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2222
繁体版

第九章 石中界(三)

    “翠兰,配婚村东石家次子。”

    “秋云,配婚村西王家三子。”

    “春花,配婚村南刘家……”

    村中的教养院里,一位身穿黛青长袍的族老,正捏着手中的一卷文书,念着上面勾画好的名字。

    每一个被他喊到的姑娘,都得出列走到前头来,跪下听他说话。

    不多时,地上便跪了一排人。

    待到这位面颊瘦削、蓄着长须的族老念完最后一个婚配女子的名字后,他才收起文书,高高在上的看了眼前的众女一眼,随即便挪开了目光。

    “按照村中规矩,女子到了二八芳龄必须婚配,若是超龄未嫁,就只能配鳏夫或者逐出村子了。尔等如今年龄已到,村中自然得为你们寻觅夫家。你们对于村中的安排,可有异议?”

    跪着的众女不敢抬头,一应摇了摇头。

    这些能在教养院活到十六岁出嫁的姑娘,早已知晓了村中的生存规则。

    在这方封闭的小型社会里,由多位族中长老组成的公社,一言便可决定她们的命运乃至生死,他们的话对她们来说就是天意。

    天意不可违逆,凡女逆来顺受。

    见众女乖巧听话,这位族老微微颔首。

    “你们这些姑娘,都是吃着村中米水长大的,生是村中人,死是村中鬼。

    便是三日后出嫁作为人妇,心中也需牢记村子的恩情,不能忘本……”

    众女闻言,头低得更厉害了,口中连连称“是”。

    出言规训了一番后,这位族老才转身离开,原本侍立在他身旁的十多位管教婆婆亲自将人送出了教养院。

    待到这些婆婆们回转时,院子里的姑娘们还未敢起身。

    照惯例,族老训话之后,必有婆婆们出言教导。

    果不其然,这些腿脚已经不那么灵活的教养婆婆们,动起口来速度一点也不慢,嘴上连珠带炮般教育起了面前的姑娘们。

    “刚才族老们的话,你们也都听清楚了。常言道,夫为妻纲,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你们出嫁之后,凡事必须听从夫君的意旨。”

    一位婆婆话音刚落,另一人便接过话头。

    “林婆婆说的不错。我往常也日日教导你们,女儿家生来就是要顺从的。你们嫁人后,务必想办法生下儿子,有了儿子,今后的日子才能过得好。”

    又一人赞同道,“没错,上天让女人活在这世上,就是为了生儿子的。若是不能生育,咱们就连鸡鸭猪棚里的那些牲畜也不如了,毕竟畜生还能端上桌子下嘴吃肉……”

    这话一出,下方的姑娘们面色不禁有些发白。

    自幼待在教养院长达十多年的她们,都听说过有意外走失的女童被妖怪吃得只剩下白骨的故事的。

    只是那能够吃人的妖怪长得什么模样,从来没有谁见过。

    有些人心里暗暗揣测过,吃人的兴许不是妖怪,可这样推测得出的结果却是比妖怪吃人还要可怕。

    渐渐地,大院里头再也没人提吃人这般恐怖的事情了。

    “出嫁之后,你们就是别人家的儿媳妇了,婆婆打骂须得受着,夫君管教要听着,家中杂事须揽着。待到日后有了孩子,教养孩子的事情必须亲力亲为……”

    “女人啊,出嫁后这条命都是要给夫家的!

    你们不想着给人做牛做马,又怎么能得人怜得人惜呢?

    没有人喜欢懒惰的媳妇,便是日子劳碌些苦些,等到熬出了头,日子也就过来啦!”

    眼见着其他婆婆三言两语说得差不多了,剩下一位年长的婆婆轻咳了一声开口道,“我再提醒你们一点,为妇要有妇道。”

    “你们都是听着贞节娘娘的故事长大的,应该明白女儿家贞节的重要。

    世上男儿为尊,他们哪怕再三妻四妾,天天在外拈花惹草,那都是该的。

    但你们身为人妇,若敢与外人行不轨之事,就只有沉塘的下场!

    女人的贞节,比天还大。哪怕饿死也是事小,失节方为事大。

    倘若你们当中有谁日后做了那见不得人的下贱事情,被抓到荷塘浸猪笼的时候,老身到时候第一个叫‘好’!

    你们都听明白了没有?”

    众女闻言,心中不觉有些委屈,嘴里却只得喊着“明白了”。

    要知道整个村子里就这么大的一方地方,那些男人哪有什么地方可拈花惹草?还不是欺负那些大姑娘小媳妇的?

    可偏偏女人要是被欺负了,那是无处可诉苦的,没有人会帮你说一句话。

    在男人看来,你若是长得好看,穿得好看,受人欺负是应该的;在别的女人看来,你若受人欺负,那定是你穿得风骚了,打扮得花枝招展了,主动勾搭的自家男人……说来说去,都只是女人的错,男人一丁点错也没有。

    村里头,因为被一些下流男子调戏侮辱、动辄投河上吊而死的妇人还少吗?

    她们都是没有办法的啊!

    若是她们不死,名声坏了,自己浸猪笼还是其次,最怕的就是连累到自己的孩子和家人,生怕孩子被人说成是荡妇家的娃儿,在村子里抬不起头来。

    可你说这世道为何是这样的呢?

    为何女人都是苦命种呢?

    按照婆婆们的说法,这世道本来就是这样的啊!女人生来命贱。

    待到十多位婆婆一一训诫完毕后,跪在地上的姑娘们膝盖早已麻了。

    等到她们可以起身时,一个个都有些站不稳身子。

    在教养婆婆们离开后,原先躲在旁侧织布房里的其他小姑娘们这会儿都蜂拥而出,围着将要出嫁的姐姐们转悠。

    “秋云姐姐,你就要嫁人了吗?我……我舍不得你走。”

    “小丫乖,姐姐要嫁人……这是好事啊……”

    说这话时的秋云,心中满是惴惴不安,脸上仍挂出笑容来。

    她不忍告诉眼前的这些孩子们,嫁人其实意味着从现下的这个火坑跳到另一个大火坑,甚至最后会被烧到连骨头渣子都不剩。

    但要剥夺这些孩子离开这座院子的最后一丝希望,她实在是做不到。

    人活着,总得要有个盼头的啊!

    不仅秋云是如此想的,其他即将要出嫁的姑娘们一个个也都强颜欢笑的说着话,她们害怕让眼前这一双双明亮的眼睛失望。

    曾经被困在教养院中的她们,也一样向往过院子外面的世界。

    但随着年岁渐长,意识到离开院子意味着什么后,反倒觉得住在这里是最幸福的时光了。

    人群之中,看出众女笑得勉强的少女小延,突然认真的出声问道,“翠兰姐,到了十六就一定要嫁人吗?不嫁人不行吗?”

    被她喊到名字的翠兰回眸看了前者一眼。

    “小延,女孩子都是要嫁人的。不嫁人,又要做什么呢?不嫁人,没有孩子,以后的人生就没有依靠了啊!”

    小延摇了摇头道,“不嫁人,我还可以靠我自己。”

    她要喝水,可以自己挑,要穿衣,可以自己做,要钱要粮,可以自己用双手去挣,为何要靠别人?

    为何把全部的身家希望都寄托别人身上?

    辛辛苦苦为一个陌生人任劳任怨一辈子,要说这就是命,那她宁可不信!

    她的命,只能握在她自己手里!

    ——

    三日后。

    被族老们配婚的姑娘们,穿着大红衣裙,盖着红盖头,眼中噙着泪水,出了教养院的大门。

    那一天,风和日丽,晴空万里。

    已经十岁的少女小延也站在门口的送行人群里,看着那一顶顶挂着鲜艳大红花的轿子,吱吱呀呀的越摇越远。

    那样鲜红刺目的颜色,让她的心中莫名悸动,似乎在红色中隐藏着某种危险。

    时光飞梭。

    一年后,她又一次目送着大红花轿到来,然后接走一批新的姑娘。

    而从前那些出嫁的姑娘们,竟没有一个曾回来过。

    有人说,那些姑娘们都在外面过得很好,舍不得抽空回来看看她们;也有人说,她们在外面过得很苦,每日起早贪黑做活,过着永无休止的苦难日子;还有人说,其中的一些人可能永远都回不来了。

    小延站在教养院的门口,可以看到不远处散落着的村中人家。

    土胚房、茅草屋顶,竖起的烟囱和袅袅的炊烟,一直悠悠荡荡飘到天空中。

    高处的蓝天白云,还是一如既往的澄澈。

    眼前的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宁静美好,令人心情舒畅。

    然而她的目光很快落回到那些走远的花轿上,那一点点艳红,仿如一滴滴鲜血。

    这一次,小延眯了眯眼睛,没有再说话。

    一旁早已老态龙钟的教养婆婆,看着似乎变得沉默寡言的小延,只当是自己已将这个昔日不服管教的丫头调顺从了。

    一批姑娘出嫁后,去年嫁人的姑娘们大多已生下了孩子。

    其中诞下的女婴都被送到了教养院们,重复过上她们的母亲曾经度过的日子,日后也将重复着她们母亲的命运。

    教养院上方的那片天空,似乎永远都是那样。

    有点变化,又像是哪里都没有变,太阳底下无新鲜事可言。

    年方二八必须出嫁的姑娘们,年年都有。

    今年轿走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直到这一年,小延也十六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