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红楼梦
繁体版

第十五节 甄宝玉就是贾宝玉

    贾宝玉和甄宝玉,也是《红楼梦》研究中经常讨论的一个问题。

    大家都知道,在《红楼梦》里,贾家有一个宝玉,叫贾宝玉;甄家也有一个宝玉,叫甄宝玉。对此,脂砚斋批道“凡写贾宝玉之文,则正为真宝玉传影”。

    脂砚斋这一句批语“甄家之宝玉,乃上半部不写者,故此处极力表明,以遥照贾家之宝玉,凡写贾宝玉之文,则正为真宝玉传影”,分明就是说:贾宝玉就是甄宝玉,甄宝玉就是贾宝玉,贾宝玉和甄宝玉是一体的。

    《脂砚斋评石头记》第二回,第20页。

    雨村笑道:“去岁我在金陵,也曾有人荐我到甄府处馆。我进去看其光景,谁知他家那等显贵,却是个富而好礼之家,倒是个难得之馆。但这一个学生,虽是启蒙,却比一个举业的学生还劳神。说起来更可笑,他说,必得两个女儿伴着我读书,我方能认得字,心里也明白,不然我自己心里糊涂。[甲侧]甄家之宝玉,乃上半部不写者,故此处极力表明,以遥照贾家之宝玉,凡写贾宝玉之文,则正为真宝玉传影。

    ——————

    我们再来看贾宝玉自己是怎么样说的。

    《红楼梦》第五十六回,

    这里贾母喜的逢人便告诉,也有一个宝玉,也却一般行景。众人都为天下之大,世宦之多,同名者也甚多,祖母溺爱孙者也古今所有常事耳,不是什么罕事,故皆不介意。独宝玉是个迂阔呆公子的性情,自为是那四人承悦贾母之词。后至蘅芜苑去看湘云病去,史湘云说他:“你放心闹罢,先是‘单丝不成线,独树不成林’,如今有了个对子,闹急了,再打很了,你逃走到南京找那一个去。”宝玉道:“那里的谎话你也信了,偏又有个宝玉了?”湘云道:“怎么列国有个蔺相如,汉朝又有个司马相如呢?”宝玉笑道:“这也罢了,偏又模样儿也一样,这是没有的事。”湘云道:“怎么匡人看见孔子,只当是阳虎呢?”宝玉笑道:“孔子阳虎虽同貌,却不同名;蔺与司马虽同名,而又不同貌;偏我和他就两样俱同不成?”湘云没了话答对,因笑道:“你只会胡搅,我也不和你分证。有也罢,没也罢,与我无干。”说着便睡下了。

    ———

    “这里贾母喜的逢人便告诉,也有一个宝玉,也却一般行景”、“独宝玉是个迂阔呆公子的性情,自为是那四人承悦贾母之词”——贾宝玉不相信还有一个和他同名又同样貌的人存在。

    贾宝玉说,“偏又有个宝玉了?”、“偏又模样儿也一样,这是没有的事”、“偏我和他就两样俱同不成?”——从贾宝玉说的这些话来看,贾宝玉认为,和他同名又同样貌的人是不可能存在的。贾宝玉还举了“孔子阳虎虽同貌,却不同名;蔺与司马虽同名,而又不同貌”来作证明。

    ———

    贾宝玉认为,和他同名又同样貌的人是不可能存在的。然而贾宝玉和甄宝玉,除了同名、同貌、同龄外,他们的性情和遭遇也相同。

    从江南甄宝玉家(江南甄府)去贾宝玉家请安的四个女人和贾母、李纨的对话中,就暗藏了甄宝玉和贾宝玉的十个相同的地方。

    1,甄宝玉和贾宝玉同名,都叫“宝玉”;

    2,甄宝玉和贾宝玉,相貌相同——“模样相仿、模样是一样”;

    3,甄宝玉和贾宝玉年龄相同,此时都是“十三岁”;

    4,甄宝玉、贾宝玉都是跟着祖母住——“跟着老太太”;

    5,甄宝玉、贾宝玉都很得祖母疼爱——“老太太很疼”;

    6,甄宝玉和贾宝玉都是“自幼淘气异常”,甄宝玉和贾宝玉都是“淘气也一样”;

    7,甄宝玉和贾宝玉都是“天天逃学”;

    8,甄宝玉和贾宝玉都是因他们很得祖母疼爱(老太太很疼),因此“老爷太太也不便十分管教”;

    9,甄宝玉和贾宝玉都是不让老婆子拉手,甄宝玉和贾宝玉的东西,老婆子们“略动一动也不依”,而且“所使唤的人都是女孩子们”;

    10,贾宝玉是“刁钻古怪的毛病儿”,甄宝玉是“刁钻古怪的脾气”;

    11,甄宝玉和贾宝玉两个人见客时,“都是规矩礼数更比大人有礼”。

    《红楼梦》第二十五回,

    贾政听说,便向宝玉项上取下那玉来递与他二人。那和尚接了过来,擎在掌上,长叹一声道:“青埂峰一别,展眼已过十三载矣!……”

    《红楼梦》第六十二回,

    当下又值宝玉生日已到,原来宝琴也是这日,二人相同。

    《红楼梦》第五十六回,

    刚说着,只见林之孝家的进来说:“江南甄府里家眷昨日到京,今日进宫朝贺。此刻先遣人来送礼请安。”……

    ……

    那四个人都是四十往上的年纪,穿戴之物,皆比主子不甚差别。……

    贾母又问:“你这哥儿也跟着你们老太太?”四人回说:“也是跟着老太太。”贾母道:“几岁了?”又问:“上学不曾?”四人笑说:“今年十三岁。因长得齐整,老太太很疼。自幼淘气异常,天天逃学,老爷太太也不便十分管教。”贾母笑道:“也不成了我们家的了!你这哥儿叫什么名字?”四人道:“因老太太当作宝贝一样,他又生的白,老太太便叫作宝玉。”贾母便向李纨等道:“偏也叫作个宝玉。”

    众媳妇听了,忙去了,半刻围了宝玉进来。四人一见,忙起身笑道:“唬了我们一跳。若是我们不进府来,倘若别处遇见,还只道我们的宝玉后赶着也进了京了呢。”一面说,一面都上来拉他的手,问长问短。宝玉忙也笑问好。

    贾母笑道:“比你们的长的如何?”李纨等笑道:“四位妈妈才一说,可知是模样相仿了。”贾母笑道:“那有这样巧事?大家子孩子们再养的娇嫩,除了脸上有残疾十分黑丑的,大概看去都是一样的齐整。这也没有什么怪处。”四人笑道:“如今看来,模样是一样。据老太太说,淘气也一样。我们看来,这位哥儿性情却比我们的好些。”贾母忙问:“怎见得?”四人笑道:“方才我们拉哥儿的手说话便知。我们那一个只说我们糊涂,慢说拉手,他的东西我们略动一动也不依。所使唤的人都是女孩子们。”

    四人未说完,李纨姊妹等禁不住都失声笑出来。贾母也笑道:“我们这会子也打发人去见了你们宝玉,若拉他的手,他也自然勉强忍耐一时。可知你我这样人家的孩子们,凭他们有什么刁钻古怪的毛病儿,见了外人,必是要还出正经礼数来的。若他不还正经礼数,也断不容他刁钻去了。就是大人溺爱的,是他一则生的得人意,二则见人礼数竟比大人行出来的不错,使人见了可爱可怜,背地里所以才纵他一点子。若一味他只管没里没外,不与大人争光,凭他生的怎样,也是该打死的。”

    四人听了,都笑道:“老太太这话正是。虽然我们宝玉淘气古怪,有时见了人客,规矩礼数更比大人有礼。所以无人见了不爱,只说为什么还打他。殊不知他在家里无法无天,大人想不到的话偏会说,想不到的事他偏要行,所以老爷太太恨的无法。就是弄性,也是小孩子的常情,胡乱花费,这也是公子哥儿的常情,怕上学,也是小孩子的常情,都还治的过来。第一,天生下来这一种刁钻古怪的脾气,如何使得。”一语未了,人回:“太太回来了。”王夫人进来问过安。他四人请了安,大概说了两句。贾母便命歇歇去。王夫人亲捧过茶,方退出。四人告辞了贾母,便往王夫人处来,说了一会家务,打发他们回去,不必细说。

    ———

    《红楼梦》第773页的一段话再次强调,甄宝玉和贾宝玉同名,“也却一般行景”,甚至连“祖母溺爱孙者”也一样。

    《红楼梦》第五十六回,第773页。

    这里贾母喜的逢人便告诉,也有一个宝玉,也却一般行景。众人都说天下之大,世宦之多,同名者也甚多,祖母溺爱孙者也古今所有常事,不是什么罕事,故皆不介意。

    ———

    为了“好养活”(“延寿”),贾宝玉和甄宝玉的祖母(即老太太)都吩咐过,只许叫甄宝玉和贾宝玉的名字。

    “延寿”其实是“好养活”的另一种说法,“养活”了自然就“延寿”了。

    《红楼梦》第五十二回,第712、713页。

    麝月忙道:“嫂子,你只管带了人出去,有话再说。这个地方岂有你叫喊讲礼的?你见谁和我们讲过礼?别说嫂子你,就是赖奶奶林大娘,也得担待我们三分。便是叫名字,从小儿直到如今,都是老太太吩咐过的,你们也知道的,恐怕难养活,巴巴的写了他的小名儿,各处贴着叫万人叫去,为的是好养活。连挑水挑粪花子都叫得,何况我们!连昨儿林大娘叫了一声‘爷’,老太太还说他呢,此是一件。……”

    《红楼梦》第五十六回,第774、775页。

    宝玉听了,忙道:“姐姐们,这里也竟还有个宝玉?”丫环们忙道:“宝玉二字,我们是奉老太太、太太之命,为保佑他延寿消灾的。我们叫他,他听见喜欢。你是那里远方来的臭小厮,也乱叫起他来。仔细你的臭肉,打不烂你的。”

    ———

    贾宝玉和甄宝玉的思想相同。

    贾宝玉说过的“女儿是水作的骨肉”;而甄宝玉说的话“这女儿两个字,极尊贵、极清净的,比那阿弥陀佛、元始天尊的这两个宝号还更尊荣无对的呢!”,则证明了贾宝玉说的“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用的就是“上善若水”之意。可见两个宝玉的思想是相一致的。

    《红楼梦》第二回,第28页。

    说来又奇,如今长了七八岁,虽然淘气异常,但其聪明乖觉处,百个不及他一个。说起孩子话来也奇怪,他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红楼梦》第二回,第31页。

    雨村笑道:“去岁我在金陵,也曾有人荐我到甄府处馆。我进去看其光景,谁知他家那等显贵,却是个富而好礼之家,倒是个难得之馆。但这一个学生,虽是启蒙,却比一个举业的还劳神。说起来更可笑,他说:‘必得两个女儿伴着我读书,我方能认得字,心里也明白,不然我自己心里糊涂。’[甲侧]甄家之宝玉乃上半部不写者,故此处极力表明,以遥照贾家之宝玉,凡写贾家之宝玉,则正为真宝玉传影。又常对跟他的小厮们说:‘这女儿两个字,极尊贵,极清净的,比那阿弥陀佛,元始天尊的这两个宝号还更尊荣无对的呢!……”

    ———

    甄宝玉和贾宝玉都怕“老爷”。

    《红楼梦》第五十六回,第774、775页。

    榻上的忙下来拉住:“原来你就是宝玉?这可不是梦里了。”宝玉道:“这如何是梦?真而又真了。”一语未了,只见人来说:“老爷叫宝玉。”唬得二人皆慌了。一个宝玉就走,一个宝玉便忙叫:“宝玉快回来,快回来!”

    《红楼梦》第二十五回,第346页。

    到了第四日早晨,贾母等正围着他两个哭时,只见宝玉睁开眼说道:“从今已后,我可不在你家了,快收拾打发我去罢。”贾母听了这话,如同摘心去肝一般。赵姨娘在傍劝道:“老太太也不必过于悲痛。哥儿已是不中用了,不如把哥儿的衣裳穿好,让他早些回去,也免他些苦。只管舍不得他,这口气不断,他在那世里也受罪不安生。”这些话没说完,被贾母照脸啐了一口唾沫骂道:“烂了舌头的混帐老婆!谁叫你来多嘴多舌的?你怎么知道他在那世里受罪不安生?怎么见得不中用了?你愿他死了有什么好处?你别做梦!他死了我只和你们要命,素日都不是你们调唆着,逼他写字念书,把胆子唬破了,见了他老子还不像个避猫鼠儿。都不是你们这起淫妇调唆的!这会子逼死了,你们遂了心,我饶那一个?”

    ———

    甄宝玉和贾宝玉做了同一个梦。甄宝玉和贾宝玉不但做了同一个梦,而且他们所处的环境也相同:都是这一个园子(大观园)、这一干人(鸳鸯、袭人、平儿等)、这么一个院落(怡红院)、这个宝玉。

    《红楼梦》第五十六回,

    宝玉心中便又疑惑起来:若说必无,然亦似有;若说必有,又并无目睹。心中闷闷了,回至房中榻上默默盘算,不觉就忽忽的睡去,不觉竟到了一座花园之内。宝玉诧异道:“除了我们大观园,竟又有这一个园子?”

    正疑惑间,从那边来了几个女儿,都是丫鬟。宝玉又诧异道:“除了鸳鸯、袭人、平儿之外,也竟还有这一干人?”只见那些丫鬟笑道:“宝玉怎么跑到这里来了?”宝玉只当是说他自己,忙来陪笑说道:“因我偶步到此,不知是那位世交的花园,好姐姐们,带我逛逛。”众丫鬟都笑道:“原来不是咱家的宝玉。他生的倒也还干净,嘴儿也倒乖觉。”

    宝玉听了,忙道:“姐姐们,这里也竟还有个宝玉?”丫鬟们忙道:“宝玉二字,我们是奉老太太、太太之命,为保佑他延寿消灾的。我们叫他,他听见喜欢。你是那里远方来的臭小厮,也乱叫起他来。仔细你的臭肉,打不烂你的。”又一个丫鬟笑道:“咱们快走罢,别叫宝玉看见,又说同这臭小厮说了话,把咱熏臭了。”说着一径去了。

    宝玉纳闷道:“从来没有人如此荼毒我,他们如何竟这样?真亦有我这样一个人不成?”一面想,一面顺步早到了一所院内。宝玉又诧异道:“除了怡红院,也更还有这么一个院落。”忽上了台矶,进入屋内,只见榻上有一个人卧着,那边有几个女孩儿做针线,也有嘻笑顽耍的。只见榻上那个少年叹了一声。一个丫鬟笑问道:“宝玉,你不睡又叹什么?想必为你妹妹病了,你又胡愁乱恨呢。”

    宝玉听说,心下也便吃惊。只见榻上少年说道:“我听见老太太说,长安都中也有个宝玉,和我一样的性情,我只不信。我才作了一个梦,竟梦中到了都中一个花园子里头,遇见几个姐姐,都叫我臭小厮,不理我。好容易找到他房里头,偏他睡觉,空有皮囊,真性不知那去了。”宝玉听说,忙说道:“我因找宝玉来到这里。原来你就是宝玉?”榻上的忙下来拉住:“原来你就是宝玉?这可不是梦里了。”宝玉道:“这如何是梦?真而又真了。”一语未了,只见人来说:“老爷叫宝玉。”唬得二人皆慌了。一个宝玉就走,一个宝玉便忙叫:“宝玉快回来,快回来!”

    ———

    《红楼梦》第五十六回,贾宝玉认为,和他同名又同样貌的人是不可能存在的。

    也就是说,贾宝玉其实是认为,同名又同样貌的,就是同一个人。

    从江南甄宝玉家(江南甄府)去贾宝玉家请安的四个女人和贾母、李纨的对话中,就暗藏了甄宝玉和贾宝玉的同名同貌同龄同处境在内的11个相同的地方。

    除此之外,甄宝玉和贾宝玉就连“为了好养活(延寿),老太太下命,只许叫宝玉的名字”这一点也相同。

    而且贾宝玉和甄宝玉的思想相同。贾宝玉所说的“女儿是水作的骨肉”和甄宝玉所说的“这女儿两个字,极尊贵、极清净的,比那阿弥陀佛、元始天尊的这两个宝号还更尊荣无对的呢!”,都是取“上善若水”之意。

    甄宝玉和贾宝玉都怕“老爷”。

    甄宝玉和贾宝玉不但做了同一个梦,而且他们所处的环境也相同:都是这一个园子(大观园)、这一干人(鸳鸯、袭人、平儿等)、这么一个院落(怡红院)、这个宝玉。

    ——不是一个人的话,真的能相似到这种程度吗?

    ———

    正因为贾宝玉和甄宝玉是一个人,“他们”的思想是相一致的,所以才会“两个人”一同说出“女儿是水做的骨肉”、“这女儿两个字,极尊贵、极清净的,比那阿弥陀佛、元始天尊的这两个宝号还更尊荣无对的呢”这种刁钻古怪的话来。要不然就算是换了一个大罗神仙来,也不会说出相同的这样的话来。可见贾宝玉和甄宝玉实是一个人。

    所以脂砚斋才会特意在甄宝玉说的话“这女儿两个字,极尊贵、极清净的,比那阿弥陀佛、元始天尊的这两个宝号还更尊荣无对的呢!”后写下批语曰“甄家之宝玉乃上半部不写者,故此处极力表明,以遥照贾家之宝玉,凡写贾家之宝玉,则正为真宝玉传影。”

    《红楼梦》第二回,第28页。

    说来又奇,如今长了七八岁,虽然淘气异常,但其聪明乖觉处,百个不及他一个。说起孩子话来也奇怪,他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红楼梦》第二回,第31页。

    雨村笑道:“去岁我在金陵,也曾有人荐我到甄府处馆。我进去看其光景,谁知他家那等显贵,却是个富而好礼之家,倒是个难得之馆。但这一个学生,虽是启蒙,却比一个举业的还劳神。说起来更可笑,他说:‘必得两个女儿伴着我读书,我方能认得字,心里也明白,不然我自己心里糊涂。’[甲侧]甄家之宝玉乃上半部不写者,故此处极力表明,以遥照贾家之宝玉,凡写贾家之宝玉,则正为真宝玉传影。又常对跟他的小厮们说:‘这女儿两个字,极尊贵,极清净的,比那阿弥陀佛,元始天尊的这两个宝号还更尊荣无对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