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格令之凤凰琉璃心
繁体版

第一百三十八章 重逢

    感觉怀中同录符有法力波动,拿出来一看,惊骇道,“这个杨六哥!也太乱来了!!”

    当下,喝了一口白䓘汁,继续埋头赶路!

    只一日,杨六郎便将三百个精英将士挑选了出来,这些将士们,或身怀超群武艺,或能施展术法,体魄强健,反应机敏,对吴国亦是忠心耿耿。

    杨六郎将此行目的告诉众人,三百人听闻不但无一人退缩,反而因为自己是扭转战局关键所在,个个斗志昂扬,精神振奋,三百人的“赴死队”士气如虹!

    左、右两师长也不辱使命,成功说服了吴王,暂缓退兵之计。

    临行前,众将领想送行,被杨六郎婉拒。

    此事在吴军中,并未公开,被选之人,都是由各自将领相邀至杨六郎跟前,所以并未引起注意。

    三百人在深夜时分,低调的离开了吴军大营。

    要绕过蜀军大营,进入楚国,唯一的路,便是东边的双子崖,再绕远些,便要多二日路程。

    双子崖地形独特,在阳帝山与荣余山交界处,两道万丈绝壁相对而立,绝壁上各有一似人形巨石,故称双子崖。

    若从半空中俯瞰,这双子崖,就如同一柄巨斧曾经在阳帝山与荣余山之间劈了一斧而成。

    两崖之间,相距足有数百丈。

    寻常人根本不可能横跨此崖,因此两军对战时,这里几乎不派人看守。

    三百人被杨六郎领到此处,个个面露疑惑。

    这如何能过去?

    杨六郎看着众人疑惑神色,笑了笑,“稍安勿躁!”

    众人就这么在的崖边的林中坐等了半个时辰,有人按耐不住,正准备上前询问。

    就见一道黑影,自林中蹿跃而来。

    众人警惕的盯着那黑影,手都不由自主按在自己的武器上,进入战备状态。

    “别紧张,是我朋友!”杨六郎笑慰众人。

    转瞬间,黑影已至跟前,一张阔别已久的熟悉面孔映入眼帘。

    浓烈的眉毛,方正的眼睛,炯炯有神,嘴带邪笑!

    这小子还是如二年前一样没变,那副纨绔子弟的神情,总让人觉得是个不良少年。

    不过气势上,却强了不少!

    就那在林中如履平地的速度,就能看出,已今非昔比。

    “你小子!可迟了半个时辰!”杨六郎大笑着迎了上去。

    曹正看到一身戎装的杨六郎,嘴角笑意更甚,“滚蛋,老子连赶了十日路!脸都要被吹成面皮了!”

    说完,直接上前,狠狠的来了个男人间的拥抱!

    二年后顺利重逢,两人都很开心,嘴巴都咧到了后脑勺,只是今夜此情此景,可不是把酒言欢的时候。

    那三百壮士,还等着两人拿主意。

    杨六郎将曹正领到众人跟前,作了简单介绍,令丘城,县帅之子,曹正。

    曹正朝着众人微笑抱拳,不多言,直奔主题,“让各位久等,各位随我来!”

    众人一脸茫然随着曹正到了崖边。

    “这双子崖,相距百丈。看似无路可行,但其实,这崖下别有洞天!”曹正站在崖边,指着下方的万丈悬崖。

    “从这里下去,大约百丈距离,崖侧便有一树木生长,两边都有!我们可借着侧生的树木,来缩短两崖之间的距离。”曹正一边说,一边怕众人不懂,还用手比划着。

    “可那树木最长应该不过四五丈,纵是两边正对着长,也不过缩短十丈距离,还是很远啊!”杨六郎疑惑道。

    “不,我去过下面。越往下,两崖之间其实越近,最近的地方,我估摸大约只有五十丈!”曹正解释道。

    “你什么时候去过?!”杨六郎惊问道。

    “回头再同你说,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曹正带着笑意,转而看向众人问道,“在场的可有投射手?”

    “我!”一瘦长之人从人群中站了出来。

    “五十丈,可能投射到?”

    “那要看投什么。”

    “一块拳头大的水晶,可行?”曹正亮出自己的拳头,比划问道。

    “应该没问题!”那人答道。

    “好!如此便省力许多!到了我说的地点,便由这位兄弟,投掷结着长绳的水晶,将长绳带过去。”

    “再寻一位擅长轻功的人,借着不牢固的长绳先过去,再将绳子系好,如此往复,可结成一条较粗的绳子,便可将让大家都渡过去!”

    曹正说完,询问的看向众人,“大家可懂了?”

    “五十丈,可要寻一个轻功不弱的人才行!”杨六郎说着,为难的看向众人,他选人的时候,是以技能进攻性强的优先甄选,这轻功……

    曹正爽朗大笑两声,拍了拍自己的胸脯,“小爷我!”

    “你?!”杨六郎瞪着曹正,一脸不相信。

    “待会爷给你展示展示!”曹正扬了扬下巴,得意洋洋,“哦,对了,涂些荧光粉在长绳之上,崖下黑洞洞的,好判断绳子的位置。”

    杨六郎点了点头,众人都望着杨六郎,就等着他一声令下。

    很快,三百人齐心协力,结好十根长绳,在崖边固定好,放至崖下。

    十根涂着荧光粉的长绳挂在崖边摇曳,若是不知情的人,远远看到,一定会惊为是十条莹白色长虫,自崖底而上。

    曹正首当其冲,先行下去探路。

    只见他也不借助结好的长绳,就这么直径跳了下去。

    吓得一旁的将士一身冷汗。

    不一会,下面崖壁上传来刺啦啦的刀削石壁声,才知道,原来曹正只用借着大刀就能减缓下坠速度,果然是艺高人胆大。

    很快,其中一根长绳晃了晃,而后崖底传来一声响哨。

    这是曹正的安全信号,杨六郎立即传令,“下崖!”

    三百壮士沿着十根长绳,如下汤饺一般,快速往崖下降去。

    果然如同曹正所说,崖下两崖距离逐渐缩短,至五六十丈处,便有诸多侧生树木长出,横在崖间。

    一个时辰后,三百人全部下至树木之上。

    曹正又上去了一趟,将全部长绳带了下来。

    那擅投射之人,不负众望,一投即中。

    曹正轻轻拉了拉那根长绳,笑道,“看来咱们运气不差,这石块缠得还挺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