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窃国传
繁体版

第一百二十章 启蒙教材

    感谢天,感谢地,感谢后世的魔鬼教育。

    后世,公孙续的母亲是一名初中语文老师,对待公孙续那叫一个惨绝人寰,这让公孙续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都在怀疑,自己应该不是母亲亲生的,而是母亲仇敌的孩子,所以母亲才会对自己如此残暴,以此来报仇雪恨。

    而残暴到最后到导致的结果就是,自从公孙续认字起,他的语文成绩就没掉过前三甲,对于小时候的启蒙读物更是烂熟于胸,平常没事的时候就神经兮兮的念叨几句,而其中印象最深,即使到现在也张口就来的,就要属朗朗上口的《三字经》、《弟子规》以及当初折磨的公孙续欲仙欲死,最后却欲罢不能的《千字文》。

    现在,公孙续就是要将这三篇启蒙读物给默写出来,作为乡学的启蒙读物,替代现在流行的《凡将篇》和《滂喜篇》。

    弟子规和千字文还好,里面几乎没有什么需要进行大改的内容,可三字经不同,它的后半部分需要改很多东西,不然根本就解释不通。

    因为这些东西一直装在公孙续的脑袋里,所以也没有浪费公孙续多少时间,仅仅一天之后公孙续就将三篇启蒙读物都写好了。

    第二天,公孙续带着写好的三篇读物再次来到了幽州学堂。

    幽州学堂暂时停止讲学了,公孙续要劳烦诸位大佛这几天将幽州乡学和县学的教材大纲列出来,然后再统一公布出去之后,集众人之力完成课本内容的撰写,所以现在众人都在幽州学堂中。

    “续儿,你可真是会给我们这些老家伙找事情啊,这毫无头绪的,你想要的课本提纲实在是有些难度!”,公孙续刚刚进入学堂,蔡邕就开始抱怨,的确,让他们这些没有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整理课本大纲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公孙续不好意思的挠挠后脑勺,“诸位长辈一定是将我的想法想复杂了,这课本提纲其实很简单的,就是将大体的框架列出来,剩下的东西慢慢填充就行了。课本的完善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前期我们只需要完成乡学的课本教材就行了。”

    “要我说,也不用太多的文章,具有代表性的各选三两篇,再撰写一些,一共凑齐二三十篇就可以了。”

    “二三十篇?”,卢植惊讶的看着公孙续,有些无力的摇头,“续儿你说的简单,可哪来那么多的文章?”。

    公孙续看着众人笑了起来,“没有就写呗,都不用劳烦诸位长辈亲自出手,提出要求,让幽州学堂的学子们写就行,就简单的教育孩童认知的文章,又没有多难?”。

    众人都停下了手中的事情,抬头看向公孙续,听着公孙续的意见。

    “第一篇,我之前已经说了,必须是让孩童们知晓安稳生活来之不易,是公孙家和他们父母的努力换来的,让他们学会珍惜和感恩。文章也不用写别的,介绍一些之前天下战乱的情况,描述一下之前幽州的恶劣环境,细数一下为了创造这一切发生过多少战争,死了多少人就行了。”

    陈寔眼睛一亮,夸赞道,“好主意!”。

    公孙续继续说着。

    “至于其他的就更简单了,依次教会他们忠君爱国,孝义为先、遵纪守法,尊师重道,诚实守信,宽以待人等。”。

    “孩童是不可能对大道理感兴趣的,所以课本上直接讲故事就行了,比如忠君爱国就讲苏武牧羊,十九年不背国叛君,足够具有代表性了;孝义为先就讲文帝刘恒亲尝汤药或者是董永卖身葬父;尊师重道就讲子贡守丧;宽以待人就讲曾祖梁上君子一事。”

    说完公孙续摊摊手,“这不就解决了吗?”

    “至于县学,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升级就行,将道理讲的更明白,文章写得更完善就可以了!”。

    “诸位长辈的主要任务,就是针对不同阶段学子的不同特点,将这些道理进行合理编排就可了!”。

    众人苦笑着相互看了看,荀爽自嘲的开口道,“合着我们几个老家伙忙了一天也没见过效果,这小家伙来了三两句话解决了!”

    众人接着苦笑。

    对于众人的苦笑公孙续权当没看见,扬了扬手中的纸张,“而且启蒙读物我都已经写好了,至少够乡学学个一年半载了,剩下的教材诸位长辈难道还解决不了吗?”。

    “你写好了?”,侯老太守诧异问道。

    “难道不是用凡将篇和滂喜篇?”,刘其也有些意外,他们都以为公孙续不用经学开设乡学,是准备要用凡将篇或者滂喜篇了,毕竟这两篇都是现在流行的孩童识字启蒙文章,用来开设乡学很合乎情理。

    公孙续将手中写着三字经的纸张递给了刘其,“诸位前辈看看,帮我把把关,这是我所写启蒙读物,名为三字经。诸位长辈看看适不适合用作识字启蒙?”。

    刘其将纸张接走,众人一起看了起来,公孙续则静静的等着众人看完,但心中却早已经料想到了众人的反应。

    来吧,赞美我吧!

    “这,这……”,郑玄不敢相信的看着公孙续,“这是公子你写的?一夜时间?”。

    “很久了,这是自从我有了开办学堂的念头之后就开始琢磨的东西,日积月累出来的。”,公孙续觉得自己不能太扯,得说的合理一点。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妙,妙啊!”

    荀爽一字一句的读了起来,一边读一边由衷的赞叹。

    “……荀季合,有义方,教八子,名俱扬。这……”,荀爽转过头不可思议的看着公孙续,“这是在说家父?”。

    公孙续得意的点点头,他是将原来的‘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改成了‘荀季合,有义方。教八子,名俱扬。’。

    “这还有呢!”,侯老太守失声一笑,“这小子!”,侯老太守开始一句一句得读。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这应该说的是江夏文强公和孔文举。”

    “……郑康成,通经文,虽客耕,犹注疏。这是说康成。”,这是从‘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改来的。

    “……蔡伯喈,有大才,通音律,擅飞白。陈仲躬,名四海,创望族,三君楷。卢子干,全文武,晓儒经,剿匪胡。这是说伯喈、仲躬公和子干。”

    “侯氏公,擅识人;招佳婿,成名门。刘太傅,治幽州,亲待民,钱粮稠。这是说老夫、太傅和伯珪。”

    “咦,这里竟然还有……彧早智,才名驰,群少时,兴家世。这说的是荀家和陈家小子。”。

    “……蔡昭姬,能辨琴。昔班昭,续古今。这是说蔡家女儿和曹大家。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妙!妙啊!这句话妙,可作警世之言了!”

    “呃……”,正读着,侯老太守突然卡住了,面色变得极为古怪,众人正听着呢,侯老太守竟然不读了。

    蔡邕焦急道,“怎么不读了?”,然后自己凑上前去,看了一眼,找到蔡邕刚才读的位置,面色也变得古怪起来,蔡邕似笑非笑的清了清嗓子,继续读到。

    “续虽幼,功名誉,效骠骑,狼居胥。收鲜卑,纳乌桓,定百济,平三韩。兴幽辽,安国邦,广扩土,稳边疆。利农耕,办学堂,脱苦难,民不忘。”

    众人面色都变得尴尬起来,公孙续竟然用了这么多话来夸赞自己,只有郑玄依旧沉浸在三字经中,并一本正经的说道,“妙!实在是妙!这又没乱说,据实而言,有何不可?”。

    公孙续将三字经中关于朝代的部分全部去掉,添进了自己写的内容,总篇幅与原有三字经差不多,蔡邕不一会便读完了。

    “……人遗子,金满赢。我教子,唯一经。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续儿,就凭这篇三字经,你就能够名留青史了!”,陈寔赞叹道。

    “续儿,你让为师感到汗颜啊,你这样的学生,为师可教不出来啊!”

    “这篇三字经作为识字启蒙读物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不仅教会孩童识字认字,还广括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即使乡学过后未入县学,也一生受用无穷啊!”,卢植感叹道。

    “不知公子是否能将剩下的也给老夫看看?”,众人感慨过后,郑玄满怀期待的看着公孙续手中的剩下纸张。

    众人这时候才想来,公孙续手中还有没给他们看的文章,都不由的期待起来。

    “这是另外两篇,我命名为弟子规和千字文,与三字经大体相同……”

    公孙续话没说话,郑玄就已经上前从公孙续手中拿走剩下所有纸张,很是期待。