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术之主
繁体版

第二十二章:归家之路

    叮铃、叮铃……。

    清脆的铃声回荡在诊疗室内,此时秦娅才发现已经到了下班的时间。

    作为主治医师,不但拥有属于自己的诊疗室,还能获得一大笔装修费用,可以将诊疗室自由地布置成喜欢的样子。

    女医师就见到过,某些同事的诊疗室与其说是办公场所,倒不如说是豪华酒店的套房,的确有些理论认为华丽的装饰,能够起到舒缓患者心情的效果,使得他们在接受诊治的时候更加放松。

    不过,秦娅对此持怀疑态度,在她看来外部给予的信息越多越会给患者造成压力,所以她的诊疗室相当朴素。

    长方形的空间,两个窄边分别是窗户和通向走廊的大门,L形的白色简约办公桌隔开了她和患者的座椅,办公桌上没有任何多余的摆件,墙边摆放着一张舒适的长条形沙发,洁白一片的墙壁上,也没有悬挂任何装饰。

    整体的感觉就是干净、整洁,不会给患者太多的外部干扰,能够很方便将注意力全部吸引到医师身上。

    女医师关闭了手机的提示铃声,往窗外看去,只见夕霞满天,落日的余晖点亮了洁白的云朵,在碧蓝的苍穹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绯色光辉,与楼宇上的灯光和路边橘黄色的路灯一齐绽放,白日的恢弘和夜晚的灿烂交相辉映,正是一天之中最动人的时刻。

    “啊,都这个时间了。”

    秦娅平常习惯准点下班,一般都会提早开始准备,这样回家时就不会慌手慌脚,而今天确实是疏忽了,等到提醒自己下班的闹钟都响起了,才急急匆匆地开始准备回家。

    她将自己陶瓷白色的手机放进随身的单肩包里,脱下医师大褂,裹上了自己的驼色尼子外套,离开诊疗室,朝着院外走去。

    沿途不时能够遇到三五成群准备结队回家的同事,相互告别之后,女医师和早就等在门口的两个比较要好的女同事会和,一起踏上了归家之旅。

    …………

    41街区的治安确实很糟糕,秦娅所在的第一心灵疗养院周边还算好,有不少的办公楼和大型购物中心,算是人气相对比较旺盛的区域,现在又正值下班高峰,街上有不少表情麻木的上班族们,在橘色路灯的守望下,留下一道道行色匆匆的身影。

    即便如此女医师还是会习惯性地多找几个人一起走,住的比较远的同事甚至要凑够七八个人,再拉上两三个兼职做佣兵的健硕护工才敢回家。

    秦娅由于住得近,相对要方便一些,都不需要坐车,离开第一心灵疗养院之后,也就两条马路,不到20分钟的路程就到了她租住的公寓楼。

    就和整个街区随处可见的公寓楼一样,生活在那些综合型商住两用大楼阴影之下的小个子们都喜欢凑在一起抱团取暖。

    二十幢除了楼号再无差别,四四方方毫无个性的40层公寓分列成两排,整整齐齐地龟缩在一小块区域里。

    楼宇之间的间隔极为有限,如果不是顾忌到最低行车需要,那些无良开发商们绝对会让这些公寓楼变成畸形的连体兄弟。

    至于绿化什么的就别指望了,反正有充足的公用空气净化设备,那些挤占空间的绿色垃圾不要也罢。

    而且标准的双向四车道多浪费啊,窄窄的人车混行式单车道就足够了,反正租住这种公寓的穷逼,不说十成十,最少有九成九买不起车,作为人行道绝对绰绰有余。

    秦娅挥别了自己的同事,孤身走向了其中一幢公寓楼,刚一靠近门禁系统就自动连接上了手机,配合隐藏在楼门两侧的信息采集,在几毫秒之内就完成了身份信息的登录。

    她如同往常一样轻轻松松地推开了楼门,踏入了位于公寓一层的公共大堂。

    …………

    作为门面工程,公共大堂无论是装修还是占地面积都绝对算得上不惜血本,当然,这是与楼内住户们的蜗居相比得出的结论,相较于极尽奢华的洛公馆差了不知道多少个档次。

    大堂的占地面积差不多有两百平方米左右,明亮的圆形吊顶灯在距离地面大约四五米的高度上,尽情地播撒着自己的光与热,冷色调的苍白光芒倒是和墙壁上淡灰色的人造大理石搭配得恰到好处。

    地面上则铺就一层青绿色带有天然石料纹理的地砖,如果鞋底不够厚,一脚踩上去还挺有质感——让人不舒服的那种。

    设计师让它们以不规则的形状,沿着门口一路铺到了正对面的电梯间,也许是出于成本考虑,所以除了这一小段,别的地方还是老老实实的用上了和其他楼层走廊一样,增材打印出来的灰色泡沫砖。

    ——这种材料坚固轻便,防水防潮而且物美价廉,绝对是奸商们的最爱。

    楼门旁边是一间小小的门卫室,也是十平方米左右,一侧紧贴着楼门,另一侧则直接通向公寓楼物流系统的入口。

    押运快递的武装佣兵们用不着进门,只需要直接将半自动货运车和物流系统连接在一起,所有的货物就会自动登记在案,并且通过专门的传输系统运送到相应的住户手中。

    门卫室还有一扇通向外侧的窗户,便于观察外界,平常都是几名岁数挺大的大爷们轮流值班,今天只有一位骨瘦如柴,六七十岁的老门卫当班。

    他金边白底的保安制服浆洗得都有些发毛,可能是找不到合适的尺码,此刻松垮垮地耷拉在身上,同样设计的帽子倒是端端正正地戴在头上,将脑袋上稀疏的白发都遮掩了不少。

    老门卫一看到秦娅进门,先不着痕迹地往面前的投影荧幕上瞄了一眼,而后满是褶皱的脸上像是开花了一样,露出了讨好的笑容。

    “秦女士,你好啊,今天没有您的快递。”

    “嗯,好的,我知道了。”

    秦娅毕竟也在这里住了半年,每天出出进进,也算是认得出几个老门卫,虽然叫不出对方的名字,但是每天都能收到礼节性的招呼。

    至于老门卫们是否真的认得出女医师就不确定了,虽然看上去都一副热情洋溢的样子,可也不能排除看到漂亮的小姑娘都会主动搭话的嫌疑。

    想想也不稀奇,别小看这40层的小公寓,里面最少塞了有小三百户人家,房型虽然都是统一的单身公寓样式,但谁也没规定一户只能住一个人,这里有大半的住户都是拖儿带女,上有老下有小,少则五六口人,多则七八口人,为了图便宜,可以说将有限的空间发挥出了最大的功效。

    算下来一幢楼里平均将近两千号人里像秦娅这样,真的一个人租住的反而是极少数,就算是院内同为主治医师级别的同事,也更加倾向于找人合租。

    ——既能分摊租金,也能增加安全性。

    可惜,当时几个闺蜜问了一圈,不是地方不合适,就是人家有男朋友不方便,女医师又最终急于摆脱母亲的桎梏,只能自己先住出来,反正对于她来说,这里的租金压力不大,距离单位又近,很难再遇到如此合适的地方了。

    还别说,半年住下来,秦娅倒是觉得自己这种无拘无束的单身贵族生活过得特别舒心,也就没有再动找室友的心思。

    …………

    秦娅的公寓位于十五层,出电梯后右拐第二个门就是她现在的住所。

    灰扑扑的走廊说不上是干净还是不干净,偶尔也能看见圆筒形的机器人沉默不语地在打扫楼道——至于效果如何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最起码目前走廊上看不到明显的垃圾或者污垢。

    所有公共区域的照明都十分有限,苍白的灯光无力而徒劳地驱散着重重魅影,稍微拉开点距离,就只能看到幽光下各种物体的模糊轮廓,完全无从分辨具体的细节。

    女医师有些紧张地快步走到自己公寓的门前,用早就握在手里的钥匙打开了和其他房门看上去别无二致的灰黑色防盗门,直到踏入明亮的玄关,将防盗门牢牢反锁之后才微微松了口气。

    每天从电梯走到家门口的这一段是她最害怕的地方,奸商们为了削减成本将走廊里的灯光调得像鬼火一样,除非是逢年过节,不然每天都是这副阴惨惨的样子,简直将节能减排的精神发挥到了淋漓尽致。

    再加上这里鱼龙混杂,每天除了租户,各种什么寻亲访友,家庭聚会,上门讨债之类的人员可谓是络绎不绝。

    门禁系统唯一的作用就是记录访客的身份,一旦出了什么事也完全是个事后诸葛亮,上次不就把一个遭到通缉的杀人犯给放了进来,那起灭门惨案至今依旧是街坊邻里之间的热议话题。

    所以秦娅当时刚搬进来,第一件事就是换房门。

    将原来标配的廉价电子锁防盗门换成了用料十足,工艺也更加复杂的昂贵机械锁防盗门,直到现在她还记得在自己签署退租后放弃对防盗门的所有权的协议时,公寓管理员那副看傻子的眼神。

    也许在他看来反正已经乱成这样了,真要是遇到什么打家劫舍的强人,用哪种锁不都是个死,完全是浪费。

    临走的时候,或许是看在秦医师美貌的份上,管理员还是多了句嘴,建议新换的房门最好在外观上和其住户保持一致,和光同尘才是安身立命之道,任何显眼的特征都有可能招来祸患。

    当然,原话没这么文艺,而且也只是含糊地提了一句,但是秦娅却能看出对方确实是好心,便从善如流地要求厂家将防盗门外观制作的和其他住户一模一样。

    不管怎么说,总能给自己增加些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