亲眼看到他行的凶,人家商队安安份份的走路,并没招惹他。

    方生忙道:他是在找他的杀父仇人,前几年阿干里的里长被害的事情你知道不,这条汉子就是那个里长的儿子,商队去哪了,凶手肯定在里面,你先放了马三,我们赶快去抓人。

    军官忙摆手:别别,先生为难我了,我哪有权力放人,人得押回去,不过商队应该没走远,我们一起去找。

    说罢点了几名士兵,就向西门跑去。

    方生跟着跑了几步,想起学生还在城隍庙,又折回去,孩子们正在等老师回来继续讲故事,都围过来问:先生,城隍爷有没有把坏人打跑。

    方生哪有心情说这个,把孩子们聚拢起来:老师现在要去抓个坏人,先带大家去县学,你们一定要听话,在县学老实待着,一会我就过来接大家。

    孩子们一听要抓坏人,都很兴奋,叫嚷着要一起去。

    方生劝阻了半天才作罢,带着一起往县学走,县学离得不远,一到学校便将孩子们托付给岳教谕,已经顾不上岳教谕的脸拉的二尺长,方生撒腿就跑。

    还没跑到西门,就碰到军官带着商队回来,军官不等方生问,说道:幸好先生说的及时,他们已经过了镇远桥,紧赶慢赶才撵上。

    方生欣喜万分,马三的杀父之仇终于有眉目了。

    商队的众人却镇定异常,不但不反抗还在催促官兵:快点快点,事情办完了还要上路,要不赶不到沙井驿了。

    那军官小声对方生说:我没说杀人的事,只是说刚才的事情需要他们做证。说完眨了一下眼睛。

    方生伸个大拇指,再没多问。

    一行人一路到达兰州卫卫府,方生在门外等消息。

    等了好一会都没有反应。

    心中担心孩子们,就回去县学,刚进门就见孩子们围着岳教谕大喊:骗子,大坏蛋。

    岳教谕狼狈不堪,一边大喊:成何体统,一边手拿戒尺驱赶学生。

    方生上前拦住,孩子们见他回来围上去嚷嚷:老师,这个坏人说项羽把纪将军烧死了。

    原来他走后,孩子们对刚才的故事念念不忘,缠着岳教谕一再追问,岳教谕不耐烦,随口答了一句:项羽把纪将军烧死了。

    这下孩子们不干了,大英雄怎么能死,尽管岳教谕一再强调这是史书上记载的,但孩子们谁听这个,围起来就要打这个大骗子。

    方生尴尬的向岳教谕赔礼道歉。岳教谕怒气未消,破口大骂:无法无天,成何体统,目无尊长,毫无礼法,你这个校长是怎么当的,还不快滚。

    方生不敢辩解,把学生带出来。

    孩子们还不甘心,纠缠刚才的问题。

    方生回答:刚才那个老爷爷说的没错,纪将军确实让项羽害死了。

    孩子们这才相信,站在地上哇哇大哭。

    金花哭着过来问:项羽这个大坏蛋为什么要烧死纪将军。

    方生道:因为两边在打仗,不过项羽不是大坏蛋,他是个大英雄。

    孩子们一听这个不哭了,奇怪道:那纪将军是坏蛋吗。

    方生摇摇头:不是,纪将军也是英雄。

    孩子们更糊涂了:那英雄为什么要杀英雄。

    方生不知道怎么解释这个复杂问题,只能用老百姓常用的一句托词敷衍:这个问题等你们长大后就明白了。

    孩子们显然不接受这个糊弄人的答案,纠缠着不走。

    方生无奈,琢磨了半天说道:他们都是为了自己心中认定的正义,只是每个人心中的正义不一样,所以有了冲突。

    送完孩子,方生又到卫府门前向左右打听,大家都推说不知道。

    正焦急呢,就看府里出来几个士兵,抬着一名军官,看样子伤的不轻,走近了才认出是刚才那位军官。

    那军官看到方生,强挣扎着说了句:先生你可害惨了我,说完就疼得晕过去了。

    士兵见是他,抱怨道:老大就因为听了你的话,挨了三十军棍。

    方生有些莫名其妙,但这会也没时间详细打听,忙追问:那个商队呢。

    士兵一听这话忙摆手:人家早走了,老大就不应该帮你,你看惹的这个祸。

    方生想继续打听,士兵不愿多说,抬着长官回军营。

    方生想进卫府问个明白,但府门已经关闭,无奈只能离开。

    第二天上课间隙,方生找到李千户说了个这个事情。

    李千户沉默了一会:你这位兄弟恐怕凶多吉少。

    方生吓一跳:这话如何讲。

    李千户冷笑了一声:自然是为了灭口,咱们这位指挥使和那帮人是一伙的。前段时间他一上任就叫我过去,说了一会废话,最后问我是打算接着当这个千户呢,还是去甘肃打仗。

    我没多想,直接回答无所谓,还是上阵打仗最痛快,他夸了两句就让我回来了。意思很明确,如果想当官那就乖乖听话,如果不听话那就回去当大头兵。

    方生问道:有件事我一直想不通,走私到底有多大的利益,能让这么多人牵扯进来,那个驿丞知县就不用提了,堂堂正三品的指挥使也如此贪利。身为一方镇守,位高权重要什么有什么,这么干到底图什么,为了一点钱就能如此枉法,难道就没有一点节操吗。

    李千户哈哈大笑:兄弟你想错了,在这个事情上他一个指挥使算什么,一条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